目前分類:其他 (15)
- Sep 10 Sat 2022 19:06
哥德式藝術
- Sep 10 Sat 2022 18:16
早期基督教藝術 草稿未完
- Sep 08 Thu 2022 22:03
美第奇家族與文藝復興 草稿未完
- Sep 08 Thu 2022 14:10
美第奇家族與教堂巨型穹頂
美第奇家族創造的奇蹟 - 文藝復興
- Jul 04 Mon 2022 23:22
法國浪漫主義畫家亨利·雷格諾
- Aug 09 Mon 2021 10:50
17世紀專業動物畫家斯奈德斯-魯本斯的搭檔
- Dec 27 Sun 2020 18:42
古典主義巨擘-安格爾 Ingres, 1780-1867
新古典主義藝術(18世紀後~19世紀前半)
19世紀歐洲的藝術中心仍然在法國。隨著法國大革命的到來,人們的愛好從柔美轉向堅強,同時,龐貝城的出土激起人們對古代傳統的狂熱,新古典主義應運而生。新古典主義強調復古,特別是莊嚴、肅穆、優美和典雅的古希臘羅馬藝術。當時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安格爾,他的藝術成就集中在肖像畫和女體畫。
- Feb 14 Thu 2019 17:58
洛可可藝術的法蘭索瓦·布雪(Francois Boucher)
17世紀前,裝飾宮殿、教堂的壁畫或祭壇畫,是當時畫家的主要工作。文藝復興時期,以佛羅倫斯的梅迪奇家族與羅馬教皇,為最大的贊助者,藉由藝術的力量,來強調自身權威與美德的形象。路易十四時代,法國國力強大,國王權勢崇高,喜歡「巴洛克」品味,藉以誇耀自己的勢力。
*附註: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巴洛克時期,歐洲的藝術中心是以義大利、法蘭德斯、荷蘭為主。然而,到了十七世紀末,雖然義大利藝術仍然持續發展,但流行指標與潮流,已漸漸轉往法國。
- Feb 14 Thu 2019 16:27
法國「雅宴畫」的繪畫之父 - 華鐸
- Feb 11 Mon 2019 23:31
廢墟畫家- 于貝·羅貝赫(Hubert Robert)
浪漫主義藝術 - 戲劇性繪畫的復興(18世紀末~19世紀中葉)-
- Jan 29 Tue 2019 23:53
巴塞隆納主座教堂,四隻貓與卡薩斯
柏青一直希望我把西班牙之旅記錄下來,所以現在每天整理一點(走遍19個國家,應該最喜歡西班牙吧!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夠再悠閑的漫步馬德里)。
巴塞隆納主教座堂 Catedral de Barcelona
- Sep 03 Sun 2017 23:57
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
西元七九年維蘇威火山噴發,剎那間毁滅了龐貝等三座城鎮。而後續所挖掘出來的遺跡,幾乎完整保存了當時的原貌。所出土的古人樣態和殘留的壁畫之美,都開始讓人們對古希臘、羅馬藝術的重新審視,有一些藝術家們以古希臘、羅馬以及文藝復興藝術嚴謹的文化素質為典範,創造出一種新的審美觀,這就是所謂的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18世紀後期 - 19世紀初期。堅守自身美感與繪畫傳統的畫家安格爾Jean-Auguste(1780-1867)。
- Aug 17 Thu 2017 12:23
法國的寫實主義大師—庫爾貝
19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的巨匠 - 古斯塔夫·庫爾貝Gustavo Courbet 1819-1877。
當浪漫主義發展到後期趨向於浮誇空洞,藝術終於產生新的變革。19世紀的歐洲,因為工業革命,社會發生劇烈變化,城市及社會引發了不同的問題,人們開始關注現實生活,藝術家就創作了一系列寫實及省思的作品,這就是「寫實主義」誕生的背景。
- Aug 15 Tue 2017 12:58
竇加--印象派的寫實畫家
- Jul 23 Sun 2017 23:03
法國那比派(新藝術的預言者)的巨擘-莫里斯·德尼
那比派,Nabis在希伯來語中是預言者之意,意譯為「先知派」。他們反對印象派的主張,認為印象派「只不過是向著自然打開的窗子而已」,舉例來說,將印象派的畫掛在牆上,看起來就像是透過窗子所看到的風景。畫家覺得只會做這件事是行不通的。德尼認為畫家應該自由主觀的運用顏色與線條,呈現出繪畫中的心靈世界。
莫里斯·德尼Maurice Denis (1870-1943)。法國象徵主義畫家,也是「那比派」的核心人物。他以獨特的色彩造型,明確的輪廓線與單純的色塊,來追求平面化的構圖表現,畫面呈現一種靜謐卻又單純的生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