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未完。  哥德式藝術


草稿未完⋯⋯⋯哥德式,是藝術史上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但是,「哥德」的命名,卻起源於仇恨。

哥德,又譯為"哥特",原指代哥特人,屬西歐哥特風格日爾曼部族,它的源由是來自於曾於西元3~5世紀侵略義大利,並且瓦解羅馬帝國的德國哥特族人,15世紀時,義大利人有了振興古羅馬文化的念頭,因而掀起了燦爛的文藝復興運動,由於義大利人對於哥特族摧毀羅馬帝國的這段歷史情仇始終難以釋懷,因此為了與這段時期有所區分,他們便將中世紀時期的藝術風格稱呼為"gothic",即"哥特",意為"野蠻"。

一般來說,真正的哥德式繪畫應該是濕壁畫、版畫與祭壇畫等,它們起源於十三世紀末的義大利,然後蔓延到歐洲其他地方。其內容多樣,想像力豐富,逐漸演變成國際哥德式風格,並且形成十五世紀之前歐洲繪畫的主要風格。直到十五世紀末,歐洲進入文藝復興時代為止,哥德式繪畫前後大約有二百年的時間。不過,即使已經進入文藝復興時代,依然有些藝術家堅持哥德式風格,因此在歐洲這兩種風格有重疊的現象。

文藝復興首先起源於義大利,義大利藝術曾受到拜占庭的鑲嵌畫、木板畫、壁畫的影響。逐漸藝術家們透過對古藝術的研究,創造出一種典型的、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歸結而言,藝術作品內容世俗化、技法科學化、審美觀理想化,成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最重要的特徵。

文藝復興開端(亦稱「原始文藝復興」(Proto-Renaissance ),是指義大利文藝復興從中世紀向新時代的過渡。在義大利發生新事物的兩個地方是佛羅倫斯 (Florence) 和錫耶納(Siena)。這段時期代表的藝術家有:佛羅倫斯畫派的契馬布埃,他的畫風具有拜占庭繪畫末期風格,又帶有一些情味,他的學徒是喬托。另一位是錫耶納畫派創始人杜喬,作品有著強烈的拜占庭元素和哥德式風格。「西洋美術先驅」-喬托義大利畫家與建築師,將哥德式雕刻的寫實風格和拜占庭風格的明暗透視法,結合起來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為繪畫史上開啟新的樂章,因此被譽爲「歐洲繪畫之父」,建築作品:喬托鐘樓。

 

哥德式的代表畫家:契馬布埃、杜喬、 喬托。(這三位藝術家正處於中世紀最後階段的哥德式進入文藝復興兩個階段的過渡期)

根據1550年喬治·瓦薩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的說法,「契馬布埃幾乎就是文藝復興繪畫的原動因」。

契馬布埃(Giovanni Cimabue,1240年-1302年)義大利佛羅倫斯最早的畫家之一。 他原為鑲嵌畫匠,相傳為喬托的老師。所作《聖母和天使》、《聖母和聖·佛蘭西斯》等,具有拜占庭繪畫末期風格,又帶有一些情味,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具有前奏的意義,因而被奉為標誌文藝復興藝術開始從中世紀舊藝術轉化的先鋒。

契馬布埃《耶穌受難像》(Crucifix 1268 – 71)蛋彩.木板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十字聖殿

  

▲《耶穌受難像》網路原圖,可惜1966年洪水倚著嚴重毁損,下圖為聖十字殿教堂現有圖像

  

 

契馬布埃力圖擺脫拜占庭那種注重神性的聖像畫,平面僵板圖式的束縛,他將人類最大的悲劇,濃縮到懸掛於十字架上的人物:碩大的胸膛畸形地擴展,耶穌的形體拉長,臉部斜倒在肩膀上,聖母及約翰則淚流滿面。而十字架的形式則是由一些色彩所烘托出來:包裹耶穌臀部包巾的紅色、十字架的淺藍色,以及膚色所呈現那令人產生死亡感受的淺綠色。

契馬布埃運用了形式、色彩和明暗對比,以光與影襯托上帝之子具有凡人軀體的形態和重量,並使備受折磨的軀體顯得格外鮮明。繪畫從「心中之實」逐漸轉向「眼見之實」,使宗教畫多了些希臘化的人文主義趣味。

《寶座上的聖母子,四位天使和方濟各》1278-1280 濕壁畫(義大利 · 阿西西聖方濟各教堂)

  

契馬布埃對肖像學的筆法、繪畫技巧和形體作了改動,從而確保了從拜占庭藝術向哥特藝術的過渡。他的形象藝術語言展現了一種新的繪畫風格。感性的隆起、透明的色調、優雅的線條、寫實的面部表情無不賦予畫中的聖人以人性和自然的魅力,與之前拜占庭繪畫莊嚴呆板扁平式的聖人形象大相逕庭。

杜喬《寶座上的聖母與聖嬰》

 

杜喬《寶座上的聖母與聖嬰》(Rucellai Madonna 1308-11 )蛋彩、木板(義大利佛羅倫斯市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 in Florence)

這幅畫構圖宏偉而統一,各種色塊四下分佈,彷彿在空間中拓展開來,使畫面氣勢磅礡,十分精美。其中圓形圖式又如音樂節奏般再現,如光環的金色圓圈、聖母與天使的頭部形態、寶座與底座頂飾的拱狀圖形,乃至幾位跪著的天使形像。

當然,杜喬同時也運用了垂直直線 - 寶座的建築圖式。和曲線線條 -人物像的圓形及拱狀部份。另外,聖母深藍色斗蓬的鑲邊線條,使衣衫的暗色色塊顯示出一種顫動感 。而衣衫的暗色色塊襯托,纖細的雙手反而顯得益發醒目,使整幅畫面顯示一種活躍的生命力。

杜喬·迪·博尼塞尼亞,亦譯杜奇歐(DUCCIO di Buoninsegna 1255 - 1319),他是中世紀義大利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與契馬布埃屬同一時代,杜喬被認為是錫耶納畫派(Sienese School)創始人。 作品具有強烈的拜占庭元素和哥德式風格,但也將人文精神融入其中,讓畫面更顯得氣勢磅礡,從他的畫作中可以看出義大利藝術的哥德式傳統發展到了最高峰。                     

* 錫耶納畫派Sienese School,義大利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流派之一。 錫耶納城,位於義大利中部,鄰近佛羅倫薩,14世紀時銀行業較發達,政治、經濟上都是佛羅倫薩主要對手,藝術上也形成了可和佛羅倫薩畫派分庭抗禮的錫耶納畫派;但到了15世紀,隨著該城的衰落,其畫派也一蹶不振。

  

杜喬《基督進入耶路撒冷》(Entry into Jerusalem 1308 - 1311),典藏於義大利錫耶納大教堂。這幅作品結合了拜占庭藝術的莊嚴感與錫耶納的神秘性,線條優美細膩,色彩為高雅的金黃色,畫面充滿抒情的趣味。

 喬托

 

喬托(Giotto di Bondone 1267 ~ 1337)佛羅倫斯畫家、建築師,被公認為文藝復興(Renaissance) 初期最有天份的美術家,他的作品給予從束縛的中世紀解放出的力量。被認定為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創者,譽為“歐洲繪畫之父”。

文藝復興(Renaissance) 意思是重新誕生,意味著中世紀時已不再盛行的古希臘、羅馬以人為本的文化的復活。藝術領域的重生,也就是文藝復興,同樣意味著充滿理想色彩、寫實色彩、現實感十足的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復活。

喬托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韋斯皮亞諾村中,據知他的家庭背景比較卑微,父親是農民出身。童年時的喬托要做很多粗活,如放羊,幫工等。青年時期,喬托拜義大利畫家契馬布埃﹝Cimabue﹞為師,主要是學畫宗教畫,然而他並不喜歡僵硬的拜占庭繪畫風格﹝ltalo-Byzantine﹞,他認為宗教人物如聖母和耶穌,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他特別加強了人物畫中的肌理和陰影感,也將過去平板的金或藍色背景改為透視畫法的一般風景。畫風的突破獲得了宗教界的喜好,使他大受歡迎。

1305-08 年,喬托受託為義大利帕多瓦斯克羅維尼禮拜堂( Cappella degli Scrovegni )的左、中、右三面牆繪製壁畫,這是他目前被保存最完整的壁畫紀錄,喬托也因此在義大利14 世紀的繪畫史上奠定了經典的地位。這個時期的喬托也和但丁結為好友,但丁在《神曲》中多次提到喬托,並極力讚美他的畫風。

哀悼耶穌(The Mourning of Christ 1305)喬托(Giotto di Bondone)       

這幅畫是在文藝復興開始之際完成,乍看還有些不自然,但在看慣了襯著非現實的金黃色背景所畫出缺乏立體感、面無表情人物的古人眼中,那湛藍色的天空背景就十分新奇。從緊貼著耶穌臉頰的瑪利亞模樣中,能感受到身為人的情感;飛翔在空中的天使們放聲痛哭;周圍為死者哀悼的人們衣服底下,也能感受到像是有血有肉的軀體。

 

《哀悼耶穌》,是幅戲劇性濃厚,並且富有強烈感染力的畫作。在耶穌的遺體周圍,是一群絕望的女聖徒和使徒們。喬托將人物安排在他年輕時生活過的托斯卡納山岩下。畫中沒有任何多餘的細節,整個聚焦於沉浸在痛楚中的人物身上,他們的表情哀傷卻又帶著高貴的節制,讓人聯想到古典傳統中的靜穆。背景中的一顆枯樹,其枯枝殘葉的形象暗示著死亡的恐懼,具有強烈的象徵性。整個畫面的空間層次明確有序。

這幅壁畫中耶穌的位置,被移到了畫面左側,但由周圍人動作、視線的凝聚,反而凸顯出他的主角地位。畫面中充份運用了「手」的作用。例如聖母雙手摟抱著死去的耶穌,悲痛欲絕;前傾凝視耶穌的聖約翰,在絕望與悲痛中向後張開雙手,流露出內心的絕望與悲慟;女聖徒們的手,輕握著耶穌帶有釘痕的雙手和雙腳,神情哀傷;一位只看得見其長袍而看不見臉部表情的信徒,用右手的頭托著耶穌的頭,這種背對觀者的形象,也傳達出無以言喻的傷感。樹下兩位弟子,無語凝噎,唯有嘆息。這種象徵手法的寫實場面,讓觀畫者更能真實感受到他們對耶穌的敬愛。

   

在背景湛藍的天空中,面部同樣極度悲傷的天使們搖搖欲墜,畫面上方的小天使們,是唯一用紛亂方式來表達哀悼之情的。正如喬托作品中大多數的天使一樣,他們看上去好像沒有腿,他們的長袍向後飄了起來,就好像被風吹起來一樣,有的向下前傾;有的仰天哀嚎;有的雙手摀耳;有的以衣掩面;姿勢毫不矯揉造作,展現出另一種絕望。

英國藝術史學家貢布里希爵士Gombrich,1909-2001)在《藝術的故事》提到,早期基督教藝術為了恢復古老東方觀念,把故事要講得很清楚,每一個人物都要完全表現出來,幾乎和埃及藝術的做法一樣。但是喬托在《哀悼耶穌》裡,他完全捨棄了那些觀念,他讓我們如此深刻地感受到畫面中所有人物的哀痛之情,我們甚至能夠感受到即使縮身背對觀眾的悲愴,儘管我們看不到他們的臉。

這幅畫裝飾在帕多瓦·斯克羅威尼(Padova Scrovegni)家族私人禮拜堂的壁畫之一。富裕階層興建和裝飾私人禮拜堂的競爭,在當時越來越流行,藝術家的處境也比中世紀時期好得多,這也成為文藝復興發展的一大動力。

*是斯羅威尼斯家族的私人禮拜堂,是兒子冀望死去的父親能上天堂而興建的。這幅畫就是裝飾在禮拜堂內部的壁畫之一。後來狄更斯的小說《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 的主角吝嗇鬼史古基就是以這位父親為原型寫的。當時藍色顏料的價格比黃金還貴,可見其珍貴程度。從斯克羅威尼禮拜堂的穹頂和牆壁上裝飾了數十件藍色背景的畫作來看,可知這個家族的財力超乎人們想像。

《猶大之吻》(Kiss of Judas)從1305年至1308年,喬托在義大利帕多瓦(Padua) 的斯克羅威尼禮拜堂(Scrovegni) 創作了一組壁畫,在教堂的左、中、右三面牆上一共繪有37幅連環畫,內容是描繪聖母及基督的生平事跡,《猶大之吻》是其中之一。

《猶大之吻》是《聖經》故事之一,猶大是出賣耶穌的叛徒。在逾越節的晚餐桌上,耶穌指出他就是出賣的人。他知道自己已經暴露,就提前溜走,立即去給敵人引路前來捉拿耶穌,他以親吻作為暗號。油畫表現的正是這一個故事場景。

畫家運用了戲劇化的處理手法,將耶穌與猶大置於畫面的視覺中心,其餘人物則呈對稱式的分列兩旁,朝向中間的主體人物。從色彩上看,全部畫面偏重深色調,上部深藍,下部褐色,造成一種沉重的黑暗感,周圍羅馬官兵手持兵器高舉火把,殺氣騰騰,使人感到一種鬥爭的緊張氣氛。也藉此表現出兩方的黑暗面與光明面,體現正義與邪惡之間尖銳的衝突。

 

《猶大之吻》是佛羅倫斯畫家喬托的代表作,也是他為斯克羅威尼教堂所作的壁畫中特別精彩的一幅。

故事內容:在吃過「最後的晚餐」後,耶穌指出猶大是出賣他的人,於是猶大提前溜走,立即去給敵人報信,引他們前來捉拿耶穌。他告訴這些人自己會以親吻作為暗號,他親吻誰,誰就是耶穌。猶大於是帶領了一隊兵馬,直奔耶穌。畫面中,猶大披著金色的大斗篷,在人群中格外顯眼,而一片金黃又突出了他因為錢則出賣耶穌的卑鄙。  

畫面裡耶穌相對高大、從容,面對即將降臨的災難,無所畏懼神色十分平靜,雙目緊盯著猶大,他的頭光金光璨然,顯現著他的神聖和威嚴。兩塊金色恰好隔開了周圍的紛雜混亂,讓我們所目光都聚焦在猶大之吻上。猶大則較為矮小,向上做乞求狀,有著魔鬼般的面容。

背景的處理很巧妙,一群頭戴黑帽的士兵拿著棍棒,棍棒擺出來的形狀像是四散開去的光芒,它們為耶穌又增加了一層更大的頭光。

  

畫面左邊有個有金色頭光的人,他是聖彼得,為了解救耶穌,氣憤之餘,他以匕首割下了一個士兵的耳朵,畫面充滿了鬥爭緊張的氛圍。畫面右方,則突出了不安的祭司長,他非常想殺掉耶穌,但看到猶大背叛耶穌,情況對耶穌不利的這一幕時,他又對猶大的這一行為感到可恥,並且猶豫不前。畫家以各種色調、人物情緒的表達,營造整個鬥爭場面緊張的氛圍。從這些藝術手法的細節,可以看出喬托開始擺脫僵硬的拜占庭繪畫風格,那種僵硬、教條的神化形象,他要呈現富有生活氣息的世俗價值。

後來,耶穌被抓,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聖彼得逃跑後,四處傳教,成為基督教的第一位教宗。而猶大卻自殺了,那出賣耶穌的30塊銀幣被拿去買了一塊田,用來安葬外鄉人。因為這錢是血的代價,所以這塊田被稱為「血田」。現在,我們會用「猶大之吻」來形容背叛朋友,卻假裝十分親熱的叛徒嘴臉。

  

   

後世影響

畫家喬托生於13世紀晚期,此時正是文藝復興將要到來之際,喬托大膽地改變了中世紀繪畫中平面式的羅列和呆板的堆砌,他在簡潔的畫面上加強了人與物的體積感及空間的縱深感及世俗人物的情感表現。

他被譽為中世紀最後一位藝術家和文藝復興第一位藝術家,確實,從他開始,一套新的繪畫方式開始確立了,這也就是後來達文西、拉斐爾等人的方式。

  

《逃往埃及》(The Flight into Egypt 1304 - 06)

《逃亡埃及》是喬托以耶穌出生後,為躲避希律王的殺戮,全家人在天未拂曉之前從巴勒斯坦逃往埃及的故事為題材創作的,是為義大利帕多瓦的斯克羅威尼禮拜堂創作的,是《聖母和基督傳》37幅壁畫中的一幅。

喬托創作的主要形式是壁畫,內容多取自《聖經》裡傳統的宗教題材。但是喬托一反中世紀舊藝術的公式化象徵手法,運用了初步的寫實技巧,往往能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和場景來表現這些宗教故事。他能將神的故事完全世俗化,體現了人文主義的反封建思想。

喬托的雕像- 烏菲茲美術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