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比派,Nabis在希伯來語中是預言者之意,意譯為「先知派」。他們反對印象派的主張,認為印象派「只不過是向著自然打開的窗子而已」,舉例來說,將印象派的畫掛在牆上,看起來就像是透過窗子所看到的風景。畫家覺得只會做這件事是行不通的。德尼認為畫家應該自由主觀的運用顏色與線條,呈現出繪畫中的心靈世界。

莫里斯·德尼Maurice Denis (1870-1943)。法國象徵主義畫家,也是「那比派」的核心人物。他以獨特的色彩造型,明確的輪廓線與單純的色塊,來追求平面化的構圖表現,畫面呈現一種靜謐卻又單純的生命感。 

 奧賽故宮展品:德尼《封閉花園的女人》1894。畫家藉著寧靜平和的素描,景深的向後推展,讓畫面不但立體,也呈現了一種肅穆的古典韻味。 

 

奧賽故宮展品:

德尼《永恆的夏日》1905。由四是個畫面(合唱,管風琴,四重奏,舞蹈)組合成屏風式的樣貌,營造出畫面的移動感與美感。 

 

最右邊的ㄧ幅畫:《跳舞的女孩》1905。在滿地花開的野外,少女們穿著古代風格的白色服裝,戴著花冠跳舞,而背景是畫家最愛的佛羅倫斯郊外費埃索山丘。水平線被置於畫面的高處,單純飽滿的色澤與韻律感的造型,畫面明亮自在,更流露出人與自然界的融合境界。 

 

德尼的作品《繆斯》,描繪九位藝術女神。他認為藝術應該要反映內在心靈的思想以及夢想為主。那比派畫家為了追求色彩的效果,有時候會用蛋白或膠水調和顏料,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色澤柔和,富有活力,自成一格。 

 

德尼《樹葉中的梯子》,這是一幅多層次綠色森林為背景的畫作。德尼以他以獨特的色彩造型與單純的色塊,平面化的構圖柔美和諧,畫面呈現一種靜謐卻又單純的生命感。 

 

德尼二十歲時在朱利安美術學院接受了高更象徵和綜合藝術的思想之後,對於繪畫下過這樣的定義:「一幅畫,在成為一匹戰馬,一個裸女或者某個小故事之前,主要是一個佈滿著按照一定秩序組合的顏色平面」。他的理論也成了現代藝術立體主義、野獸派和抽象主義的基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