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最偉大的巴洛克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是巴洛克風格的代表畫家。他擅長繪製宗教、神話、歷史、風俗、肖像以及風景畫,是17世紀西方成就最大的畫家之一。宗教和神話題材的油畫《賢士朝拜》、《復活》、《愛之園》等筆法灑脫自如,色彩豐富,整體感強,形成了一種熱情洋溢,高雅而奔放的宏偉氣勢,並具有強烈運動感的獨特風格。他的狩獵圖中,比較著名的是《獵獅》、《河馬之獵》。
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Royal Academy of Arts)推崇他是歐洲藝術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畫家,他的迷人魅力風靡藝術史三百年之久,19世紀的德拉克拉瓦讚譽他為「藝術界的荷馬」。
魯本斯代表作之一,《賢士朝拜》(Adoration of the Magi)/ 油畫/ 1628-29, 馬德里 普拉多博物館 (Museo del Prado)
魯本斯《愛之花園》繪於1633年左右,是他成熟期藝術特徵的代表作品之一,他的作品成功地將北歐及法蘭德斯與義大利藝術融為一體。1666年,這幅畫首次出現在馬德里皇家宮殿,被懸掛在西班牙國王的臥室里。現珍藏在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魯本斯的好搭檔:專攻動物題材的畫家斯奈德斯。(范·戴克(van Dyck)為斯奈德斯繪製的肖像)
專攻靜物、動物題材的畫家- 弗蘭斯·斯奈德斯(Frans Snyders,1579-1657)是法蘭德斯畫家。早期的油畫創作以花卉和水果靜物為主,師從小彼得·勃魯蓋爾(Pieter Brueghel)的傳統,1609年返回安特衛普(Antwerp)擔任魯本斯工作室的助手,耳濡目染巴洛克藝術,作品風格亦逐漸成熟。他具有很強的構圖能力,繪製了許多龐大而色彩豐富的靜物畫。
《餐具室裏的僕人》- 慕尼黑老繪畫館藏
這是一幅具有濃郁巴洛克風格的繪畫。畫家運用近似細膩畫的技巧及沉穩的色彩,描繪了餐具室裏豐盛的食物。儘管有僕人在場,但一切都是靜靜的,人與物都被畫家作爲靜物來表現,唯有僕人的回頭一瞥,爲畫面增加了靈動的氣息。這是法蘭德斯繪畫中常見的表現手法。
斯奈德斯創作多為靜物畫,市場或廚房場景的桌上大事鋪張地擺滿各種食物和容器,還有已經殞命的各式動物,山珍海味堆得滿坑滿谷。往往穿插著一些逗人發噱的細節,諸如伺機偷嘴的貓、狗,猴子調皮的拋丟水果等等,作品充滿趣味性。
對於普通中產階級而言,市場、廚房是他們熟悉而感到親切的場景,即便對王公貴族來說,他們的征戰狩獵也離不開犬馬相伴,因此,弗蘭斯·斯奈德斯的作品受到尼德蘭各階層的熱烈歡迎,也就不足爲怪了。
《鳥類音樂會》鳥類演唱會的主題,來自巴洛克時期養鳥的禮節時尚。圖象正中央顯示了一隻貓頭鷹,在其兩腳之間架持了樂譜,棲息枝頭上的各種鳥兒、鸚鵡張著尖尖的小嘴,彷彿開了一場飛禽和鳴演奏會。較大的鳥類被安置在周邊區域,保護著中間較小的鳥類。其中還包括一些歐洲外來物種,例如 Raggiana天堂鳥。據研究,從樂譜的片段顯示,可能是一首法國歌曲,以法語編寫的聲音標題。這幅畫是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館藏。
弗蘭斯·斯奈德斯是西方藝術史上第一個專注於表現日常環境中動物題材的畫家。他筆下的動物色彩飽滿,線條流暢,描繪各種質地,動物皮毛、羽毛的刻畫能力無與倫比,並且動物的結構、比例以那個年代的標準而言出奇地精準,顯然是畫家長期觀察積累後的結果。
他跟隨魯本斯學習了豐富的色彩,並將巴洛克美術的激情和運動感,滲透到靜態的繪畫中。他成了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時代出色的動物畫家,也是魯本斯的助手與摯友。
與魯本斯藝術融合的佳作
斯奈德斯與魯本斯的藝術合作也是一段佳話。雖然魯本斯僅年長斯奈德斯兩歲,但以1609年代畫壇地位來看,後者無疑是個「晚輩」。據說最初合作時,魯本斯儘管欣賞斯奈德斯的才華,不過對其能力和藝術領悟力還不完全放心,於是,魯本斯先在畫布上勾勒出自己負責的草圖位置,並明確指出斯奈德斯作畫的區塊。於是,這種「魯本斯先斯奈德斯後」模式誕生了《認出菲洛皮門》(The recognition of Philopoemen 1609-1610)這幅作品。
菲洛皮門(Philopoemen,前253年-前183年)是雅典名將,曾引領亞該亞同盟擊敗斯巴達。據《希臘羅馬名人傳》作者普魯塔克記載,菲洛皮門在造訪墨伽拉時,由於相貌平平,又沒有架子,一度被當地一位婦女誤以爲僕人,使喚他從事家務,後來被她的丈夫認出……。畫作取材於這段歷史,魯本斯負責左邊人物,斯奈德斯負責右側靜物部分,這是巴洛克時代第一幅將靜物畫與人物融合的作品。目前由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收藏。
1610年,斯奈德斯與魯本斯共同創作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其中鷹鷲就是他畫的,他先畫出老鷹草圖,剩下的空間由魯本斯描繪普羅米修斯。這張經典作品目前由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收藏。
《普羅米修斯被縛》完成後,魯本斯肯定了斯奈德斯靜物、動物畫的實力。此後,兩位藝術家建立了緊密合作的關係,他常在魯本斯的繪圖中代畫水果、鮮花和動物。
1615年古希臘榖神與牧羊神的作品,魯本斯(Rubens)依靠斯奈德斯(Snyders)創造出與巴洛克豐富色彩的藝術風格,兩位藝術家的筆法是如此契合,以致當代人都很難區分他們在合作作品中的貢獻。
1618年,兩人合力完成了《美杜莎》。與前面兩幅作品相比,這幅畫的尺寸較小(68X118厘米),相對難度也更高。《美杜莎》展現了希臘神話著名女妖被英雄珀耳修斯斬首後的場景。魯本斯負責美杜莎的頭顱,而斯奈德斯負責構成美杜莎頭髮的蛇與爬蟲。《美杜莎》被譽為兩人藝術融合的巔峰之作。這幅畫是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館藏。
斯奈德斯(Snyders)在法蘭德斯(Flanders)經營了工作室,有許多的學徒兼助手來幫助他。職業生涯後期,他愈來愈專注呈現動物的場景,尤其生動的狩獵和野生動物間的激烈爭鬥,他成了巴洛克時代最優秀的動物畫家。1639年,曾協助魯本斯為西班牙菲利普四世的狩獵塔·帕拉達狩獵場做大型裝飾工作,創作了18幅畫作。自此,斯奈德斯成了知名藝術家們熱門的邀約對象,在安特衛普開創了各種各樣的新靜物與動物主題而受到讚譽。
斯奈德斯與藝術家范·戴克的協同合作
英王查理ㄧ世的首席宮廷畫師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1599-1641)曾任魯本斯首席助理。斯奈德斯長期與魯本斯合作,自然也與范戴克建立了深交。范戴克多次爲斯奈德斯夫婦繪製肖像,可見兩家關係之親密。
1621年的《魚市》,是兩人聯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斯奈德斯負責油畫左側靜物,范戴克繪畫右邊人物。圖示中早已死去的魚蝦外型有些醜陋恐怖,睜大眼睛,張大嘴,像在嗷嗷待食,螃蟹個個張牙舞爪。這的確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描寫,畫家賦予一切動物以可怕的力量,畫面卻充滿了生命力。把這些作品懸掛在宮廷和宴會大廳內,它們的形象倒和人類喧囂的生活,顯出某種程度上的協調,它們的極度誇張也顯得合理了。
有趣的是,范·戴克雖然是魯本斯最得意的門生,但畫風與魯本斯不盡相同。因此,與斯奈德斯的合作便沒有那般的契合,細心的觀者會發現畫面左、右兩側的畫風,確實有些差異。
他經常與安特衛普的主要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安東尼·范戴克、雅各布·喬登斯(例如Peter Paul Rubens,Anthony van Dyck和Jacob Jordaens)合作。 為藝術家的人物畫構圖,添加一些靜物、動物的元素,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雅各布·喬登斯(Jacob Jordaens)- 安特衛普學院派畫家,以歷史繪畫,風俗場景畫和肖像畫聞名,是法蘭德斯巴洛克風格三大畫家之一。1621年喬登斯開始為魯本斯工作,負責把草稿放大,1640年他與斯奈德斯協同創作了《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畫面中兇猛的鷹鷲啄食肝臟,普羅米修斯痛苦驚恐的場景給觀者帶來極強的衝突性和緊張感。
17世紀的安特衛普(Antwerp),斯奈德斯(Snyders)可謂公認的刻畫動物之專家。他以細膩的技巧,沉穩的色彩,靈動的氣息,將靜物元素融進了巴洛克人物畫的構圖中,尤其在描繪狩獵野生動物激烈戰鬥的能力,更令人叫絕。作品豐富多樣,獲得魯本斯、范戴克等知名藝術家的肯定與合作,他為自己在藝術史上留下了獨樹一幟的功績,堪稱巴洛克時代歐洲畫壇最傑出的「黃金配角」。
*補註:1,「巴洛克」一詞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意為「不規則的珍珠」;而義大利語中的「Baroc-co」,則更多地含有奇特、古怪、變形等詞義。所謂「巴洛克」藝術,是指繼16世紀文藝復興後,在義大利、西班牙、法蘭德斯、荷蘭、法國等歐洲國家形成的一種背離「文藝復興」精神的藝術形式。其摒棄平穩、和諧、持重的傳統模式,追求運動、飄逸、熱烈、繁榮乃至奇特的造型氛圍。而17世紀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 ),即為巴洛克藝術的代表人物。
2,「法蘭德斯」在西方美術史上,一般把16-18世紀尼德蘭Netherlands南部(今比利時及法國一小部)的繪畫流派稱為法蘭德斯畫派,這是西方藝術史上的重要篇章。法蘭德斯畫派(Flanders)的作品,既帶有民主性傾向,又保留著明顯的貴族性和宗教性,對歐洲美術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其代表人物有勃魯蓋爾(Brueghel)、魯本斯(Rubens)范·戴克(Van Dyck)等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