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揭開埃及木乃伊復活的謎思

走過巴黎羅浮宮、紐約大都會、波士頓美術館、大英博物館,發現埃及古文物都列屬於各國館展中的重要珍藏。面對埃及繪畫、浮雕藝術、木乃伊,我一概懵懂無知。而不論是真品或模型的木乃伊,總視其為不祥之物,往往不敢直視或略過不看。  

 

 

2023年5月考古團隊在埃及薩卡拉墓地 (Saqqara Necropolis) 發現ㄧ座4400年前「王室祭司古墓」遺跡,房內配有製作木乃伊的各式工具和儀器,世界各國都將這則新聞廣為發佈。 

 

★ 埃及神話與一般國家不同,他們認為人死後既不輪迴、也不投胎,而是死了以後可以再活過來。木乃伊是古埃及人用各種方法防腐、保存的屍體。埃及人有一種獨特的宇宙觀,他們相信人死後只要屍體保存完好,靈魂還會回來在另外的世界生活。因此古王國時代的法老死後都會做成木乃伊,那是對死者永生的企盼和深切的緬懷,也是埃及人天人合一的生死觀。

 

★ 最早利用木乃伊詛咒發表文章的是知名小說《小婦人》(Little Women) 作家露薏莎·梅·奧爾科特 (Louisa May Alcott),木乃伊詛咒是指針對打擾墓地木乃伊的人的詛咒,據稱會導致厄運、疾病甚至死亡。19世紀時除了各類小說的改編,加上報章雜誌極度渲染的報導,自此,舞台上、小說中都充斥著有關會走動的木乃伊恐怖故事。

1932年起美國電影又重新炒熱了木乃伊復活與重生報仇的故事。1999年一系列「神鬼傳奇」電影也大獲好評,因此掀起了一股埃及熱潮。 

 

 

帥哥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翻拍的電影「木乃伊復活」 (The Mmuuy Rebirth) ,雖然為自己得到一座金酸梅最爛男主角獎,但劇中闇黑宇宙的木乃伊公主全身灰色服裝,臉上畫著埃及各種象形文字的符號,及其造型裝扮,意外卻成了萬聖節派對及服裝秀伸展台上最具代表性的搞怪創意。

 

★ 埃及天人合一的生死學

古埃及人堅信人會死後復生,死後就是來世新生的開始,而新的來生還會使用原本的身體,所以他們會透過製作木乃伊來保存身體,讓亡者的靈魂能返回軀殼,直到永恆。在他們的觀念裡,人世和天國之間並沒有斷裂,所以在古埃及時代,喪葬儀式和木乃伊的製作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 古埃及生死觀緣起於「尼羅河」

翻開地圖可以看到,埃及位於非洲東北角,東面是紅海,北面是地中海,東北面通過狹小而沙漠化的西奈半島與亞洲相連,而它的西面和南面是利比亞沙漠、撒哈拉沙漠。唯一一條蜿蜒的綠色便是由南至北貫穿埃及全境的尼羅河谷,以及在入海口附近盛開的尼羅河三角洲,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 

 

★ 為埃及帶來文明的尼羅河

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 (Herodotus) 說「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幾千年來,尼羅河每年一次的氾濫洪水,淹沒了農田,摧毁了房屋,無數人流離失所。而洪水一旦退去,留下營養豐富的土壤堆積,讓人們能發展農耕,慶祝豐收。這種被摧毁之後又可以重新再來的無限循環,就是古埃及人一直以來的生活環境,也影響了他們的信仰和觀念:「生命也是這樣的,我們可以死而復生」。 

 

●法國畫家尤金弗羅芒坦 (Eugene Fromentin 1820-1876) 尼羅河兩岸帆船

★ 埃及人強烈相信來世的復活

對於古埃及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太陽和尼羅河。他們認爲太陽日落於西、日出於東;尼羅河有漲有落的周期變化,一年一度的周而復始,由死到活的大自然現象的啟示,給埃及人帶來了復活與再生的理念。對古埃及人來說,死亡不是結束,而是準備邁向重生、進入來世的一個過程。

● 埃及人相信,如果要超越生命,得到永恆,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 屍體被妥善保存 (被製成木乃伊);2.擁有恆久的歸宿 (無法破壞的墳墓) 3. 死者獲得供養 (固定祭祀)。

 

★ 死後的世界 - 尼羅河西岸是死者的國度

古埃及人認為尼羅河東岸是太陽初昇的地方,是活人的國度;而尼羅河西邊的沙漠是太陽落下之處,是死者的世界,所以把 ”西天” 比喻成冥界,因此,金字塔群、帝王谷等皇室陵墓都建造在尼羅河以西,人們也就把人死了,稱為”上西天去了”。

埃及與其他古文明不同,留下的建築古蹟並非君王生前住的地方,而是他們死後的墳墓。

古埃及人意識到人的復活只能在陰間,而不是在人間。因而,屍體同靈魂的重新組合,也不能使人重新回到人世,只能生活在地下深宮。 (▼下圖,帝王谷)

 

作為統治者的法老為了滿足自己死後生活的需要,不惜動用國家所有人力、物力、財力修建神廟 (神廟是神的城堡,神永久居住的地方) 和金字塔與陵墓 (是法老死後永久居住之處) ,以打通生與死的邊界,奔向幸福的來生。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內展示的丹德拉神廟,周圍的水道,則是為了營造神廟當時被尼羅河環繞的景象。(這是感謝1960年代美國協助埃及保存古蹟所贈送的)。

 

★古埃及人的信仰

古埃及人認為存在於周遭的萬物皆具有神性,上從舉國崇拜的大神,下至達成願望的精靈,都有神祇附身。這在多神教的世界中是相當普遍的觀念。

 

上古時代埃及人信仰多神教,算算約有二千多位神祇,演變到後來隨著神的人格化,大部分的神皆成獸首人身或人首獸身的古怪型態。如吉薩金字塔的守護神人面獅身斯芬克斯 (Sphinx),人面代表智慧,獅身則是力量的象徵;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守護神則是鷹形的荷魯斯 (Horus)。 

 

另外,古埃及人也崇拜力氣遠大於人類且凶暴的動物,如獅子、河馬、鱷魚等。甚至把動物糞便滾成球狀推回巢穴的糞金龜,都被視為太陽神來膜拜。 

 

★ 船在埃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廣袤無垠的沙漠裡,尼羅河成為埃及人生活的全部,船隻是聯絡河谷兩岸的唯一交通工具。而太陽船則是埃及法老死後進入冥界再以重返人間的交通工具。

埃及人很早就會造船,他們在墳墓裡放置了船的模型,在壁畫上繪有造船和河流的風景。如圖: 古埃及人的木船(紙莎草畫)

 

圖坦卡門墓穴挖掘出來的木船與雪花石膏船 

 

● 壁畫記錄了當時埃及人如何製造帆船 

 

★太陽船的傳說

太陽船是法老死後的重要交通工具,船槳是在旅途中用來驅趕魔鬼的武器。古埃及人認為,法老死後會乘坐太陽神拉Ra的太陽船進入冥界,隨著太陽神在清晨出現,搭乘太陽船回到人間再次復活。做為拉之子,每位法老都渴望享受永恆生命,因而都會製造一艘太陽船置於金字塔旁 (胡夫Khufu法老太陽船的發現,證明至少有4600年輝煌的造船史)。 

 

*太陽神拉 (Ra) 是古埃及的最高神,祂是一切的創造者和主宰者。在古埃及神話中,祂用眼淚創造了人類,所以,埃及法老稱拉神為父親,地位類似古希臘神話中宙斯。

埃及的太陽神有多種形象 

 

●多數情況下拉神都被描繪成鷹首人身的形象,頭上頂著太陽,或是一條盤踞在日盤上的蛇。古埃及人給太陽神起了三個名字,黎明的太陽是「凱普里」(聖甲蟲),中午稱為「拉」,下午被稱為「阿圖姆」。 ▼

 

祂在浩瀚無際的天空中東升西落,周而復始,乘坐的就是太陽船,每天會經歷兩次航行:一次在白天乘坐是白晝之船,由東往西,飛越天空;一次在夜晚,乘坐夜間之船,自西往東,飛越冥府。 

 

★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存在和靈魂不滅

在古埃及人的觀念裡,人生在世,主要依靠兩大因素:一是看得見的人體,二是看不見的靈魂。靈魂最主要的是 ”卡” Ka 和 ”巴” Ba 的形式。人死後代表生命能量的肉體,古埃及語稱為 ”卡, Ka”,”卡” 是靈魂的外象,是陽世身軀的動力和源泉。古埃及人要如何從今生到達來世,完全借助 “卡” 來過渡。

靈魂的第二種表現形式,可以稱為「魂」 (埃及語稱 ”巴 Ba” ),有 “永遠活著” 的意思。《埃及亡靈書》將 ”巴” 的形象描述為「人首鳥身」,象徵木乃伊靈魂的飛升。人死後「巴」可以自由飛離屍體,遊蕩在生前的世界,一到晚上,它身上帶有一些咒語能使自己重返木乃伊。(如下圖▼)

為了使一個人永生,就必須使 “卡” 和 “巴” 在墳墓裡的木乃伊上重聚。一旦兩者得以重聚,死者就可以永生。 

 

圖坦卡門法老墓穴裡,就有兩尊面對面守門的卡 ”Ka”,形象是黑色木質立像金人,身穿金裙,足踏金履,手執權杖,幾乎是真人大小。

 “卡”Ka,就是法老的靈魂、精神。古埃及人相信即使肉體消滅,但是人類的靈魂 “卡” 也會隨著法老共同前往來世繼續生活。 

古埃及人相信 “卡和巴” 與現世人需求是一致的,所以靈魂也需要衣食住行,需要生活。一般人死之後,家人不敢怠慢,必須給這兩個靈魂預置酒飯,供其所需。恭敬的事奉靈魂,才能保佑平安,五穀豐登。

 

★ 埃及人祈求復活於永生樂園

古埃及人把冥界當作塵世生活快樂時光的再現。所以他們誠心誠意地為死亡做準備。為了不讓來世的生活有所不便,而有了各式各樣的陪葬品。從食物飲品、衣服飾品、船和戰車、農具等等,隨著死者一同下葬。 

 

同時擔心萬一對死者的供養停止或是墳墓遭到破壞,還在墓室中用壁畫和模型呈現出死者想要的東西。例如陪葬品的食物腐壞後,為了不讓逝者受餓,會在壁畫上畫出農收、製作麵包等場面。   

 

 

 

★ 木乃伊 (Mummy),是一種填滿防腐香料的人工乾屍

提到埃及,人們肯定會想到木乃伊。古埃及人篤信人死後,其靈魂不會消亡,仍會依附在屍體或雕像上,所以法老死後會製成木乃伊,靜靜等待死者靈魂重新回來依附肉體,這是一種永生的企盼。簡單地說,木乃伊就像旅客出國時暫時放置於停車場的車子,過幾天旅客就會回來,而他們還會繼續開這台車回家使用。 

所以木乃伊的製作是古代法老們試圖讓靈魂復活的一種墓葬儀式,那麼穿越時空、保存完整的木乃伊是如何製作的呢? 

 

★木乃伊的製作方式及葬儀 

 

古埃及人相信法老王死後,會在靈床上上重生,回到來世。 

 

根據BBC報導,如果要製作木乃伊需要經過多重的步驟:

1,先用酒或尼羅河的水來清潔屍體,接著就處理內臟。戴著胡狼頭 (阿努比斯神) 面具的木乃伊製作師,會從亡者遺體去除心臟以外的臟器和腦髓,因為古埃及人認為,大腦沒什麼用,而心臟是思維和理解的器官,必須留在體內。

2,利用一個金屬鉤子,從鼻腔伸入腦部,並反覆轉動鉤子,把大腦攪碎,再用鉤子把打碎的腦組織取出。屍體頭部朝下,腦漿會經由鼻孔流出來,再以酒灌進鼻孔消毒、清洗,最後留下一個乾淨的腦殼。

 

3,以石刀劃開左腹,將內臟取出 (腸、肺、胃及肝) 後,以椰棗酒、香料清洗胸腔內部,再以麻布、香料混合體填充物塞回胸腔。將內臟洗淨,浸入泡鹼 (natron) 做防腐與乾燥的技術約四十天,然後塗抹一層香精、樹脂,分別包裹放入鷹神荷魯斯四個兒子造型的內臟罐中。 

 

● 四個石罐「卡諾皮克罐」(Canopic) 分別裝著法老的四個內臟,這是守護神荷魯斯的四個兒子:人形罐為阿姆塞特 (Imset,保護肝臟) 、狒狒頭罐為哈比 (Hapi,內裝肺 )、胡狼頭多姆特弗 (Duamutef,保護胃) 和鷹頭罐克伯賽奴夫 (Qebshenuf,內裝腸) ,由四位神祇護佑死者臟器。

「心臟」是逝者復活時不可缺的要件,因為古埃及人認為心臟是良心的寄託之處,到了冥世,還要接受大神們的善惡審判,所以必須保存完好。

4,屍身脫水處理 

屍身同樣以椰棗酒、香料清洗、消毒,用大量泡鹼將屍體完全遮蓋,進行徹底的脫水處理 (這是一種埃及的特殊鹽,會吸乾屍體所有的水分) 。為確保在四十天內完全乾燥屍體的程序,有時會以浸透芳香樹脂的亞麻布包裹屍身,一來可加速吸收屍身組織的水分,二來可使屍體不致產生惡臭。 

 

5,屍身後續處理 

接下來,挖出泡鹼,使用香料 (沒藥、肉桂),浸過樹脂的亞麻布、木屑來填充胸腔。身側的切口予以縫合後再以樹脂漿、蜂蠟密封,覆蓋一塊薄金片或護身符。亡者的鼻子有時因抽取腦髓而遭到破壞,會安裝一個木製的假鼻子。嘴、耳、鼻同樣以蜂蠟塗封,凹陷的眼眶裡墊入亞麻布或假眼球 (通常會嵌入寶石)。

6,亞麻布包裹屍身

一切充填完工後,木乃伊製作師就開始充當化妝師,用一種有色泥土的赭石為死者面部以至全身染色,男人染紅色,女人染黃色。之後便以精紡細織的白亞麻布條將屍體層層裹嚴,使其外形恢復成生前的形象。 

 

最後塗上芳香的沒藥、珍貴油膏及具防腐抗菌特效的雪松油,加塗一層融化的樹脂做額外保護,來阻隔濕氣侵入屍身。一切處置妥當,再放上護身符,以阻止邪靈入侵。(此圖源-福克斯古埃及文學校)。

製作木乃伊的全部過程長達三個月,而且費用昂貴,除需要各藥品、香料避邪物、護身符外,僅包一具屍體,有時要用1000多公尺的優質亞麻布。因此,只有王室成員和貴族富豪才花費得起,窮人只能從簡,甚至草草了事。

 

7,木乃伊的各種護身符

木乃伊製作的最後階段,一般還要在屍體和亞麻布之間放置護身符 (符咒) ,據說在通往來生的旅途中,護身符可以給予死者魔力,對抗惡魔並保護自身。

護身符的式樣擷取自象形文字,種類相當多,如荷魯斯之眼 (Udjat)、聖甲蟲 (Scarab)、節德柱 (Djed)、生命之鑰「安卡」(Ankh)⋯通常放置在木乃伊屍身和裹屍布之間,以保護逝者通達冥界。 (古埃及各式護身符,如下圖▼)

 

★埃及護身符

① 安卡 (Ankh):生命之鑰、生命之符,古埃及神祇常手握安卡放在亡者嘴邊,賜予亡者生命氣息,讓亡者在來世也能呼吸。

② 荷魯斯之眼 (The Eye of Horus):放在取出內臟的切口處或製作成項圈或手環等飾品,有平安符的作用,為死者擋住厄運。    

③ 聖甲蟲 (Scarab):對死者而言,最重要的護身符是放在胸口的聖甲蟲寶石。寶石上常刻有文字咒語。因古埃及人深信心臟是思想的所在,而聖甲蟲可防止心臟在死者進行「稱心儀式」時,說出不利於主人的供詞。

④ 伊西斯之結 (Isis Knot, 又稱提耶特Tyet):是伊西斯女神的化身,形象是一塊打了結的亞麻布,代表繁榮及生命的意思。在陪葬品中常為紅色,象徵伊西斯女神的血液,放在死者的脖子上,有起死回生的力量;活人佩戴此結則代表 “神之愛”。

⑤ 紙莎草柱和蓮花 (The Lotus Flower) 護身符,代表著尼羅河流域富饒的土地。紙莎草節杖護身符,可以保佑死者在冥世能順利超度,靈魂復蘇,進入極樂世界。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它也具有安慰死者及其家屬之效,對即將辭世的人有臨終關懷的作用。蓮花晚上關閉沉入水中,黎明升起再次綻放,代表創造和重生的象徵符號。 

 

⑥ 節德柱 (Djed Pillar) , 是一個柱子的符號,被視為歐西里斯的後背脊柱。放在木乃伊身體脊椎處,象徵永恆、穩定,讓死者復活重生。  

 

在木乃伊棺木中,最常見的護身符就是「荷魯斯之眼」,荷魯斯是埃及的鷹頭神,右眼在戰爭中受傷後來神奇的復原。「荷魯斯之眼」,被古埃及人類推崇到最神聖的地位,成為一種神力無邊的護符。據說,如果戴上這種護符,你可以變得與太陽一樣,擁有健壯的體魄。

 

★ 多層的人形棺槨

一切包裹完後,用繪製死者肖像的木乃伊面具罩著臉部,腳底寫上木乃伊的姓名。早期法老會把死者的兩手交叉在胸前,有時是擺放兩側,然後裝入石棺。這些是套棺,一個棺材放在稍大的棺材裡,然後把稍大的棺材放在另一個更大的棺材裡 (類似多層次的俄羅斯娃娃)。 

  

木乃伊製作技術的巔峰是在新王國時期,祭司會在人形棺槨的表面畫出死者肖像,並書寫守護來世之旅的咒語。整個過程,一般要花費約七十天的時間。 (圖源-福克斯古埃及學校)。

 

  

8,開口儀式 the Ritual “the Opening of month 

木乃伊製作完成後,在遺體埋入陵墓前,還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由祭司舉行「開目、開口」的儀式。

由祭司手持專用的工具 (Adze) - 神蛇形刀身+手臂握把,在木乃伊或雕像 (棺槨上)的臉部進行開口儀式,念著咒語在嘴邊筆劃,在四肢重複同樣動作,步驟象徵類似於「激活」木乃伊或雕像。最後再獻上牲禮,通常是牛 (牛是繁殖與多產的象徵)。

儀式非常複雜,約75個步驟,為了讓亡者死後還能看見、呼吸、吃喝、說話,藉此喚醒亡者的五感,使其得以享用食物、供品,及聽見誦唸的祭文。(喪葬開口儀式的壁畫,如下圖▼) 

  

8,喪葬禮儀 - 渡過尼羅河前往陰間的旅程

送葬隊伍把製成木乃伊的亡者遺體送上船,前往尼羅河西岸的墓地,隨行人員帶著要放入墓中的陪葬品,排成長列從港口走向墓地。 

9,讓逝者過陽間般的生活,陪葬來世服務的僕人

為了讓亡者即便在來世也能如生前般衣食無虞,古埃及人會在墓中放入各種陪葬品。這些放進墓地的物品,大致可分成全新的備品和亡者生前使用過的遺物兩種。

★薩布提人偶 (Shabti) - 死後的僕人

薩布提:古埃及被放置於墳墓中的人偶,及陪葬品。材質為黏土、石、木、或搪瓷等,通常是身負背簍、頭頂竹筐,雙手持有鐮刀和牧羊杖交叉在胸前的木乃伊形式。在薩布提俑上刻有墓主的名字,幫助墓主完成工作。

  

早王朝時代的王墓周遭有殉葬的僕役墳墓,但到了中王國時代以後,改為用薩布提小型人俑作為陪葬物,那是來世為死者勞動與服務的人俑。一座王墓大約陪葬400個薩布提人俑。因為古埃及人認為一年有360天,一天需要使用一個人俑,另外每十個僕役則需配置一名管理人。 

每個薩布提俑都是栩栩如生的木娃娃,穿著他所在階層的服飾,拿著工具。有農民、園藝工、麵包工、文書、仕女、士兵、漁夫、屠夫,以及成百上千的普通勞動者,他們在陰間幫助主人從事各種勞務工作,是往生者在天堂的僕人與好幫手。

 

★古埃及神話中的第一個木乃伊 - 歐西里斯法老

古王國時代認為埃及只有王族等少數人可以重生、復活。但古王國時代結束後,人們價值觀也改變了,取而代之的是歐西里斯 (Osiris) 信仰:「任何人死了就會變成歐西里斯神,擁有重生、復活的權利」此一信仰瞬間擄獲民眾的心,普及全國。

在埃及神話裡,法老王歐西里斯為政敵賽特所害,屍體被剁成十四塊且分散各地而不能復活,其妻子伊西斯得到智慧神托特幫助,成功地尋回並縫合屍體碎塊,再由死神阿努比斯用亞麻布纏繞固定,包成木乃伊,因此,歐西里斯得以復活。歐西里斯的遺腹子荷魯斯長大後殺死了賽特,為父復仇, 並繼任法老王位。

▼下圖由左而右依序是伊西斯、歐西里斯、法老王、荷魯斯 (圖片源自帝王谷遊客中心):① 歐西里斯Osiris,頭戴上埃及的法老王皇冠。祂是冥神,文明的賜予者。② 伊西斯Isis:冥神之妻,形象大多展開雙翅的守護者姿勢出現。③ 荷魯斯Horus:形象是隼ㄙㄨㄣˇ頭人身,頭戴法老王冠。冥神之子,王權的守護神,為父報仇。

  

歐西里斯是古埃及最重要的神之一,是一位反復重生的神 (身上的綠色皮膚就有這個意思 )。他無論站姿或坐姿,雙手皆置於胸前,身體像木乃伊一樣被白布包裹著。

歐西里斯最初是大地和植物之神,手拿務農的連枷和放牧的彎鉤,以人形出現。身為西方幽冥之國的君王,他自然也成為法老死後的化身和太陽神在地下的化身,頭戴皇冠,手持曲柄杖,身如木乃伊。 (黑色形象的歐西里斯代表他已經死亡)。 

 

★ 喚醒木乃伊的《死者之書》(或稱亡靈之書)

看過電影《神鬼傳奇》(The Mummy) 系列的人都曉得,古埃及寶典《死者之書》(Book of the Dead) 裡的咒語,具有「喚醒木乃伊」的魔力。

 

神鬼傳奇劇中喚醒印和闐的「死亡之書」(The book of the dead),以及最後女主角唸出用黃金打造的「太陽之書」 (The Book of Amun Ra) 之經文,才成功打破印和闐強大的力量,將他封印回墓穴的片段,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對這段影片的印象,一定很深刻。 

 

★埃及《亡靈之書》究竟蘊藏著什麼力量?(又稱”死者之書或死亡之書”)

古埃及人相信人能夠死而復生,並且將咒語刻在亡靈之書上,等待著復活。亡靈之書在影視作品中經常見到,這本神奇的書真的存在嗎?它可以幫助死者順利到達永恆極樂世界,那麼這個《亡靈書》究竟是什麼來歷?

 

舊王朝時期的<亡靈之書>是和圖像一起寫在墓室牆壁上的「金字塔銘文」。中王國時期,貴族與富商階級也將它刻畫在自己的石棺上,成為「石棺銘文」。到了新王國時期,重生觀念逐漸走向民間,遂成為書寫在莎草紙上的卷軸,供亡者在冥府路上隨身攜帶,就連不識字的文盲,也會讓人在他死後的棺材裡放上<亡靈之書>。

《亡靈之書》內容記載著死神阿努比斯復活歐西里斯得到永生的咒語。根據已經發現的載體有兩種:壁刻版 (早期發現) 和莎草紙版 (後期發現),紙本是在1899年由英國考古學家弗林德斯在埃及卡洪古城遺址發現的。長24公尺 (一片片的) 現存於大英博物館。 

 

● <亡靈之書>的作者:䴉頭人身的托特。他是古埃及的智慧之神,精通曆法、數學與醫藥,同時也是文藝工作者們的守護神。

  

古埃及人確實相信來世,但他們也相信來世並不是一種保證的經驗。死者必須避開危險並且通過考驗,才有資格進入天堂。為了幫助死者完成他或她的旅程,古埃及人創造了極其詳細的《死者之書》,其中包含魔法咒語和分為章節的實用建議。

● 亡靈書最好的章節範例之一是《胡內弗死者之書》中的審判場景。它記錄了一個人進入古埃及來世的旅程中最戲劇性的時刻。

以下是3300多年前記錄在紙莎草紙上底比斯文書官胡內弗爾 (Hunefer) 亡者之書的審判場景 (約1290~30年),倫敦大英博物館典藏

 

●場景一:左上角眾神萬神殿:審判的監督者與見證者

左上角為胡內弗爾跪在埃及眾神前(依次為埃及九柱神:阿圖姆、舒、泰芙努特、蓋布、努特、荷魯斯、伊西斯、奈芙蒂斯等⋯⋯);下方左側是底比斯抄寫員胡內弗爾與胡狼頭阿努比斯手牽手,阿努比斯是古埃及的木乃伊防腐之神和亡者的保護者,他帶領胡內弗爾走向天平,在那裡將決定他是否能獲得永生。 

 

●場景二:訴訟,辯護律師、書記官與怪獸劊子手

★阿努比斯:用一根羽毛的重量來決定永生或永滅

死神阿努比斯負責對亡者進行「秤心審判」: 胡內弗爾的心臟位於天平的左側,與右側的真理羽毛相稱。(秩序女神瑪阿特 (Maat) 的羽毛,象徵真理、道德、公平) 。古埃及人相信一個人的心是情感、智力和性格的所在地。因此,它代表一個人生活好壞的器官。

 

如果心臟比羽毛輕,就代表亡者是個好人,其靈魂就會被送往天堂 [或稱雅盧 , Aaru,古埃及的天國樂園]。但如果心臟比羽毛重,代表亡者生前罪孽深重,阿努比斯會將其心臟丟給阿米特 (Ammut) 吞噬。(阿米特Ammit ,是一種鱷魚頭、獅子上半身、河馬下半身的怪物)。心臟一旦被吃掉,死者魂飛魄散將永遠消失,對古埃及人而言,這是最壞的結局。

 

● 死亡場景:捕捉到了阿努比斯調整鉛錘重量,確認天平精確度,一旁是䴉首人身的智慧之神托特 (Thoth) 正手持墨水筆和陶板記錄著測量結果,天平支柱上的狒狒也是托特的化身;圖的左下角為蹲坐、蓄勢待發的怪獸阿米特。  ▼

 

面對這樣的審判,埃及的祭司們想盡各種聰明的辦法,來欺騙冥王歐西里斯,讓一些生前有不端行為的人通過這樣的檢驗。這就是死亡之書中祭司的禱文和咒語。

因此古埃及人為了祈求審判結果順利,在埋葬死者時,會將各種護身符和寫有咒語的亡靈之書,一起放進墳墓裡。

  

●場景三:法院判決:亡者無罪!可以晉見審判長歐西里斯

胡內弗爾通過秤心測驗,鷹神荷魯斯 (王權和天空之神) 引領他進見冥王歐西里斯,給予他進入來世的最後批准,獲得永生的快樂。

審判場景最右邊坐著綠色皮膚的歐西里斯。他被安置在神聖法庭中央的審判廳內。在他的面前是荷魯斯的四個兒子 (木乃伊的內臟罐),他們站在一朵大蓮花上(埃及的國花)。這朵蓮花是從歐西里斯寶座下的水池中長出來的。歐西里斯身後是妻子伊西斯和妹妹女神奈芙蒂斯,她們舉起左手崇敬歐西里斯,並歡迎胡內弗爾。

《死者之書》目前得知有192個章節,150項亡者必學的法術咒文。紙莎草卷軸草圖精美,但經文卻艱澀難懂,且沒有任何一個版本有完整收錄。這些咒語大致可分成四類:1,亡者走入墓穴深入冥界,身體重新獲得力量與說話的能力 2,解釋與介紹眾神和冥界,讓亡者能跟隨太陽重生 3,亡者搭乘太陽船遨遊天際,在晚間抵達陰間,晉見冥王歐西里斯 4,經過最後審判,亡者重獲力量晉升為神的行列。 

 

▼下圖從右到左,祭司正為圖坦卡門法老進行開口儀式;中間則是灑淨儀式,天空女神努特 (Nut) 歡迎法老來到眾神國度;最後則是圖坦卡門法老與自己的另一個靈魂”卡Ka “,擁抱著歐西里斯。 

 

  

▼ 下圖從左到右刻畫的是來世之書 (Book of the Amduat),上方是一艘太陽船載著五個神度過12小時的黑夜,而下方一隻狒狒代表一個小時,象徵太陽西沉到東出的12小時的陰間旅程。

 

《亡靈書》被埃及人稱為 “即日昇天”,書中詳細地描繪了來世的生活,記載亡靈將會碰到的困難,以及勾畫了通往來世時的路,但更多的是教人如何文過飾非,掩飾自己的罪惡,才能通過「稱心審判」。

《亡靈書》多用第一人稱來寫,往往是些極力取悅冥王歐西里斯的語言,或是一些否認自己有任何罪孽的告白。《亡靈書》不僅為亡靈們而寫,也使現世的活人可以了解陰間,從而對於傳播新王國時期正統的宗教觀念起了很大的作用。

 

★《死者之書》是ㄧ本復活的攻略指南

永生是每個古埃及人的畢生追求,然而這一夢想的實現,還需要經歷種種曲折。為此,指導生死的《亡靈書》應運而生。書中詳細記載了如何將死人復活的過程,包括如何做成木乃伊,然後經過怎樣的過程最後復活。

在最後審判的過程中,神祇會問你一些問題,死亡之書上記載著任何問題的解答。在古埃及的觀念裡,認為通往來世的旅程是相當困難的,而死亡之書就像是幫死者引路的「旅遊說明」,更是一本復活的攻略手冊。

 

★ 古埃及人手一本《死者之書》

經過埃及考古學家發現死亡之書不是只有一本,而是人手一本,每一本都不一樣,每本死亡之書是針對這個死者量身訂製的,書寫著死者的姓名及生平事蹟。雖然流程差不多,但是每一本的內容並不相同,所以我們無法使用死亡之書復活屍體。

大約在西元前一千年前,埃及人普遍地閱讀這本死書,那時每個大街小巷,以及所有的書店都在販賣這本書。他們相信經過各種努力,自己一定可以如神靈般永恆存在。 

死亡之書經常配有五彩繽紛的插圖,描繪一個神與人共存的世界,反映了古埃及人對神祇的虔誠信仰,藉此讓人了解古埃及一般的社會規範和道德標準,它不只是ㄧ份宗教文獻,也是當時社會和思想的重要資料。

  

★補注:古埃及木乃伊神阿努比斯

阿努比斯 (Anubis) 具有胡狼頭、黑臉、人身、耳朵直豎、手執長鞭。祂以胡狼頭的形象出現是有其原因的,因為胡狼 (豺狼) 是腐食動物,常在墳墓出沒,找尋被淺埋的屍體來吃,因此埃及人特別選用胡狼作為亡者保護神,甚至在古墓中刻上對阿努比斯的祈禱文,希望在祂的保護下,胡狼不會騷擾亡者的大體。 

 

至於祂的狼頭常繪成黑色,明顯與現實世界胡狼金褐色的毛皮不同,這是取防腐後屍體黝黑與尼羅河黑泥顏色而成,帶有「再生」的含義。在埃及神話中他還幫助伊西斯女神將歐西里斯製成了木乃伊。 

阿努比斯和女神手上拿著 ”安卡”,賜予法老永恆的生命聖符,從冥界復生。

★埃及的壁畫翔實描繪出理想的來世

古埃及人是個以「前往另一個世界」做為日常生活重心的民族... 在「永恆之家」的陵墓中,刻劃了對未來期望的種種美好生活。

埃及人徹底沉迷於死亡,相信來世可以復活,所以把死者的生平描繪在墓壁上,生命就不至於被切斷。在埃及人的墓穴中有無盡的「日常生活」場景和模型,描繪在田裡勞動、釀酒、宴飲、狩獵、釣魚、奏樂、跳舞,還有各式各樣的活動。 

  

●牧牛: 墓主點收牲畜,可見到另一個世界也要財務自主。

 

古埃及壁畫中種植棗椰、棕櫚、小葉無花果樹,也進行耕犁的動作

  

● 釀製葡萄酒:壁畫左邊兩名園丁正在葡萄架子下,採摘大串的葡萄;這些葡萄被放進左邊的一個池子裡,幾個人用腳踩的方法來榨汁,葡萄汁則順著池子底部的開口流出;這些美味的汁液顯然被發酵後製成了葡萄酒,放在了四個典型的埃及酒罐子裡。

 

● 宴客:佳餚美食,貴賓滿堂,笙歌起舞

 

 

  

壁畫中主人跨著大步,手持魚叉捕魚,投擲棍棒狩獵紙莎草中的鳥類。他駕著小舟,蕩漾在溪上,群鳥亂飛、游魚互戲。畫面生動細膩,意趣橫生,反映出當時貴族的日常娛樂。 

  

當繪畫中的主題人物在來世獲得生命時,為了迎向未來,畫中人物必須始終展現出年輕完美的樣貌才行。古埃及繪畫未必寫實的原因是,當時人們相信,被畫出來的圖像,都會被賦予來世的生命。 

 

  

  

附錄:

★古埃及製作木乃伊的神話傳說

死亡與來世之神 - 歐西里斯

古埃及製作木乃伊的起源,來自一個遠古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地神塞布的兒子歐西里斯 (Osiris) 曾一度為埃及國王 (法老),他是一位開明的國王,被稱為「豐饒之神」。他教會人們從事農業生產:種地、做麵包、釀酒、開礦,給人們帶來了幸福。 因此,人們很崇拜他,把他視作尼羅河神,人們的生命就是歐西里斯給予的。

歐西里斯成為人類的統治者,不小心(!)與弟妹奈芙蒂斯 (Nephthys) 通姦,造成邪惡的弟弟賽特 (Seth) 心生嫉妒,密謀害他。賽特找出哥哥身材尺碼,替他量身打造了一個富麗堂皇的棺材,接著籌辦宴會,邀請72名同謀與歐西里斯出席。宴會中,他搬出箱子,宣布誰能剛好躺進去,就能得到這個禮物。歐西里斯踏進棺材後,就被關在裡面,蓋子用熔融的鉛封住。棺材被丟入尼羅河中,最後漂流到地中海,在敘利亞港口比布洛斯(Byblos)沖上岸,而這副棺材卡在一棵雪松樹上。 

歐西里斯的妻子伊西斯 (Isis) 最後救了他,把他帶回埃及,在舉行像樣的葬禮前,將棺材藏在沼澤裡。但據說賽特被棺材絆倒,憤而將哥哥分屍,把屍塊散在埃及各地 (屍塊的數量在不同記載中,有8塊、14塊到 48塊不等)。 

 

妻子伊西斯成功尋回其屍體碎塊,唯獨他的陰莖被尼羅河裡的鱗齒魚吃掉了,所以必須製作人工陰莖。最後在木乃伊製作神胡狼頭阿努比斯 (Anubis) 協助下,將祂重組做成了木乃伊 (這就是埃及的第一個木乃伊)。

埃及原版故事中描述,伊西斯透過木乃伊受孕,懷胎生下了荷魯斯。[受孕的場景被描繪成鳶形的伊西斯,盤旋在木乃伊的陰莖上,這個場景版本曾出現在阿比多斯的塞堤一世神殿索卡神龕及丹德拉 (Dendera) 哈托爾(Hathor) 神殿屋頂]。 

 

但已經死過兩次的歐西里斯無法再回到人間,他便留在陰間審判死者的靈魂,化身為「冥界之王」,被稱作”Neb-ertcher”意思是「世界邊緣之王」。

●王子復仇記

最後,歐西里斯與伊西斯兩人所生的兒子鷹神荷魯斯 (Horus) 長大後,在埃德夫 (Eddy) 手刃叔父賽特,為父復仇,取得了埃及的王位,後來每任埃及的法老就被視為荷魯斯在陽世的化身。[神話傳說源自希臘作家普魯塔克 (Plutarch,46-126)的版本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埃及神話的電影 

 

● 事實上關於木乃伊死而復生的電影,最早出現於1932年的《The Mummy》。近年來除了《出埃及記:天地王者)之外,就是1959年和1999年翻拍的〈神鬼傳奇〉。前者以《聖經》中摩西事跡為題材;後者雖然以古埃及為背景,但開啟了闇黑宇宙的奇幻冒險故事,復活了印和闐木乃伊與他的魔力。  

《出埃及記》 與《木乃伊》(神鬼傳奇)

  

「埃及神話故事」知名的電影

古埃及人的生活與神祇信仰息息相關,向來都是人們相當喜愛的題材,常出現在電影、電玩、漫畫等作品中。同樣以埃及為題材的電影來說,《神鬼傳奇》著重在近代、人類的考古探險為主。《荷魯斯之眼》則是以埃及神話為題材的史詩類電影

2016年《荷魯斯之眼:王者爭霸》 改編自經典神話,描述埃及神祇與凡人聯手,穿越陰陽兩界,展開人神大戰。其中詳述了冥神歐西里斯、賽特、荷魯斯兄弟及叔姪之間的恩怨情仇。太陽神拉、伊西斯女神、木乃伊之神阿努比斯及智慧之神托特,獅身人面斯芬克斯等重要神祇齊聚一堂,動畫特效逼真生動,建築與服飾都很用心呈現,算是一部不錯的作品。  

 

●埃及神話故事的重要神祇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