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尼羅河 孕育了埃及璀璨的人文風情

  

尼羅河的贈禮-埃及王國

西元前3500百年前後,在古代的東方,出現了人類文明的第一道曙光。在近東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和兩河流域,有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早的城邦國家與文字。

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曾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一語道出埃及文明的命脈,全維繫在這一條世界最長的河流之上的事實。尼羅河(River Nile)從南到北貫穿埃及,注入地中海,它養育了這個民族,被稱為埃及的「生命之河」。然而這條大河,每年七至十月會定期氾濫,淹沒農田,摧毁房屋,無數人流離失所。但洪水一旦退去,卻能留下肥沃的土壤,人們又紛紛回來播種、慶祝豐收。這種被摧毁之後又可以重新再來的無限循環,就是古埃及人一直以來的生活環境,也影響了他們的信仰和觀念:生命也是這樣的,我們可以「死而復生」。  

*希羅多德(Herodotus ),著有《歷史》(Historia)一書,他是希臘人,在西元前450年左右來到波斯統治下的埃及。由於他不會講埃及話,許多誇大其詞、奇人軼事的記載,都來自於懂希臘語的埃及嚮導,為了娛樂客人加油添醋的敘述,而他「隨聽隨記」以致真實記載中夾雜了許多道聽塗說。和他同時代的專家學者針對書中未加查證的記錄多有所推翻。不過這本書既是八卦總集,也是集奇怪又有趣故事之大成,完全符合原文「Historia」有「隨記隨想」的意思。(《不可思議的埃及古文明》)

位於非洲東北部的大陸之上,有一片領土身處沙漠戈壁之中,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埃及。至今,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神秘魅力始終未減。  

  

邁向永恆的金字塔

一般人對金字塔的刻板印象就是三角形,其實還有階梯形和彎曲形的金字塔。金字塔是世界認識埃及的一扇窗,是古埃及文明鼎盛的象徵。如果沒看過金字塔,就不能說你來過埃及。

埃及與其他古文明不同,留下的建築古蹟並非君王生前住的地方,而是他們死後的墳墓。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認為死後靈魂會再度回到肉體。他們以木乃伊的形式保存遺體,建造豪華的金字塔陵寢做為死後居所,藉著金字塔的保護,能讓法老王由人轉為神,安全升往天界。不過,令人百思不解的是金字塔裡面卻從來沒有發現過任何一具屍體。

在法國艾菲爾鐵塔建成前,地球上最高的建築就是埃及的古夫金字塔,如果你去埃及開羅,站在這些金字塔群腳下向上仰望時,真的會感嘆當時的人們多麼渴望戰勝死亡,走向永恆。當一種信念達到極致時,它所誕生的藝術型態,便成了這些拔地而起的人類奇蹟。

 

建築界的頂峰之作 - 金字塔

埃及最熱門的景點:開羅近郊吉薩平原的金字塔群(Giza Pyramid Complex)及鼎鼎大名的人面獅身像(Sphinx):第四王朝祖孫三代金字塔 - 古夫﹝Khufu 或譯胡夫﹞、卡夫拉﹝Khafra 或譯哈夫拉﹞、孟卡拉﹝Menkure﹞金字塔,建造於埃及古王國時期,約4500年前。其中,最大的古夫金字塔是金字塔的代表作,又稱「大金字塔」(Great Pyramid of Khufu)。古夫金字塔是古代地中海地區七大奇蹟中最古老且唯一尚存的建築物。

  

吉薩金字塔群(The Pyramids of Giza),祖孫三代的故事

  

古夫金字塔(又譯「胡夫」Pyramid of Khufu)的知名度享譽全球,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由大石塊逐層堆砌而成,石縫間未用任何黏合劑,卻極其穩固嚴密,十萬多個工匠用了約二十年的時間,使用了約二百七十萬個石灰岩石,才完成的人類奇蹟。姑且不論它是如何建造,在當時連車輪、鐵器都尚未發明的年代,埃及人究竟如何運送、並且完美的切割重2至10噸不等的石塊,又如何能堆疊成精確的傾斜角度,讓許多專家學者都覺得匪夷所思,甚至有人懷疑金字塔是否為外星人遺留下來的建築物。(兩百七十萬個石灰岩石塊,聽說換算成紐約帝國大廈的話,可以蓋個三十棟)

大金字塔塔高約146公尺(現在是136.5公尺),相當於40層大廈的高度。塔地基長、寬各為230公尺的正方形,繞塔一圈約一公里,面積高達5公頃,體積有250萬立方公尺,估計至少可容納全世界前五大教堂。整體外觀宏偉壯闊,氣勢磅礴。

 

  

大金字塔發現新秘道 「胡夫密室」

胡夫金字塔內部擁有3個巨大房間以及一系列通道,其中最讓人驚訝的是長達47米、高8米的大走廊。2017年11月由日本、法國、埃及專家組成的國際團隊採用宇宙射線技術探查吉薩大金字塔(Great Pyramid of Giza) 岩石內部的密度,證實除了早前發現的小密室之外,在胡夫金字塔內又發現了一個有如大型客機大小的「大密室」,沒有人知道它的用途,有可能是法老(Pharaoh,國王)的墓室。  

  

拿破崙金字塔戰役(Battle of the pyramids),見證古文明

拿破崙對東方文化始終充滿好奇與與著迷,遠征埃及對他來說是一場精神探索。面對吉薩金字塔宏偉的建築,他大感驚嘆。經過隨行科學家與學者們的勘測後,發現如果把三座大金字塔的石塊加在一起,可以築起一道三米高、一米厚的石牆,沿著整個法國國界圍成一圈。拿破崙在大金字塔前熱血沸騰的喊著:「士兵們,那金字塔頂四千年的歷史正俯視著你們!」

拿破崙大金字塔的驚魂之夜

據說1799年8月某個晚上,拿破崙獨自進入古夫金字塔,必須先通過寬不到1.5米的狹窄陡峭的通道,他躺在古夫王墓室的石棺中,度過七個小時,圍繞其左右的只有金字塔裡的蝙蝠、老鼠和蠍子。天一亮,面色蒼白、貌似受驚的拿破崙從金字塔出來,身邊親信再三追問下,他只說:「就算說了,你們也不會相信。」附會的傳說很多,說他ㄧ人靜居墓室,與古夫王心領神會,看見了自己的未來。

至於拿破崙為何渴求在金字塔過夜?因為他終其一生希望能追隨亞歷山大大帝和凱撒大帝的腳步,後兩者據稱也曾為了尋找自己而在金字塔度過一夜。 (摘自《大金字塔的秘密》)。

俄國和德國科學研究小組,曾發現吉薩大金字塔具有聚集電磁能量的秘密,根據古埃及日誌,金字塔中有大量花崗岩,這種岩石含有大量石英和金屬,導電良好,且石英是壓電物質,只要對它施壓便能發電。近日科學家也發現,金字塔內部房間中有著銅線,這些結構類似今日的發電裝置,因此有人推測金字塔其實是一座巨大的發電廠。

民間流傳許多關於金字塔的傳聞,包括進入金字塔會受到詛咒、屍體放在裡面不會腐爛、人的身體會感到不適(我覺得身處密閉陰暗的空間裡,氧氣不足,一定會感到不適吧),另有傳説:金字塔可以保存食物的新鮮,使刀片變得更為鋒利並延長使用年限,甚至可以提供植物種子的發芽率等,種種千奇百怪的聯想,讓金字塔更蒙上了一層奇特神秘的面紗。

 

卡夫拉金字塔

   

卡夫拉金字塔 (又譯「哈夫拉」,Pyramid of khafra) 卡夫拉金字塔前設有祭廟,廟前長長的堤道通向另一座河谷的神殿和獅身人面像。

  

站在獅身人面像前方,可以看到雄偉的卡夫拉金字塔矗立在它背後。可能當初卡夫拉在選址上耍了點小聰明,金字塔所座落的基岩比其父親古夫所建的「大金字塔」的基岩高約十米。另外,工匠又運用新的建築技巧:卡夫拉金字塔的向上斜度大約為53度,比古夫金字塔(約51度)略陡。以致於卡夫拉金字塔看起來更高更尖。

   

卡夫拉﹝Khafra﹞金字塔前方,蹲守著一座的獅身人面像 - 斯芬克斯﹝Sphinx﹞,這隻巨型「神獸」由一整塊天然岩石雕鑿而成。有人說,它的面貌是依據卡夫拉國王長相,在其統治時期建造完成的。不過隨著科技進步,透過各種精密儀器探測發現,人面獅身像早在卡夫拉出世前,就已經屹立在那裡幾千年了。

 

關於獅身人面像鼻子失蹤的謎團,眾說紛紜,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趣聞:「鼻子是被拿破崙用巨炮轟下來的」。據說1798年拿破崙率軍遠征埃及勢如破竹,眾人紛紛俯首稱臣,唯獨獅身人面像卓然傲視,拿破崙惱羞成怒,下令砲轟巨像,使其毁容。

這種說法純屬虛構,拿破崙具備相當的學識與修養,他出征埃及,不只攜帶了士兵和槍炮,還帶了近200人的學者考察團隊,他要探索埃及的古文明。他不是一個赳赳武夫、或是破壞者,拿破崙更想當的是一個文化上的傳遞者。

  

附註:拿破崙是「埃及熱」的首創者

有人說「人人都知道拿破崙,他是政治藝術大師,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之一。」他改變了法國的命運,也改變了埃及的命運。沒有拿破崙,世人可能延緩對埃及的認識。他打開了人類研究埃及文明的豁口,從此以後,國際上的科學界對埃及的考察與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

拿破崙的學術遠征隊

在向埃及的遠征途中,拿破崙曾下達一個命令:「讓驢子和學者走在隊伍中間。」 這句話就成了拿破崙愛護學者的名言。拿破崙是高級知識分子,對古埃及文物相當關切。他隨軍帶有百多名學人專家,一路艱辛的長途跋涉,還得忍受軍人的愚弄嘲笑,都是為了求科學的成果與驚人的發現代價。文史藝術、地質物理學家、數學、天文學家、水利工程師、醫生等各司其職,學術隊名人維旺·德農(Vivant Denon) 描繪了埃及各地古文物和碑文(手邊鉛筆用完,就用融化的彈藥做素描)。翌年,法國被英國擊退,遂把所有資料帶回法國,(其他重要文物包含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則歸英國所有)。

  

拿破崙是這項活動最高的詮釋者,規模龐大的智囊團體最後編撰成20卷巨冊的《埃及紀行》Description de l'Egypte)》,著作出版後,立即大量譯成他國文字,進而引發了日後研究古埃及學的熱潮。直到今日,巴黎的某些街道名稱,就是拿破崙遠征任務後留下的零星紀錄。

  

 

  

孟卡拉金字塔(Pyramid of Menkaure)

孟卡拉金字塔是吉薩平原三座金字塔裡最小的一座,高度只有65米,其體積僅及古夫金字塔的十分之一。據傳,孟卡拉王去世時金字塔尚未完工,繼位的謝普塞斯卡弗(Shepseskaf) 趕工興建,外層原擬鋪設紅色花崗岩,僅趕工一半就改鋪石灰岩,現今金字塔底部外層還殘留原始加鋪的紅色花崗岩,且顯現倉促完工的樣貌。

孟卡拉金字塔北面出現一個大洞,是因為十二世紀時,阿優比(Ayyubid)王朝的蘇丹試圖摧毁金字塔所造成的,結果最後因金字塔實在太龐大而被迫放棄,但卻令孟卡拉金字塔留下了破壞的痕跡。(資料來自《零距離科學》)

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Sphinx) - 第四王朝(約西元前2500百年) 

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是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它呈作臥姿狀,兩眼直視前方,頭戴菱形巾冠,前額雕刻著聖蛇,它像是一個守護神,保護法老的屍體不被侵害。千百年過去,斯芬克斯與金字塔一樣歷經滄桑,忠誠地守衛著這片聖地。

 

補註:斯芬克斯謎語

*獅身人面像是遠古神話中的動物,在古代埃及,牠被視為王權的象徵,法老的守護者。在古希臘神話中,斯芬克斯具有女性臉孔與雙乳、獅身蛇尾的有翼怪獸,在路口阻擋回答不出問題的人。最有名的故事是「斯芬克斯謎語」,牠在底比斯城﹝Thebes﹞常攔住路人問「什麼動物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如果路人猜錯,就會被害死;然而俄狄浦斯(Oedipus - 希臘神話底比斯的國王)猜中了謎底是「人」,斯芬克斯羞愧墜崖而死。後來「斯芬克斯」常被比喻作「謎ㄧ樣的人和謎語」。

*謎語解答:在生命的早晨,他是個孩子,用兩條腿和兩隻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變成了壯年,只用兩條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體衰,必須藉助枴杖步行,所以被稱為三隻腳”。俄狄浦斯答對了。”斯芬克斯之謎” 現在常被用來比喻複雜、神秘、難以理解的問題。

  

 

 

  

古夫金字塔旁的「太陽船博物館」  

  

外型像太空艙的「太陽博物館」,位於埃及開羅附近吉薩古夫金字塔旁,裡面展示一艘曾埋葬在金字塔旁4500百年之久的太陽船。這艘船是用黎巴嫩雪松製造的,通體長45公尺,兩頭尖翹。古埃及是不長樹木的,黎巴嫩雪松在當時是非常貴重的木材。

1954年5月,考古學家馬拉克在古夫金字塔南側發現巨大的石坑,坑內安放著一艘華美木船的碎片。埃及古船專家們整整花了11年,完成了1224塊雪松碎片拼合的工程,它全長45公尺,寬5.6公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人類最古老的船隻。經過學者考證,這是胡夫法老王的葬船,4500年前,載著法老遺體的太陽船,從尼羅河西岸出發順流而下,把胡夫護送到最後的安息之地。

  

太陽船建造的目的,並非為了人世間的航行,在古埃及信仰中,法老王過世後復活前,靈魂就是隨著太陽神拉(Ra),揚帆在冥河裡漫遊,一路經過十二道城門,戰勝各種妖魔鬼怪後,再乘坐白晝之船在天空中巡航,得到重生。因此才會在金字塔底下埋著太陽船,讓法老的亡靈得以追隨拉神的太陽船回到來世。

 

比吉薩金字塔群更古老的金字塔建築

金字塔出現前,法老死後葬哪裡?   

  

金字塔的前身,原來是長凳(馬斯塔巴墓)

在金字塔未發明之前,法老及貴族們將自己的陵墓修建成泥磚砌築的「梯形平頂」樣式,被稱為「馬斯塔巴」(Mastaba),阿拉伯文bench,意為”長凳”,從外型看來真的很像長凳。較大的馬斯塔巴包括:地上用磚造的祭祀廳堂,法老們被埋葬在地下寬大的墓室,靜靜地等待靈魂進入另一個世界。

   

古埃及金字塔形式的演變

隨著古埃及人生死觀念的漸趨完備,法老王對死後地宮的重視開始超越生前的宮殿,短短的人世不及死亡長久,而永久保存的陵墓,則為法老王木乃伊的復活提供了保證。因此,國王的陵墓逐漸造的更加高大、壯觀,以顯示法老的神聖和威權,由原本的平頂墓((Mastaba),歷經階梯式金字塔才逐漸發展成方錐形(四角的底,四個三角面)的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不只吉薩區(Giza) 才有,薩卡拉(Saqqara) 和達舒爾(Dahshur) 的金字塔比吉薩區(Giza) 的歷史更久遠。

金字塔的歷史,始於左塞爾的「階梯金字塔」

《金字塔銘文》中說:「國王(法老)的靈魂要升天國,為他建起天梯,由此上到天上。」沿著金字塔的側邊向西望,這座建築有如太陽灑向大地的光芒,金字塔就是古埃及法老攀登至天國的階梯,它象徵著直上青天的坦途。

具有4700年歷史的「階梯金字塔」位於薩卡拉(Saqqara) ,是古埃及第三王朝國王左塞爾(Zoser)的陵墓,是首座由六個「馬斯塔巴」組成的金字塔,以石塊堆砌,越往上石塊體積越小。後世埃及法老的金字塔都是依其形狀和建築手法建造的。

 

埃及金字塔外觀極為龐大厚重、線條簡單,但內部卻甚為狹小。雖然每一座金字塔的內部因實際需求,設計各有不同,但作為一座陵墓,基本上大約還是可以分為四個主要部分:1. 祭祀廳:供祭祀之用。2. 假門:死者靈魂可由此門出入,以享受祭祀。3. 雕像廳:死者雕像放置之處。4. 墓穴:放置死者屍體之處。此一部分多在地層下。

  

階梯金字塔外型象徵一個巨大的王冠,不僅是法老的陵墓,也具有使法老重生的目的。金字塔周圍牆面有14道「假門廊」,但只有一道門是真的,假門是聯繫死者與生者之間的通路。而聖壇建在金字塔東側,期待法老王在旭日東昇時能獲取太陽神的能量。

  

從挖坑、泥磚進化到用石塊搭建出「天梯金字塔」,這種觀念、技術上的躍進,要歸功於第三王朝法老左塞爾的重臣印何闐(Imhotep,大陸譯為伊姆霍特普),印何闐因而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位有姓名記載的藝術家。

    

死後成神的印何闐

看過《神鬼傳奇》(The Mummy)電影的人,都知道印何闐是與法老王愛妃偷情的壞蛋。事實上,印何闐是法老左塞爾的宰相、大祭司、及御醫,在他的主事下,建築、土木、科學、糧食管理等各部門都有長足的發展。甚至他的姓名和頭銜都被刻在左塞爾雕像的台座上,可見法老王有多麼倚重印何闐。後世的人將他神格化,把他跟希臘神話中的醫學之神阿斯庫勒比爾斯 (Aesculapius) 視為同一個人。

 

「眼鏡蛇」是古埃及法老王的重要象徵物

   

 

古埃及歷史上,「眼鏡蛇」主要是王室的頭部裝飾物,出現在王室的王巾、王冠以及頭飾上,「蛇標」是王權的重要象徵物。 一般而言,眼鏡蛇是wadjet女神的化身,是下埃及的保護神,也是法老的保護神。

在埃及,無論是神廟浮雕或金字塔牆面,到處都可見昂首挺立的眼鏡蛇圖騰,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石雕),額頭上也佩戴著蛇標。

  

  

*眼鏡蛇象徵著王權,在古埃及神話裡,被毒蛇咬到去世後,就能永生天國。傳說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代女法老埃及艷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生前就拿囚犯來實驗各種毒蛇毒液的威力。她19歲開始統治埃及,西元前30年埃及軍隊戰敗,39歲的她最終在住所用自己飼養的眼鏡蛇了結了自己,安詳地躺在床上等待去世後能被眼鏡蛇女神接引到天國。(不過,另有研究證明,她死於屋大維謀殺的可能性也很大)。

吉薩此外,幾座知名的金字塔    

說到埃及金字塔,眾所最著名周知的景點是位於首都開羅近郊的吉薩金字塔群,不過距離開羅南方約40公里的達舒爾(Dashur),錯落多處王室大型墓地,也有幾座古老且具代表性的金字塔:

  

第四王朝法老胡尼(Huni) 與其子斯尼夫魯(Snefru) 完成了三座金字塔:1,美杜姆(Meidum)金字塔,位於達舒爾南端,最初依照階梯金字塔加以部分填平,使之成正四角錐形,由於設計不良,外表石灰石崩塌脫落,因此又稱「崩塌金字塔」。

 

鶼鰈情深的王子夫妻塑像

1871年第一個進入美杜姆金字塔墓室的人,看見斯尼夫魯的兒子拉何泰普與妻子的彩繪坐像,以為是未死去墓穴的居民正瞪眼盯著自己,十分驚駭。仔細一看,原來雕像眼內嵌著石英的水晶眼睛閃閃發光,仿如真人ㄧ般。這類藝術作品從未打算讓活人目睹,而是與死者同葬,因為這些模仿人物原型的雕像,其實是充當靈魂的居所:古埃及人的信仰,認為萬一木乃伊的屍體損毀了,雕像就是神靈的收容所。

2,「彎曲金字塔」(The Bent Pyramid) ,約於西元前2600年古王國時期建造,公認是金字塔建築的過渡時期代表。遠看像一個沒有拉緊的超大帳篷,因為當初施工時先以55度傾斜角修建,修到一半建築師擔心塔身無法承受石頭重量而坍塌,只好將上面的仰角從55度向上收縮為43度,因此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弧形狀的「彎曲金字塔」。

彎曲金字塔從1965年以來一直都未對外開放,2019年修復完工,埃及政府為刺激觀光重新開放,讓遊客可以從金字塔北面入口,向下爬進一條79公尺深的狹窄隧道,參觀達4600年歷史的墓室建築與古物。

  

3,紅色金字塔(The Red Pyramid) 

   

紅色金字塔  高104公尺,紅色金字塔是「世界首座擁有真正光滑斜面的金字塔」,同時也是埃及第三大金字塔,僅次於吉薩的古夫金字塔及卡夫拉金字塔。根據考古學家推測,它的成功可能是從另外兩座金字塔:彎曲金字塔和美杜姆金字塔汲取失敗經驗,進而加以修正、改良,例如將傾斜角度縮小,並且為內部腔室加上木梁支撐,這些都是它更穩固的原因。紅金字塔的名稱來自於外觀帶著紅銹色的石頭,這些從開羅南方圖拉(Tura)採石場運來的石灰岩,其實原本是白色,隨著時間流逝而被「上」了色!

斯尼夫魯之所以那麼聞名,是因為他建造了這三座知名的金字塔,三個金字塔都很巨大,他所用的石材數量超越古父王,是歷代最多的。

    

金字塔在最早建立完成的時候,它的外表其實並不是如今人們所看到的土黃色,只不過是因為金字塔的存在時間實在是太過久遠,千年以來一直不斷地經受著風沙的侵蝕,它表面的石灰岩逐漸脫落,就變成了如今人們看到的模樣。 

  

神秘的本本石(奔奔石)

* 本本石(Benben) - 古埃及金字塔的頂端石(Pyramidion)

奔奔石,就是「原始之丘」、「頂角錐」的別名。這是接收太陽第一縷曙光的位置。據稱是金字塔及方尖碑(Obelisk) 原型的封頂蓋石,都是以它為原型設計的。 奔奔石,常刻有圖像和銘文,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可見到。

 

*日本漫畫「遊戲王」主角武藤遊戲戴的千年積木及改編自奔奔石。

 

 

     

黑金字塔位於開羅以南約四十公里的達舒爾(Dashur),建於中王國(Middle Kingdom)十二王朝時期,由法老阿蒙涅姆赫特三世(Amenemhat III)興建。現時其大部分結構已經倒塌,只剩核心部份仍然屹立著。       

                 

中王國時期金字塔主要建材多為石灰岩,塔尖頂角錐則是花崗岩。黑金字塔的頂角錐,中間部分刻著羽翼和日輪圖案和一些銘文。有研究專家認為可能和傳說中浴火重生的神鳥貝奴(Benu) 有關係,貝奴鳥象徵「再生與生命」,被認為是太陽神拉(Ra) 的靈魂,平常棲息在生命之樹,而奔奔石是貝奴鳥的燈塔。象徵保護著刻在其之下的法老的名字和稱號。 

展示在博物館中的黑金字塔「頂角錐」十分平滑(下圖),以便反射陽光,使金字塔看來更神聖。由此可見,黑金字塔是當時用作代表太陽神的許多真金字塔之一。

 

   

最小的金字塔-烏納斯(Unas) 金字塔

烏納斯金字塔,原為高43公尺的金字塔,如今也頹𡉏成一堆廢石堆。雖是如此,此墓保留大量有關埃及喪葬習俗的裝飾,並且出現陪葬碑文,稱為金字塔銘文(Pyramid of Text) 。烏納斯王選用了保護他靈魂的283個獨立的符咒,還有眾多有關來世的享用的禮儀、祈禱文、讚美詩。烏納斯金字塔前有長達一公里的參道,看起來有些壯觀。

 

埃及各地經過認證的金字塔多達138座,建造金字塔不僅耗費了埃及的經濟資源、巨量而奢華的隨葬品,還產生了盜掘金字塔的社會痼疾。修建金字塔在胡夫時代達到頂峰後規模就逐漸縮減。除了中王國第十二王朝時期還偶爾修建外,新王國時期顯示法老神性的陵墓工程就轉到了底比斯尼羅河西岸的「帝王谷」,最終被岩石墓穴取代了。(底比斯是古埃及中、新王國的都城,鄰近的「帝王谷」陵墓,是埋葬新王國歷代法老的永恆之地)。

  

*建造金字塔的其實並非是奴隸們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 《歷史》ㄧ書中,對法老古夫修建大金字塔卻有極大的厭惡感,他說「古夫王為了籌建金字塔的資金,命令女兒去當妓女」又稱古夫徵調全埃及的人,以10萬人每隔3個月交替一次的方式、共花費20年時間才建成「大金字塔」,不但過於勞民傷財,且只支付白蘿蔔、大蒜、韭菜作為工人的工資。

古夫金字塔附近發現工匠村落

隨著考古越來越多的證據出土,這類好萊塢拍攝的埃及電影中監視、鞭打奴隸修建金字塔的想像已徹底被推翻。1990年考古學家在金字塔旁發現「工匠村落」的遺址,這裡也有啤酒工廠以及麵包工廠、肉店,學者還發現他們使用的漂亮土器,看起來待遇不錯。而從工人墓地挖出的骨骼,也檢測出頗高的蛋白質含量,顯示當時工人飲食豐盛、營養均衡。某些遺骨中,發現骨折治療等手術痕跡,證明他們受到良好的醫療照顧,這些都不是奴隸可能享有的待遇。反而比較像是徵召而來的工匠們為國王效力,並且享有高於埃及平民的地位。

考古學家們又從大金字塔附近發現神官凱的墳墓入口處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保證所支付的麵包及啤酒等食物,份量能讓金字塔工人感到滿意。這可是正式的雇用契約證明。埃及社會願意耗費巨大資源修建金字塔,在於埃及人相信法老的半神地位。而金字塔的建築正足以展現神(王權)永恆的力量與法老的榮耀。所以建造者既不是奴隸,也沒有被強迫。現在仍然有其他證據陸續出土,逐漸打破希羅多德所主張的「金字塔是奴隸所建造的」這個說法。

結語:

「埃及邁向永恆的金字塔」整個單元主題,大致分成以下幾個章節:ㄧ、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二、埃及熱門景點:吉薩金字塔群與人面獅身像 三、拿破崙與埃及古文明 四、斯芬克斯謎語 五、太陽船博物館 六、金字塔的前身-馬斯塔巴 七、印何闐與階梯金字塔 八、眼鏡蛇是法老的保護神、是王權的象徵 九、比吉薩金字塔群更古老的代表性的金字塔:彎曲金字塔、紅色金字塔 十、本本石(金字塔的頂角錐)十一、金字塔不是奴隸建造出來的 。

面對五千年古文明的主題,又是一份艱巨的功課,下筆之初,尼羅河三角洲、印何闐修建最早的金字塔、拿破崙金字塔戰役與埃及古文明的發展,我一概均無所知,我邊寫邊懵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西洋美術史與旅遊資訊來探索金字塔的魅力。寫作同時突然驚覺,以自己的年齡和體力應該無法負荷埃及行程。我儘量以熱門旅遊景點與文化背景做了詳盡整理,讓未來前往埃及旅遊的朋友們,可以按圖索驥加以印證作為參考。感謝蘭新、增弟提供照片讓我完成了整個主題。(其餘照片取自維基百科與網路,純為分享學習使用)。

在探索古文明的筆下,我歡喜獲得了許多的知識精華。周杰倫的歌《愛在西元前》:「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預言,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聽到這裡,相較於書寫璀璨的文明風情之外,其實,我更喜愛書寫有關「人」的故事,尤其是「勵志」的故事。最後我決定以「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 - 貝聿銘「生平最大的驕傲建築-法國羅浮宮金字塔創作」作為此單元的結束。

  

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Leon Ming Pei 1917-2019 )說:「建築是生活的一面鏡子,你只需要把目光投向建築物,感受過去的存在、一個地方的精神,它們是社會的反映」。1988年7月,羅浮宮拿破崙廣場上,升起了貝聿銘的玻璃金字塔,壯麗的景觀吸引了全世界的注目,它成為享譽全球的藝術地標。

  

貝聿銘羅浮宮金字塔,在法國喚起「古文明情結」

現代建築大師貝聿銘在巴黎羅浮宮擴建設計中,同樣選擇了用金字塔般碩大而簡潔的椎體來彰顯紀念性,但與古埃及金字塔獨立於世的形象不同,「貝氏金字塔」完全由玻璃與金屬支架構成,玻璃材質的金字塔,在整體木造模型當中,有如鑽石般閃閃發亮。透明的「金字塔」映照出舊建築的影像,貝聿銘用了一種隱晦的方式,滿足法國人潛意識中的「古文明情結」。

   

 

補註:羅浮宮金字塔

巴黎心臟何以要擺上埃及金字塔?

14世紀羅浮宮原為法國王室皇宮,法國大革命後,羅浮宮正式成為博物館,開放予公眾參觀。然而舊時的皇室宮殿已難以符合作為一所現代博物館的要求,它先天設計不良,入口狹窄且動線空間規劃雜亂,館前的拿破崙廣場,比起廣場也更像停車場。

1983年法國大革命即將迎來200週年,法國密特朗總統(Francois Mitterrand)計劃推動「大羅浮宮計劃」(Le Grand Louvre),重新修葺歷史悠久的羅浮宮,讓巴黎重現昔日歐洲文化之都的榮光。他聘請美籍華裔建築泰斗貝聿銘為羅浮宮重新打理門面,66歲的貝聿銘向總統表示,自己很清楚羅浮宮,但是他必須花一段時間了解建築以外的法國歷史。於是,他花了數月的時間奔走歐洲與北非多地。

金字塔藍圖,紀念拿破崙的偉大

或者你會疑問,怎麼學習法國歷史要跑到北非呢?貝聿銘在設計任何建築物之前,都會深入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及文化,感受過去的存在,透徹理解當地的環境。貝聿銘曾在訪問中提到:「選擇金字塔不是出於我的個人喜好。巴黎是一座金字塔城市,就在拿破崙遠征尼羅河之後,他對埃及的建築深深着迷了。」他說,在羅浮宮博物館北側的巴黎地鐵站,就叫做「金字塔站」,博物館前方的協和廣場,又矗立著1833年埃及送給法國,擁有超過三千年歷史的盧克索方尖碑。

在這樣特殊氛圍的環境裡,貝聿銘發現,早期的羅浮宮建築入口並不明顯,亟需創造一個具有文化意涵的象徵標誌,來突顯羅浮宮的巨大變革。所以他神來一筆,最終敲定了金字塔設計。利用最基本的三角幾何建築元素,在拿破崙廣場創造四角錐的造型,無形中呼應了拿破崙對保存埃及古文明的貢獻。貝聿銘認為玻璃金字塔有著串聯古今的意義,而玻璃金字塔聳立在廣場中央,正可以提供一個擁有歷史意涵的象徵性主入口,既能統整動線,也符合實際需要。

    

羅浮宮金字塔方案,遭受各界群起而攻之

貝聿銘設計方案提出後,遭到逾九成巴黎市民的反對,認為古怪的現代玻璃金字塔有損市容,和古典優雅的羅浮宮建築完全無法協調,更是美學崩壞的褻瀆。輿論抨擊以埃及的法老陵墓來代表法國的歷史文化,根本不倫不類。媒體甚至嘲諷「貝聿銘金字塔是死亡之家」,連羅浮宮館長也決定辭職,以示抗議。那是貝聿銘一生最困難的時期,他幾乎成了巴黎市民的公敵。沒有人相信一個傳承中國文化的美國建築師有改造羅浮宮的能力,社會輿論猶如浪潮般動搖法國政府的決定,金字塔戰爭從此開始。

走過試煉,貝聿銘用金字塔證明不朽

貝聿銘不打算修改設計圖或做任何妥協,他利用各式媒體採訪、諮詢展覽會、講座等活動,不斷介紹金字塔的設計理念。又接受巴黎市長的建議,用鋼繩索在羅浮宮中庭豎立模型,提供大眾參觀,一一化解各方疑慮,最終貝聿銘打贏了一場漫長而艱苦的公關戰。

1989年這件充滿新現代主義的前衛建築 -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The Louvre Pyramid)終於擴建完工,透過大金字塔及三個小金字塔的特製玻璃,自然光籠罩著地下藝廊,創造出明亮的空間感;大型地下藝廊聯結了羅浮宮三個主要展區,透過玻璃可以欣賞古典主義的老羅浮宮牆面,和巴黎隨著日光變幻的美麗天空,這座老舊的博物館重獲新生了。羅浮宮金字塔,征服了所有的法國人,更成了一個享譽全球的藝術地標。

當古老和現代、西方和東方偶然碰撞時,一定會激發矛盾並迸發燦爛的結果,金字塔的故事至此成為傳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