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最具代表性的法老王 - 拉美西斯二世
在埃及,如果問到誰是最偉大的法老,任何人都會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拉美西斯二世 Ramses II)」。他出眾的才智及非凡的領袖魅力,可以說是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王。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義大利都靈博物館
幼年形象的拉美西斯二世灰色花崗岩雕像,由描繪為獵鷹的荷魯斯 (Horus)神庇護。(開羅,埃及博物館)
拉美西斯二世,埃及第十九代王朝的第三個國王,在位67年,是埃及新王國最輝煌也是最後的強盛時期。(中國同期是殷商時代)。有人說,拉美西斯二世一輩子就做了三件事:征戰打仗;興建神廟炫耀自誇;娶很多老婆、生很多小孩。
★ 繼承祖父拉美西斯ㄧ世之名,15歲征戰沙場
拉美西斯二世出生在三角洲東部的阿瓦里斯城鎮,他的父親和爺爺為他的豐功偉業打下基礎。他很小的時候就進入「法老學校」學習,10歲在軍中任職,15歲隨父遠征作戰,拉美西斯二世成了一位出色的將軍,以保證他將來成為一位智勇雙全的國王。
父親去世時,拉美西斯二世年齡大概是25歲,但他已經擁有足夠的雄心和頑強的自我意識,他要讓自己的壯舉超越所有的前輩。
★ 他是成功的外交家,締結歷史上最早的和平協議
卡迭石戰役(Battle of Kadesh,又譯卡德墟 )是拉美西斯二世的成名之戰。西元前1274年埃及與西臺(Hittite) 赫梯帝國爭奪敘利亞地區統治權的戰役。他率領2000輛戰車、16000名步兵與國王穆瓦塔里二世交兵,這是文明史上最大規模的戰車之役。
這場仗他並沒有打贏,甚至還差點被抓,最後雙方平局收場。簽訂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國際和平條約《埃及西臺條約》。該條約的副本以埃及象形文字鐫刻在卡納克(Karnak),另一份以阿卡德語寫在泥板上,於1906年在土耳其被發現。這個休戰協議是人類第一個保存下文字的偉大和平協議,它的複製品在聯合國紐約總部展出。(西元前1259年《埃及西臺條約》如下圖)
戰爭結束後,拉美西斯這位精明的傳播宣傳者,在埃及境內大肆宣傳,這是ㄧ場最驕傲的勝利。在很多神廟的壁畫上,都能看見卡迭石(或稱「卡疊什、卡德墟」)戰役中他衝鋒陷陣、英姿颯爽的形象。這是拉美西斯二世神話自己的一種方式,在他的時代,他是廣告之王,任何元素都被他掌控,使其成為榮耀自己的元素,將自己塑造成埃及最偉大的英雄。
拉美西斯二世把自己英勇的形象接連地畫在各種建築的浮雕、壁畫上,對於這場戰役的高潮,他的形容:「我們被西臺軍隊團團包圍,部下死的死、傷的傷,戰到所剩無幾。於是我帶著一個手持盾牌的部下,從正面迎擊ㄧ千五百輛敵軍戰車。多虧阿蒙神庇佑,我得以將敵軍ㄧ一殲滅,殺得他們片甲不留!」(拉美西斯二世之所以會記錄下戰役情況,不光為了自誇,既激勵士氣、也在暗示將會對臨陣退縮的士兵予以重罰,以為下次的遠征做準備)。
▲ 卡迭石戰役中拉美西斯在雙輪戰車上張弓射箭; 賽特神(左)與荷魯斯神(右)祝福拉美西斯二世(如下圖)▼

★ 一個喜歡搞建築、玩雕塑的法老王
拉美西斯二世前半生四處征戰,大幅擴張帝國領土範圍,將迦南和敘利亞地區納入版圖。他的後半生積極修建神廟和陵墓,埃及各地都有他建造的宏偉建築:在底比斯 (Thebes),有拉美西姆神廟 (Ramesseum ll);在孟菲斯(Memphis)博物館裡,有一座超過10米高的巨像;在阿布辛貝神廟 (Abu Simbel) 有他高21米高的龐大雕像;他更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修建了一座新城市比-拉美西斯(Pi-Ramses,意為”拉美西斯的家” ),這座城市位於尼羅河三角洲東部古阿瓦里斯城(Avaris),這是他的故鄉,裡裡外外浮雕刻畫了他偉大的形象,這座新城市的奢華程度與埃及另外兩座大城孟菲斯、底比斯不相上下。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所有國王中,最懂得神化自己的法老,他深諳能見度是統治成功的核心,自我行銷到接近吹噓和自大的程度。全國的拉美西斯雕像有1500百多座,著名的阿布辛貝、卡納克(Kamak)、路克索(Luxor) 神廟都是紀念他的遺址,只要提到埃及,沒有人不知道拉美西斯二世的功績。
拉美西斯二世大興土木,在埃及和努比亞到處建築或擴建廟宇宮殿,頌揚自己的戰功。他甚至拆卸吉薩(Giza)的哈夫拉(Khafre)金字塔花崗岩用於修建位於孟菲斯的卜塔大神廟。雄偉的雕像和裝飾有象形文字及圖案的石柱刻滿宗教和戰爭場面,用於顯示國王的神聖與偉績。

★ 後宮佳麗多 小孩上百個
除了政治的成就,拉美西斯二世的家庭生活也多彩多姿。根據統計,拉美西斯二世有9名王后(他娶了三個長相酷似王后的親生女兒和自己妹妹,埃及王室為了保持血統純正,近親結婚屢見不鮮)。此外,還擁有一個大約200名嬪妃組成的後宮。他的膝下有100多個兒子和50多個女兒,可謂名副其實的「百子千孫」。
其中,納菲塔莉 (Nefertari Meryetmut) 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大王后,也是他的最愛。可惜天妒紅顏,35歲就去世了,拉美西斯二世悲痛不已,有段時間都徹底心碎。據說,納菲塔莉生前非常有影響力,在許多圖像中妮菲塔莉的大小都被畫得像拉美西斯二世一樣大。
根據傳統,古埃及的國王和王后死後都被尊為神,進而得到普通埃及百姓的禮拜。在阿布辛貝神殿,納菲塔莉就被當作是哈托爾女神(Hathor) 的化身,拉美西斯二世為她興建了宏偉石窟廟,兩人雕像一樣大小,而得到了人們的景仰。並為納菲塔莉在皇后谷打造了美麗壯觀的墓穴,歷史學家稱之為「古埃及的西斯汀教堂」,這些都足以看出,他們擁有深深的感情。
★ 執政67年,91歲高齡過世
在那個平均壽命只有40歲的時代,拉美西斯二世卻活了91歲,統治埃及長達67年,原本確定的12個繼承人,都死在他之前,等他終於死去時,第13順位繼承人麥倫普塔 (Merneptah) 已經60歲了。
★ 擔心盜墓者破壞 遷離帝王谷墓穴
和許多新王國時期的法老一樣,拉美西斯二世被埋葬於帝王谷的KV7墓穴中。不幸的是,KV7位於一條反覆淹沒古墓的河道頂端,洪水摧毁了許多陪葬品。祭司擔心盜墓者破壞陵墓,於是把他遷移到代爾埃爾巴哈里(Deir el-Bahri) 墓葬廟宇群安葬(現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1881年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被人發現。
▼ 圖為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現珍藏於開羅埃及博物館公開展示。(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迄今為止,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ㄧ具木乃伊,也是一具可以近距離觀看的木乃伊)。
拉美西斯二世的木棺;刻有拉美西斯二世和他第一位王后納菲塔莉名字的黃金瑪瑙戒指 ▼
埃及法老木乃伊法國巴黎之旅
1885年,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開始放在開羅埃及博物館展出。1874年木乃伊被發現開始快速腐化,當局決定把拉美西斯二世送往考古修復技術發達的法國進行考古修復。
★ 史上第一本木乃伊護照,死後的法老王出國健檢
根據埃及法律,就算當事人已死也需要有身分證明文件才可以離開埃及。因此,相傳埃及政府核發了一本護照給拉美西斯二世使用,以確保他可以合法地出入境。同時,埃及政府也擔心拉美西斯二世會一去不復返,有了這本護照就可以證明拉美西斯二世來自埃及,法國人不能擋住他的回家之路。
不過,這本護照究竟是否存在仍然眾說紛紜,並沒有明確的證據。《國家地理雜誌》指出古埃及雖然沒有留下類似護照的紀錄,但在1974年,當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準備運到巴黎修復時,當局為他發佈了一張有效的護照上面還可以看見他的照片,至於他的職業欄則被稱為「國王(已故)」。
★ 木乃伊在巴黎受到元首級般的待遇,並做了詳細健檢
1976年,當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抵達法國巴黎-勒布爾熱機場(Paris–Le Bourget Airport) ,他受到了法國對待一國元首般的熱烈歡迎,隨後被送往巴黎民族博物館檢查。研究人員發現,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之所以會快速腐化,是因為遭到真菌的感染,他們也立刻予以治療,避免其腐化程度更加嚴重,並為木乃伊做了詳細健檢。
據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的修復顯示,這位統治者在他那個時代是高個子(約1.75米)身材魁武,紅棕色頭髮,皮膚白皙平滑。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拉美西斯二世牙齒膿腫、患有動脈硬化、嚴重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疾病。

★ 電腦斷層攝影技術,讓拉美西斯二世容貌重現世人眼前
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實驗室與埃及合作,利用電腦斷層攝影、對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進行全身掃描,同時利用科技計算肌肉分佈與厚度,作為立體圖像的數據依據,科學家們重現復原了法老約45歲時的容貌。他們不禁大讚帥氣!「拉美西斯二世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國王,他的臉有一種非常埃及的感覺。」
▲ 利用電腦斷層攝影技術,讓千年之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真實樣貌重現。(圖/翻攝自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YouTube)
★ 法老木乃伊四度搬遷,定居在埃及文明博物館
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修復健檢後,順利回到埃及開羅博物館 (Egyptian Museum) 展示。第四次搬遷是2021年4月3日,共有18位法老及4位王后一起搬到埃及文明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Egyptian Civilization),埃及當局還展開隆重的交接儀式,慶祝「法老黃金遊行」(The Pharaohs' Golden Parade) 舉行大規模巡遊,大批民眾夾道歡呼,歷時四小時,埃及文明博物館為此專設王室木乃伊廳放置該批木乃伊,拉美西斯二世國王至今再也沒有踏出埃及一步。
★ 大英博物館的拉美西斯二世(年輕的門農雕像)
古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上半身雕像,是大英博物館埃及館裡最醒目的文物。這尊高2.7米,寬3米,重達7.25噸,是ㄧ整塊雙色花崗岩切割而成,雕像頭上戴著眼鏡蛇王冠和尼美斯頭巾,它的眼睛略微向下看,彷彿靜靜關注著歷史的滄桑。
雖然這種體積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在埃及境內有很多,但大英博物館裡的這一件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因為它是第一件來到歐洲的古埃及雕塑。它的到來徹底更新了歐洲人的認知,讓他們明白在古希臘文明之前,還存在著非常輝煌的古埃及文明。
大英博物館的這件雕像,最初位於上埃及底比斯拉美西姆神廟(Ramesseum)門口兩個巨大花崗岩雕像之一。▼
★ 英、法爭搶入手
1798年拿破崙對埃及的遠征中,曾經試圖將這座巨大的拉美西斯雕像運回法國,但未能成功。當年嘗試搬運的時候,在雕像右肩下部開了一個洞,這個洞如今仍清晰可見。英軍擊敗拿破崙之後,1816年一個叫貝爾佐尼的人找到了合適的搬運方法,成功搬運了拉美西斯二世半身像。
英國人雇用義大利喬瓦尼·貝爾佐尼 (Giovanni Belzoni),讓他想辦法把這件雕像弄到英國。貝爾佐尼特意設計了一套小型液壓系統才撬動這件雕像,他運用水利學和工程技術,數百名工人用繩索、木棍合力將雕像運到尼羅河邊,將之搬運上船。1815年,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抵達倫敦,英國人終於將其收入囊中。
★ 埃及偉大遺址的發現者
* ※ 貝爾佐尼曾是倫敦馬戲團的大力士,改行做了古董商、冒險家,1816-1818三次前往上埃及,在卡納克發現拉美西斯巨像的頭;又從伊希斯神廟帶走一座方尖碑;在底比斯帝王谷發現塞提一世墳墓;並找到了吉薩哈夫拉金字塔的入口;最後還在沙堆中發現拉美西斯二世的八尊巨像。儘管他的目標主要是獲取黃金而不是求專業知識,但多年來他的發掘與探險,對埃及考古學有著重大貢獻,但糟糕的是他開了破壞古物的先例,以致貝爾佐尼ㄧ直是 “自有古埃及學以來,最難以評價的人物之一” 。
記錄貝爾佐尼當時搬運雕像的插畫 ▼
▼ 下圖是經過數字修復後將其與大英博物館的上半部分合二為一後的圖像
★ 拉美西斯神話
拉美西斯二世 (Ramses II) 也被稱為拉美西斯大帝 (Ramses the Great),他出生於大約3000年前,被普遍視為古埃及帝國最強大的法老。希臘人稱他為「奧茲曼迪亞斯 (Ozymandias)」。公元前1213年去世時,他在從敘利亞直到利比亞的廣闊土地上留下眾多寺廟與宮殿,以及無數雕像和紀念碑,紀念他那令人讚歎的統治。
這位世上無論壽命還是統治時期都數一數二的法老,在他的年代就名聲顯赫,在古代文化中更屬傳奇人物。拉美西斯二世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成為埃及人民心中的神,因此在他之後,有九位法老繼承了 “拉美西斯” 之名在位,來彰顯他的榮耀,對埃及人來說,這位「王中之王」永遠都是”偉大的祖先”。
★ 英雄蓋世,終究化為ㄧ抔黃土
拉美西姆祭廟(又稱拉美西姆神廟)是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坐落於上埃及的底比斯大墓地。這座被拉美西斯二世命名為「百萬年聖殿」的神廟,在19世紀歐洲殖民勢力抵達埃及時,神廟大部分雕像都遭到嚴重破壞,儘管經過了大規模的整修,整體顯得破敗不堪。
1816年義大利考古學家貝爾佐尼從拉美西姆神廟為英國運走了拉美西斯半身像,目前展示在大英博物館。而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中的另一個,目前仍在拉美西姆神廟入口處。

▼「奧茲曼迪亞斯巨像」一般被認為是拉美西姆祭廟第二大廳前,倒塌的一座拉美西斯二世坐像殘片。這尊坐像由一整塊花崗岩製成,在剛建成時,整個雕像有20米高,重約1000噸。在當時為了將它從270公里之外的採石場運到神廟,動用了1000個人力和200頭公牛,製造這尊坐像的的花崗岩也有可能是近代以前人類搬運過的最重的石頭。▼
神廟雕像四處坍塌的景象,給了英國詩人雪萊(Shelley) 靈感,1818年創作了《奧茲曼迪亞斯》(Ozymandias) 14行敘事詩,詩人雪萊想像一個旅行者在遙遠沙漠之中發現一個巨大半身像,半埋在狂風吹掃的沙礫間,雕像殘跡旁是這座紀念碑的基座,石板上淺淺地刻著文字:我是萬王之王,功業蓋世⋯。所有的名望,ㄧ切均將告終。
▼《Ozymandias》 –英國詩人雪萊Shelley名篇《奧茲曼迪亞斯》
The poem “Ozymandias,” by Percy Bysshe Shelley (1818):
★《奧茲曼迪亞斯》 譯文 /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 文史學者錢鍾書夫人,楊絳本身為北京知名學者、翻譯家(已歿)。
《奧茲曼迪亞斯》 譯文/楊絳
我遇見一位來自古國的旅人
他説:有兩條巨大的石腿
半掩於沙漠之間
近旁的沙土中,有一張破碎的石臉
抿着嘴,蹙着眉,面孔依舊威嚴
想那雕刻者,必定深諳其人情感
那神態還留在石頭上
而斯人已逝,化作塵煙
看那石座上刻着字句:
“我是萬王之王,奧茲曼斯迪亞斯
功業蓋物,強者折服”
此外,蕩然無物
廢墟四周,唯餘黃沙莽莽
寂寞荒涼,伸展四方
《Ozymandias》-「奧茲曼迪亞斯」是古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希臘文的名稱。他一生功績卓著,執政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後的強盛時代。令人唏噓的是,這位法老王當年宏偉的雕像只剩下兩條巨腿,蹲立沙礫間。雖然神情依然可畏,但面龐業已破碎。斯人已逝,化作塵煙。歲月流轉,雕像上豪情萬丈的宣言,都付笑談中……。
這首詩讓拉美西斯二世聲名大噪,以致來到埃及,遊客們必來探訪亞斯文(Aswan,或譯阿斯旺 )的阿布辛貝(Abou Simbel) 神廟。
拉美西斯二世神廟是古人豐富想像力創造出來的產物,在一個山岩中開鑿出來的精美雕刻作品,裡面布滿了描繪拉美西斯二世文治武功的壁畫和浮雕,體現了法老至高無上猶如神明的地位。
★ ★ ★ ★ ★ ★ ★ ★ ★ ★ ★ ★
★ 日本遊戲發行商 TYPE-MOON 描繪英俊的美青年,漫改電影中,以拉美西斯二世的形象塑造的角色也是英俊挺拔,可以說,他生前死後都非常風光。
▼ 電影「 Watchman 」中的奧茲曼迪亞斯。(圖/翻攝自 IMDb)
好萊塢有多部電影及動畫都曾提過拉美拉斯二世,包括:《十誡》,《埃及王子》, 《出埃及記:天地王者》(Gods and Kings)及多啦A夢劇場版《神秘的金字塔!?埃及大冒險》等等。 ▼
2014年問世的《出埃及記:天地王者》(Gods and Kings)故事講述摩西率領大批以色列人奴隸,越過紅海出走埃及,逃避法老拉美西斯迫害。不過,埃及禁映此片,認為不符史實。埃及文化部長阿斯福爾說,該片有多處錯誤,當中包括聲稱「摩西和猶太人建造金字塔」。他說,這完全違背公認的歷史事實。 ▼

▼附註(埃及科普小常識)
◎ 一秒辨認法老在位?去世?
這幅圖的法老,左腳向前跨出一步,就是法老本人仍然在世時下令修建的,多半是為了表彰自己或紀念戰勝。而雙臂交叉的法老雕像無論站立的還是躺下的,修建時法老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
因為雙臂交叉是一種祈禱的姿勢,注意,是右臂在上,左臂在下,表示希望死者的亡靈審判能夠一切順利。同時,這也是古埃及權力與尊嚴的象徵。(法老的木乃伊亦是同樣的姿勢,堪稱古埃及帝王殯葬業的行業標準。)▼▼
阿布辛貝神殿八尊立姿的拉美西斯二世,手拿權杖、雙手交叉,模仿冥神歐西里斯姿勢,不但強化自己的神性,也象徵法老王永生不朽。 ▼
▼ 圖坦卡門 (Tutankhamen) 法老王 - 埃及歷史上最廣為人知的臉孔之一,在位僅十年的少年法老(9歲就任,19歲早夭)▼
埃及在沙漠中經歷6000餘年的起起落落,歲月雖然模糊了曾經的繁華,抹去了曾經的輝煌,卻帶不走燦爛耀眼的藝術文化,這些神祕莫測、千變萬化的創世神話,在我們身旁,依然處處可見。
古埃及神靈文化無處不在,並影響著當今社會
★ 看過2018年《黑豹》(Black Panther) 的漫威影迷,肯定都對「 瓦干達萬歲 Wakanda Forever」這個在胸前擺出雙手交叉的帥氣手勢印象深刻。(劇情改編自漫威漫畫旗下的超級英雄角色黑豹的故事)。內容講述一個名為瓦干達 Wakanda的高科技國家,影片中飾演Wakanda 國王的黑豹查德威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幾乎不論是出席公開活動,或私下與粉絲巧遇都會被要求擺出這個招牌手勢,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隨著漫威電影的熱映,運動員之間也風靡這種「瓦干達forever」,這個手勢其後更成為年輕人的熱門動作。(查德威克博斯曼認為這個簡單手勢的版本,只是一個致敬的手勢)。 ▼
不幸的是,2020年8月28日《黑豹》查德威克鮑斯曼因結腸癌過世,享年43歲。
黑豹走了,全世界小孩擺出「永遠的瓦坎達」手勢,哭著道別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電影劇組如果事先多加探究古埃及法老王文化,也許在設計「雙手交叉」標誌動作時,會多加斟酌審思。我個人覺得,有些忌諱真的令人不得不信。
下圖▼:歐西里斯是古埃及神話中的冥界主管與死亡判官
▲ 亡故法老模仿歐西里斯雙手交叉的模樣下葬,是古埃及墓葬的一種風格。
地獄之神歐西里斯形象:留著鬍鬚、手持曲柄連枷杖 (擊打穀物脫粒的農具) 及象徵王權的權杖,頭戴法老王冠,綠色皮膚、身纏白色裹屍布的木乃伊姿勢。▼
◎ 雙手交叉在胸前,是埃及冥王歐西里斯 (Osiris) 專有的姿態象徵。
★ 補註:歐西里斯(或譯奧西里斯, Osiris) 是古埃及宗教文明中最重要的神靈。生前是勤政愛民的國王,教會人民農耕稼穡。遭弟弟賽特 (Seth) 設計殺害,屍體切成碎塊。妻子伊西斯 (Isis) 與姐妹奈芙蒂斯 (Nephthys) 找回散落在埃及各地的碎屍,在陵墓之神阿努比斯 (Anubis) 和智慧之神托特 (Thoth) 的幫助下,把碎屍塊拼成歐西里斯原來的樣子,用亞麻布緊緊纏裹做成木乃伊(就是傳說中的第一個木乃伊)。此後,歐西里斯獲得了重生,但不能再回到人間,成為永生的「冥界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