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波士頓美術館新印象派-秀拉
繼印象派後在法國出現的美術流派 - 新印象派。又稱點描畫派。
畫家直接將顏料管的原色,用極細膩的小點塗在畫布上。經過構思、佈局、草圖、解析,再精密測試各色光點組成的效果。所以每一幅作品都要花費許多時間與心力。



「新印象派」代表畫家 - 秀拉與西涅克、畢沙羅等人。
秀拉代表作《大碗島星期天下午1884》花了兩年,先後共製作四百多幅的素描稿和顏色效果圖。描繪出四十個人物,在一個週日下午,人們休閑聚集在河濱的樹林間,畫面上洋溢著一種寧靜的秩序美(這幅畫目前收藏在芝加哥美術館)。

畫面上的草地,是秀拉用了黃與藍無數細密繽紛的小點架構起來的,最後在我們的視網膜上會綜合成綠色。

秀拉《模特兒1888》



秀拉《馬戲團1890至1891》

雜技演員、舞蹈者和女騎士在不間斷的歡樂表演中形成一道動態弧線,創造出行進中的動態感,與後方觀眾席的正方格局形成對比。

在色彩上,秀拉以黃褐色為基礎色調,透過紅、褐、黃色背景來突顯馬、看台、及小丑臉上的白色,使畫面更為明亮。

秀拉32歲去世。這是一幅未完成的遺作。從靜止到動態的畫面,似乎多了秀拉追求個人風格突破的痕跡。

秀拉畫作攝於奧賽美術館(感謝徐秘書長提供照片)。

新印象派畫家西涅克《南法昂蒂布 粉紅雲1916》
照片攝自Boston美術館。(左邊是導覽老師)。

除了展間內固定的休息座椅外,波士頓美術館又提供手提的座椅,累了可以隨時坐下。

西涅克出身資產階級家庭,喜歡到處遊歷。藝評家說,他的色彩像海浪一樣擴散著,分出層次,互相滲透著、碰撞著,形成一種與曲線美相結合的豐富效果。
近看點描派的畫,只能看見密密麻麻的獨立色點,但是後退到適當的距離,所有的色點把你的眼睛當作調色盤,所呈現出來的耀眼、清新的風格不是其他畫法所能比擬的。



「後期印象派」的高更、梵谷都曾經向秀拉等人請教過點描技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