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姬路城日本兵庫縣姬路城

姬路城交通:

1,可以從大阪新大阪駅搭乘新幹線直達姬路。

2,利用「山陽電車」可從神戶三宮站到「山陽姬路」站,大約一個小時車程。

從姬路站步行至姬路城大約15分鐘,它是日本第一個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文物,在2015年3月經過大約5年多的修葺工程後,約400年前築城當時的姿態終於重現眼前。

  

遠遠望去,姬路城通體潔白,聳立在姬山之上,層層飛簷蜿蜒起伏,有如白鷺展翅欲飛,高傲的身姿卓然不群,完美呈現了江戶時代的建築物,難怪有「日本第一名城」之美稱。

 

 一、姬路城的歷史

姬路城Himeji Castle 位於日本兵庫縣姫路市姬山(海拔45.6米)。自1346年建城以來,歷任城主在原基礎之上持續加固增築,歷經六百多年歷史滄桑的姬路城,已經成為日本時代變遷的活化石,也是日本建築的珍貴研究資料。英國BBC在製作《世界八十寶藏》的紀錄片時,姬路城是日本唯一入選的古代建築。這座城堡於1931年被指定為國寶, 1993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姬路城佔地廣闊,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耗費了387噸木材, 7萬5千塊磁磚,總重達3千多噸。是件耗時耗力的浩大工程。城主池田輝政將固若金湯的軍事防禦和柔美典雅的建築藝術,奇蹟般的融為一體,在日本城堡建築中是個創舉。這座城堡歷經幕府末期戰亂,明治時代的廢城令,二次大戰的轟炸,每次都化險為夷,被日本稱為「不戰之城」。

附註:姬路城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十四世紀,1346年,播磨州Harima 武將赤松則村為了保護領土建了這座城堡。之後豐臣秀吉選定姬路城為播磨地區的中心據點,增築了三層的塔樓城堡。日本江戶時期,1601年德川家康女婿池田輝政花費了八年,總共動員4、5千萬人大興土木,將姬路城改造成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這個宏偉的建築群貌保存至今,大多是他的功勞。

 

  

   

姬路城城垣外的的壕溝,倒映著岸邊綠蔭,呈現一片靜謐之美。 ㄧ塊塊巨石堆砌的圍牆與寬闊的護城河日復一日的守護著姬路城。 *日語的「崛」,就是「城河」的意思。  

橫跨櫻門橋,來到「三之丸御殿廣場」,出現了忍者主動和我們玩打打殺殺的遊戲,十分有趣。聽說除了忍者,偶爾是穿了裝甲的武士、守衛會來和遊客們互動,而扮演這些角色的人都是志工,不是經常可以看到,週末或假日遇上他們的機會比較高,我們還真是幸運啊!(與忍者互動,是不用收費的喔!)

寫著「國寶姬路城」的「菱之門」- 姬路城的入城口,是城內最大的門,也是昔日守城衛兵站崗的地方。

  

  

   

   

  

*暢遊姬路城的AR導覽

「三之丸御殿」右下角「AR」是造訪姬路城的方法之一。訪客可利用「姬路城大發見App」的擴增實境軟體,啟動App掃入AR記號,可以使用虛擬影像的技術,就能欣賞到戰國、江戶時代立體的城內風光。

應用程式內還附有顯示AR設置地點與城內地圖的功能,如此既不迷路,還更能增添探訪姬路城的趣味。(APP 是免費下載)。


 

    

姬路城不僅是一座優雅的宮殿,也是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各式防止敵人的途中夾擊、射殺等種種機關的設置,防禦的十分周到。

城邊除了壕溝,城垣則由大大小小石塊堆砌,呈陡斜狀扇形斜坡,上部向外翹出,讓外敵無法輕易攀登侵入。

城牆上的「石落」機關,可以將石塊、熱油、沸水,從孔隙中投擲或傾倒而下,藉此伏擊敵人。

牆面上各式幾何形狀的洞口,稱為「狹間」(狹縫),用來觀察敵軍動靜與進行攻擊。

城堡的雪白牆面並非只徒具優美外觀,而是由白沙、消石灰、纖維、海藻漿攪拌粗砂礫、洗米水等六種材料反覆搗揉,塗抹達到3厘米厚度,才造出如此耐火防彈的銅牆鐵壁。三道迴旋式的城牆,曲折蜿蜒,在當時都是出於軍事防禦及各種突襲、射殺敵人的目的所設計的。

  

 

  

   

上圖取自官網,下圖取自網路 

   

遍佈機關的不戰之城

整座城池戰略佈局中最令人稱奇的是,從城門至天守閣距離僅130多米,但城內除一般正常通道外,還有如迷宮般錯綜複雜的路徑,使天守閣可望而不可即,要花上數倍時間才能到達。(據說早期曾有84道門,現今僅存21道門)。

何況沿途高牆布滿了各種形狀的射弩洞孔,甚或只能彎腰才能通過的低矮門徑,敵人面對如此機關重重的防禦,必然驚惶失措,從天守閣頂層的瞭望台則能將敵方動靜看得一清二楚,自然就完全掌控了戰局的優勢。 

  

 

   

沿階上行,屋牆頂端的「紋瓦」皆有不同形式的圖案。姬路城建造長達數百年,歷代城主在翻修和增築時,建材上都會使用刻有自家家紋的圓頭瓦。不同紋瓦留存至今有高達8種之多。(姬路城能擁有現今規模多虧池田輝政的改建工程,而池田家徽是左上角「鳳蝶」的圖案。左下角「十字紋瓦」則與黑田官兵衛有淵源,他是戰國時代最振奮人心的軍事鬼才。)

   

姬路城在2015年經過1萬5千名工匠巧手的「平成大整修」後,在美輪美奐之中綻放出光彩。粗獷蠻石堆砌的底座與細膩明亮的白灰牆,在色彩與質感上有著強烈的對比,而這座日式城堡的外觀卻顯現出一種獨特優美雅致的靜謐之美。

皎潔華麗天守閣的建築工藝:

天守閣每層屋簷不盡相同,除了呈直線造型外,還有呈波浪形(弧形) 的 “唐破風”,中央突出的裝飾物稱「懸魚」。呈山形的是“千鳥破風”。弧線與直線相互交錯,再加上長長懸魚的吊飾,使天守閣看來更為諧調壯麗。(破風板的實際功用:1,防止邊角雨水滲入2,穩定視覺美觀的作用)。

屋脊兩側各有一對「鯱」瓦,是古城的守護神。以前的人們相信它會在火災時噴水救火。

  


大天守傲然屹立於城的正中央,周遭有三座小天守閣,巧妙地組成一座連立式的建築。而渡櫓就是連接天守間的木製走廊。

「破風」、「渡櫓」、「鬼瓦」是傳統日式建築常見的工藝設計,慶幸自己這次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座世界遺產,能親眼所見日本古城原型建築的風貌,內心有一種深刻的驚喜與感動。

古城的逸事傳說

「姥姥石」:相傳武將豐臣秀吉築城時因為石材匱乏,有位老婦便獻出自家的石臼,消息傳出,引發眾民紛紛捐石支援。由於石材嚴重不足,最後連石棺、石燈籠、石塔的材料都用上了,從此就有了「姥姥石」的逸事傳說。牆上用網子圍起來的就是「姥姥石」。

  

*暢遊姬路城的AR導覽

順帶一提,「姥姥石」下方「AR」是造訪姬路城的方法之一,訪客可利用「姬路城大發見APP 應用程式」來參觀城堡。首先下載官方APP應用程式,或透過掃描QR CODE即可,只要在城內有「AR」標誌的場所,使用手機相機功能將鏡頭對準標記,便會播放動畫或建築物內部透視圖且提供小知識。應用程式內還附有顯示AR設置地點與城內地圖的功能,如此既不迷路,還更能增添探訪姬路城的趣味。

  

 

通過無數迂迴錯綜的門徑,進入了大天守的主建築,為維護全木造建構的古蹟,需要脫鞋放入館方提供的塑膠袋,自行帶著參觀。

姬路城現存的建築大多建於17世紀早期,運用在城內的防禦工事技術在當時算最先進發達的。天守閣內部仍保留著建築物過去的原型,木頭門窗、地板,室內雖略顯黑暗,卻依然看得出木製結構的厚重與雕工兼具。

天守閣地下層有木製長方形洗水池-「流」及廁所,而「東大柱」與「西大柱」則是支撐整座天守閣的兩大主力,皆為樹齡高達六、七百年的檜木。(「流」,洗水池,具體用途不明,木板道下方為了方便集水於中央而傾斜,集中於此的水將會由北側內庭排出)。

   

 

「大天守」外觀看來是5層建築,內部實際是地上6層與地下室1層,共7層所構成的。

地上一層展示「石落」(射箭口),推開下方木板,即可監視或投石伏擊。(石落自外觀看,就是凸出牆面而下有孔隙的木板)。樑柱上的「六葉釘隱」,六枚葉子外鑲愛心的形狀,是用來隱藏鐵釘頭的所做的裝飾。

     

 

  

 

二樓展示:1,「武器架」樓層間有多處的武器架,顯示天守閣曾作為武器倉庫來使用。

2,「出格子窗」,是將窗框外建,裡面還有一層防護的木扉,可以防止敵人入侵或用箭矢彈丸攻擊。

3,「破風之間」,破風下閣樓的空間(天守閣屋簷外觀呈山形的千鳥破風,其間鑲嵌典雅的細長格子窗,內部可以作為防禦或伏擊的功用。

       

  

三層除了內室,還設置了「武者隱」-武士隱密埋伏的小房間,可以殺敵來個措手不及。

 

第四層「高窗」- 圍城作戰槍炮射擊後,室內充滿了硝煙,為快速排出硝煙而設計了「高窗」。「石打棚」:為了讓位置較高的窗戶也能使用,而設置了「石打棚」,武士就可以攀登階梯在高處射擊。

 

從地下1樓貫穿至5樓的東大柱、與西大柱,具有支撐及耐震的作用。兩根柱子承受約100噸的壓力。在昭和大修理時都經過補強,西大柱進行了鐵板補強,東大柱則置入更多支柱以降低傾斜的可能性。

 

天守閣頂層視野遼闊,姬路市整個街景與城內路徑千回百轉,從高處俯瞰一目了然。而屋脊上的「鯱瓦」亦彷彿伸手可及。向西可以望見長長延伸的「西之丸」櫓間。(戰國第一美女千姬的居所)。

 

 

每登高一層,樓層變得愈為陡斜矮窄,六樓面積約為1樓的一半,是逐層遞減式的建築。六樓有座祭祀姬山地主神的長壁神社(傳說中的宮本武藏懲治妖怪)。

知名劍豪宮本武藏曾任職護衛步兵,某夜奉命前往天守閣制伏出沒已久的妖怪,手持燈籠步上三、四層樓閣時,突然四周噴出大火,且發出地震般的轟然巨響。武藏隨即將手放在刀上保持警戒,瞬間恢復寧靜。他待在天守閣頂層守衛直至天亮。眼前出現自稱姬路城守護神「刑部明神」的美麗公主,為答謝他趕退妖怪,賜予「鄉義弘」寶刀後,頓時消失無蹤。


下了階梯順路進入了小天守閣,小天守就像姬路城歷史文物的陳列館,有姬路城木造結構的模型,各式鬼瓦的展示櫥窗,以及歷年來修復過程的記事。

   

 


出了天守閣,戶外展示了天守閣使用的大梁柱及屋脊上裝飾的鯱瓦:

  

  

  


*「天守」(或稱天守閣)具有瞭望、指揮的功能,是日本封建時代統御權力的象徵。大部分的城郭與天守,在江戶、明治時代都難逃拆除的命運。

江戶幕府時期(又稱德川幕府)德川家康一統天下之後,為了削減各國大名的勢力與軍備,頒布了一道「一國一城令」(也稱「廢城令」),最後讓全國所有城的數量,從3000一下子銳減至300個。不少大城在廢城後,僅留下一些石垣或一座石碑作為代表,其他皆化為塵土。

姬路城幸運躲過多次的災難:明治初年的廢城令,曾讓姬路城一度以23圓50錢遭到拍賣,得標者想拍賣瓦片,但因工程量巨大,解體費用遠超預算而放棄了所有權。

二次大戰期間,古城曾被徵用為日軍軍營,一度是美軍轟炸的目標,為了防止轟炸,民眾便將黑色網罩蓋住主建築物,但神奇的是,接連兩發直中「西之丸」及「天守」的炸彈都奇蹟似的成了未爆彈,傳奇性的命運,使姬路城有「不戰,不燒之城」之美名。

它是日本國寶,也是日本第一批成功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蹟。國家地理旅遊雜誌將之列為全球五十大最美城堡。



凡造訪姬路城者,大概都只感受了風景之秀麗,內涵大概一知半解,希望我整理的資料能幫助參觀者更有感受,謝謝你!

(資料參考官網、網路及旅遊書籍,純為個人學習分享,若涉侵權,煩請告知,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