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和我開了一個臏骨骨折的玩笑
2023年10月23日一早去醫院當志工,事先Google路線,看到次日上午8:33有班棕22直達車。23日ㄧ早8:28抵達台電大樓捷運車站,發現智慧型站牌登錄時間不符,加上自己從沒搭過棕線,沒什麼信心,當下決定先搭251至公館轉車。甫抵達公館,眼看著醫院專車正好開走,眼角卻又掃到棕線抵站,說時遲那時快我搶過了斑馬線,不知怎麼回事,瞬間竟然從車道摔趴在公車的底盤下,當時若是綠燈,司機可能即時輾過!(到現在我還是無法想起怎麼摔的,這一跤摔得太離奇,簡直如鬼使神差一般!) 旁邊路人機警地將我從車輪下拖了出來,問我有沒怎樣,我忙著說,我要趕下面那班車,應該還好吧!看看褲子沒破,硬撐著很痛的膝蓋一拐一拐上了棕線22⋯⋯。
到了醫院領了志工輪值表,把褲腿翻起來,雖說沒什麼血漬,卻萬分疼痛。社工很擔心,堅持用輪椅緊急推我去掛了早上骨科,立即安排照X光,呈現膝蓋骨骨裂了ㄧ個縫 (本以為沒什麼大不了,誰知後來簡直吃足了苦頭)。
★善用醫療意外保險,選用自費鋼釘
醫生說要立即住院手術處理。她說要在骨裂處打兩根釘子將膝蓋骨頭固定,等它慢慢長好。接著讓我選擇手術用的鋼釘:從照片看來,健保給付的釘子外形很大;自費鈦合金釘子比較小巧玲瓏,醫生說價錢差距很大,因為有意外醫療保險,所以我選擇了自費鋼釘。由於當天下午還需要去台大總院領藥,依健保制度只能二擇一,醫生採了權宜措施,幫我預做入院前的基本檢查,改成次日辦理住院、開刀。醫生非常貼心,通知總院復健部輔具中心的護具單位,為我立時送來了膝蓋護具固定住我的腿部。並囑咐次日一早報到,安排我是第二刀的病患手術。
以前腿斷是打上堅硬石膏,無法塑形,裝上就無法取下;現在人工製作的支具,不但能控制角度與漸進式調整度數的模式,既方便穿脫又能固定骨折部位。不過,膝蓋護具將近一萬多,相當不便宜。在服務人員教我綁縛、使用方式的當下,我ㄧ直忙著殺價,她被我拗到不行,一定也覺得納悶,這個人都病到腿斷了還不停地講價,終於談成了員工價,又拜託她一定要開住院當天日期,我想請醫生開在診斷書上,也許可以領回理賠的醫療保費,沒什麼把握,但總試試看吧! (10/23服務人員幫我裝上膝蓋護具後的模樣)。
這間110年才成立的醫院,1樓大廳陽光從光塔上方灑落,光線匯聚於大廳,挑高三層樓的玻璃天窗,兩側石材牆面與木紋飾條,使整座空間明亮寬敞至極,這是一個設計非常新穎獨特的地方。
我住在C區病房,周遭環境通透明亮又整潔,不像醫院倒很像大飯店
●住院手術治療
10/24 辦了住院手術:被推進了一間設備很新的手術房,全身麻醉整個過程約2-3小時。護士喚醒我,展示膝蓋手術後的照片並恭喜說,手術很成功喔!看著照片中的大鋼釘,不禁心裡犯嘀咕,印象中自費膝骨鋼釘比較小巧,難道是醫生記錯、用錯了嗎?
住進了健保病房,左腿比右腿腫大超過兩倍,動彈不得。護理人員提醒腳部儘量抬高,隨時使用冰敷袋,以免麻藥退去,傷口腫脹疼痛。晚間ㄧ拐拐的到交誼廳看電視,一位86歲長輩提醒我,回家後為了安全務必要用拐杖,儘量ㄧ個月以乾洗身體為主,絕不可以碰水,讓傷口癒合快些。她開過兩個膝蓋,以過來人的經驗千叮萬囑⋯。
●順利出院
10/25中午醫生檢視傷口重新換藥,纏著網布彈性繃帶,裝上膝蓋護具後立即辦理出院,總繳費用2萬8千多元 (這個價碼絕不是醫生所說的,昂貴自費骨釘的價錢啊!) 醫生提醒我至少在家安靜休養2-3個月,不准再亂跑了。
回家後,阿瑾把她的拐杖借給我。(里長告知若需要輪椅的話,可以去辦公室借取)。
約定一週回診時,忍不住問醫生,你忘了使用自費鋼釘嗎?醫生極力否認,我說繳費並不高啊(心想已經開了刀,就算用錯釘子也只能認命,最多病況拖久一點,也不敢再多問,怕惹惱醫生)。回家後膝蓋護具隨身,連睡覺都要架著,左腳只能順著護具直挺挺的伸著,非常僵硬不方便,但絲毫不敢稍有驚動。
兩週後回診,換藥仍以網狀繃帶束縛,醫生開玩笑的說,回去後可以穿著護具出門逛街了。我說絕對不敢,擔心外出萬一腳步不穩,或者不慎被人推倒,豈不毁於一旦,每天只能乖乖待在家裡,快要憋死了。
11/1回診拆線,醫生說,現在的骨釘材質大多為鈦合金或不鏽鋼合金,置入後會自然融合,不須特別取出。照X光觀察髕骨癒合不錯。醫生換了幫助傷口癒合的人工膠帶,多給了幾副回家自行處理,並說傷口可以碰水了。交代膝蓋仍然要靠護具撐著,不能隨意彎曲,等一個月後才只能解開30度,到時候再慢慢練習。我謹記長輩叮嚀,一個月內始終維持乾洗的現狀,以維護安全。
這是年輕漂亮的主治醫生
●大醫院疏漏收取藥材費用
11月底接到醫院手術室電話,告知需要到醫院補繳自費骨釘藥材費用6萬多元,因為新手接職整理款項資料出了錯誤,導致漏收款項,遭到健保局退件,再加上醫生也親自詢問過,向我致上萬分歉意,麻煩我到醫院再去補繳費用。這間成長型的大醫院,整個作業流程,還真有些離譜啊!
★骨質疏鬆服用維他命D3與鈣片
我和醫生報告,多年前曾做過骨質檢測,呈現負數狀態,這次摔倒是否和骨質疏鬆有密切關係。她立刻調出我以前的病例,看到了負數的數值,嚇了一跳。問我目前吃什麼維他命補救這個問題,我說固定服用維他命D3和做運動。她對我說,你的膝蓋是個小問題,骨質疏鬆問題比較大,我們先嘗試解決這件事吧。
立即安排抽血及骨質檢測,叮嚀我回家後開始補充鈣片,我請教她有無推薦的品牌,醫生說自己都是什麼特價就買什麼,從沒有固定品牌 (後來我和物理治療老師聊起此事,唐老師說沒有固定品牌這件事很好,以免某一品牌服用久了,也許補足不夠或者有某些後遺症也無法預知)。
12/6 回診看抽血報告,醫生說,妳維他命D3是及格的,現在就等1月底骨質檢測報告。她說,雖然現在開始吃鈣片未必有用,但還是需要即時補充,催促我趕緊去買!接著她檢視我膝蓋傷口時告訴我,一般縫合傷口都由實習醫師操刀,而妳的膝蓋是由我自己親手縫合的,妳看,傷口有多麼漂亮啊!
醫生交代,傷口結痂都好了,無需再貼人工膠布,但開始要直接練習彎曲復健,我說妳不是說30度、45度以上逐漸慢慢解開嗎?這條左腿整個直挺僵硬,紅腫脹痛,怎麼可能讓它直接彎曲呢?她說所以你需要去復健啊!我告訴她,我已安排專業物理治療師幫忙,醫生說,這種專業老師價錢昂貴,但是對復原狀況才真的很有幫助,如果是去一般物理治療中心單純熱療、電療,不但效果有限,且會拖長病人的復原時間,她直誇我觀念不錯。
★事先預約專業物理治療老師
左大腿因長久不動,肌肉萎縮嚴重,關節活動度大為受限,而膝蓋骨整個僵硬卡住。沒想到復健治療的方式,竟然是慢慢要像小娃兒一樣,一切從頭開始練習走路。專業物理治療師1小時$1600 (下個月要漲價了),還好我可以報意外理賠保險,最大的感觸就是:老了真的一定要有錢!不過最慶幸的是,因為參加社區運動課,讓我認識了唐老師,他目前正在就讀陽明博士班。出院時我就趕緊向老師報告骨折的事,他說妳未來的復健會很辛苦!完全不懂當時老師的語意,只陶醉在「有老師可以倚靠」的感覺真好、真安全!
★ 自費復健治療,如何申報意外險理賠
1,先打電話給保險公司免付費服務專線,了解自己意外醫療險的理賠內容(不需要請教自己承保的業務專員,他們自己也不清楚,反而來回浪費很多時間)。各大保險公司的意外傷害理賠的年齡限制和保險範圍各有差異,所以不要害怕麻煩,免付費服務專員都很有熱誠會根據客戶的需求,一項項說明清楚。
2,先至大醫院骨科檢查受傷的症狀,並告知醫生有意外險理賠,醫生都會配合幫忙開立診斷證明(就醫時告訴醫生譬如:路上摔倒,家中從高處跌落、騎車摔倒等原因而導致受傷)不過,醫生證明上只會開立你受傷的症狀,最重要的是請醫生附註「需要復健後續治療」。
* 我的醫生證明上寫著「病名:左膝臏骨骨折」醫師囑言「病人因上述原因住院治療⋯⋯於民國*年*月*日出院,宜持續復健治療。
我再至復健診所 (先向該診所確認其治療所的診療可以報保險),接受醫生的診療後,再申請復健診所的醫生證明,最後直接再該診所接受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徒手治療(價格$1600至$2000)。每次物理治療所開附的的治療收據務必收好,[最重要的前提是,先請教該物理治療所的收據是否符合理賠的要求資格,因為我曾經在五星評價的治療診所治療手臂,但該診所不屬於為衛福部管轄範圍,保險公司就不予承認]。
* 復健診所給我的診斷證明寫著「病名:左膝臏骨骨折,術後」醫囑寫著「病患因上述原因至本院評估,需持續復健,建議自費徒手治療,宜於門診持續追蹤治療」
最後將醫院及診所的診斷證明加上治療所開附的收據,一起合併向自己的理賠公司申請意外事件理賠。(如果程序上還弄不清楚,再直接請教你個人保險公司免付費專線電話服務即可)。
● 傷筋動骨絕對不只一百天
武雄大哥叮嚀我,臏骨骨裂手術後,至少要等一兩年才能完全恢復,他建議我所有課程暫時都不要去參與,好好養傷比較重要。他說自己的朋友狀況和我一樣,跌倒在他家門口,臏骨沒有骨碎,也只是微微裂開,如今已經三年了,都要有人隨行照顧。我聽完嚇壞了,只在家呆了ㄧ個月,我就已經快要憋死了,如何能忍受三年多啊!
●復健治療真如魔鬼般的恐怖操練
12/8,進入復健室,才發現摔倒和開刀手術根本算不了什麼!因為開刀手術後只要懶懶的伸直著腿休息就好,除了擔心傷口感染,其他沒有什麼特別痛苦的事。復健治療才是真正的考驗,因為將近六週長久不動,肌肉整個萎縮也毫無自覺,沒想到物理治療老師直接將腿部的關節部位,使用硬拗的方式彎曲,我在治療床上痛得哇哇大叫,咬緊牙根努力硬撐,老師毫不心軟的硬拗,簡直痛到爆了,這個和骨科醫生開始說的慢慢解放膝蓋卡關的度數,一點點的開放,簡直是天差地遠,要老命了!
我是個很能忍痛的人,當老師彎曲我膝蓋肌肉時,我真是哇哇大叫痛聲不斷,復健老師問我痛的程度1到10分,我痛幾分?我狂喊已經痛到15分了!一個小時的治療課程簡直度秒如年,痛痛痛!!!老師規定了幾項功課,提醒我回家要堅持步驟操練,忍耐這段艱苦的過程,後面才會愈來愈好!
老師提醒我回家不要做飯,以免站立太久會傷害膝蓋。我告訴老師,我住院一天後,回家每天晚上照樣煮飯,發現站立時間太長,膝蓋會疼痛,所以就事先準備食材、煮飯都分段操作,想想畢竟苦命的人,就算開刀手術回家照樣還是要開店幹活,無法休息。老師聽了笑著說,可是你不需要那麼苦命啊!
● 復健治療的回家功課
唐老師要求很嚴格,回家功課一項項交代清楚:1,腿部抬高,雙腳腳掌翹起,再往下壓,像打拍子一樣 (向前下壓約20秒;腳掌五指朝上向自己身體方位拉回約20秒),來回反覆20次,不斷做曲伸動作 2,捲起毛巾成軸狀,以膝蓋後方腿部用力按壓毛巾軸約10秒後抬起,再繼續按壓,連續10次這個動作,早晚各做一回。
平躺肌力動作:1.腳踝幫浦運動,以踝關節為軸心,,讓腳踝、腳趾上翹與下壓
膝關節下壓運動
3,仰躺腿部先抬高,用行李帶或長毛巾拉住大腿部位,硬彎膝蓋角度,每次10秒,練10次。4,反面躺著,以長毛巾拉住小腿的肌肉彎度 (緩慢拉近腳與大腿的距離,我用繩子綁住兩條浴巾來增加長度)。這個動作最痛苦,大腿已經僵硬,想要靠近腳踝,非常困難) 5,人側躺雙腿彎曲,慢慢將兩腿膝蓋緩緩拉開,腿部不動,只有膝蓋張開而已,張開維持10秒,連續10次 6,去迪卡儂買一個$99的按摩球,按壓大腿的每一個痛點,如果用手按壓,力量可能不足。
第3、4個硬拗的動作當老師操作時,真是痛到極點,回家根本不知自己怎麼忍拉扯,就請老師示範第四個動作(第三個動作忘了拍,可直接看文字敘述)。
從肌肉長收縮的運動方式,慢慢加以訓練,才能恢復關節的活動度。
迪卡儂$99的按摩球,便宜又好用 (復健期間,左腿的痛點會不斷亂跑,按壓完某個部位,下回又換到別的地方疼痛了)
每次做復健動作,膝蓋動作牽扯導致肌腱腫脹疼痛,整個左腿沉重無力,吃止痛藥或擦消腫藥膏,幫助也都不大。唐老師交代我,每次做完復健動作後可以搭配冰敷及抬高,疼痛會減輕一些。膝蓋屈曲 (Knee Flexion) 這個動作真的非常艱難,每天拉到某個角度後,當晚ㄧ夜撕裂劇痛,第二天彷彿又縮回卡住回到原樣,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根本就是在挑戰人的毅力!
回家後真是超認真的做復健,以上第三、第四個動作難度最高,彎曲膝蓋的阻力很大、很緊繃,自己回家操作時,感覺膝蓋周邊的組織都被拉扯到,真痛得哇哇大叫。每天做完動作後,我會輕輕撫摸按摩自己的膝蓋和它說笑:你真是辛苦了,真是不好意思把你摔到了,你要好好的,乖乖地喔,我現在會很愛護你,和我一起加油吧! (經常和自己對話,給自己打氣,會為自己帶來更多的能量喔!)。
第三次上課老師發現我對自己很狠,誇獎我進步很多。我說自己惹的禍,就要認命乖乖收拾殘局!老師鼓勵我:你現在處理的都是自己萎縮的肌肉,所以不要怕酸痛,把握復健的黃金時段,發炎的症狀會逐漸減緩,妳一定要能熬過去!
我向老師請教骨質疏鬆的問題,問他鈣片的種類和服用效果。老師提到一般市面上都是合成鈣,現在已研發出天然的珊瑚鈣和海藻鈣等等。他非常肯定我的骨科醫生自己都吃不同牌子的鈣片,可以避免長久服用固定品牌,可能補充不足或有某些後遺症的問題。他和醫生都說了同樣的話:膝蓋受傷是小事,趕緊解決骨質疏鬆問題才是大事。
老師問我每天走路多少,我說不敢亂跑,生怕不小心拐到,就完全功虧一簣,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裡!老師說,不能因為腳痛找到藉口就不出去,現在開始至少每天要走到2000-4000步,以免肌肉仍然持續萎縮中。我是一個很乖的學生,當天就去了衡陽路大藥局,趕緊搞清楚市面販售的鈣片種類,拍了一些照片回家比較。可能肌肉真的極度萎縮,簡直舉步維艱,拖著一條腿走不了多久,膝蓋就疼痛難行。
路上發現有個賣衣服的攤位,想稍微靠著休息一下,沒想到對方的攤位不是一個固定的車子,而是一個大板子上擺滿了折疊的衣服,被我輕輕微靠之後,竟然整個打翻,木板上的衣服一件件斜坡式划下,整個傻眼卻又束手無策。攤主老太太看著我一瘸一拐的也不忍怪我,她只是無助的望著我,幸好三個路人搶著重新安好板架,我尷尬的拼命道歉,他們不斷好心提醒我要慢慢小心走⋯⋯
第三週12/22復健治療的回家功課
增加「橋式動作」緊實臀大肌 (仰躺抬臀):
1,仰躺膝蓋彎曲、雙腳與肩同寬 (疼痛的左膝以盡量的彎度配合) ,肚子微收,雙手手心貼地 (床) 穩定姿勢。兩腳站穩,將臀部慢慢上抬,讓膝蓋和骨盆成一直線,保持軀幹穩定不動,老師提醒我膝蓋不能因為痛而向外歪斜,隨時注意腳掌姆指出力平均,膝蓋穩穩朝前。維持10秒,再慢慢往下回到原位。(早晚各做10次,這個動作會使大腿和臀部肌肉都用到力量)。
仰躺將左腿膝蓋立起,右腳則跨在左膝與大腿連接處,加重受傷左腿的力量,雙手手心貼地 (床) 穩定姿勢。稍微屁股夾緊,臀部慢慢上抬,維持10秒,再慢慢回到原位。(早晚各做10次)。
2.「單腿橋式」:仰躺將左腿膝蓋立起,右腳跨在左膝與大腿連接處,加重受傷左腿承受的力量 (老師注意動作,發現我右腳跨上來時,左膝蓋容易向外傾斜)。雙手手心貼好穩定姿勢。屁股夾緊,臀部緩緩上抬。要注意踩在床上的腳部大拇指、小拇指、腳跟這三角部位要讓力量平均分擔,受傷的左腿向下踩穩之後才抬屁股 (首先注意左腳膝蓋不要向內夾,另外因為我的左邊容易下傾,所以要稍微再抬高一點點,務必保持端正) 兩隻手可以放在骨盆上,自己感覺兩邊高度是否一樣。
這個動作比較困難,可以先做5秒,慢慢增加維持10秒,再慢慢回到原位。
3. 坐穩床邊,兩手放在腰部,盡量維持腰部是挺直的。起來受傷的左腳,直直上抬、放下,(這是練習髖部) 。腳不用抬得過高,以免駝背)左腿會感覺酸痛,注意左腳ㄧ定是直直的上來,不要有任何傾斜。盡量連續10次。早晚各做一回。
4. 坐穩床邊,兩腳與肩同寬,膝蓋與肩同寬(注意膝蓋要直直的,不要向內夾,雙手叉於腰間,人緩緩站起,注意兩隻腳踩在地上是平均的重量,站起來後再緩緩坐下,受傷的左腳務必踩穩地板(會感覺左腳有點酸就對了,酸的感覺最好是一整片,整個大腿、小腿肌肉酸;如果感覺變成一個點,就先休息,可能是姿勢出了差錯)。盡量連續10次,中間不用休息。
12/29 復健作業:雙腳與單腳的橋式動作增加為15秒10下,其他一概照常。按摩球可以按壓左大腿側前、側下都是痛點。大腿正上方反而不是痛點,以按摩球感受自己疼痛的地方,隨時按壓。
★不同的階段有不同方式的復健治療
下肢肌力訓練「深蹲」:1. 背部貼靠牆壁,腳距離牆壁的空間- 約一到兩個腳掌的長度,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前,注意腳跟大拇指、小拇指、腳跟三個點要一樣重,兩個腳也要一樣重) ,慢慢向下蹲,愈向下蹲愈好,停約10秒 (雙腿會開始微抖) 慢慢站起來休息,一定要用腿的力量站起來。
2. 跟隨第一個動作,但是兩腳合併,慢慢向下,向下蹲的同時,膝蓋部位就要張開,這次不用蹲太低,但是腳一定要踩穩地板,這是鍛鍊腿部,會覺得兩腿內側有出力,受傷的膝蓋可能會有一些拉扯感。老師說,這個動作也比較難,最後三天再做。
老師糾正了我的姿勢
老師檢視我所有動作,ㄧ項項加以修正。
1/5 復健功課:1. 類似靠牆下蹲的動作,但是後面放一張座椅,兩腳向後ㄧ點 (做完才方便向下坐),腳的大拇指朝前,兩個膝蓋與肩同寬,膝蓋上綁一條彈力帶,不能讓它掉下去。再緩緩下蹲,兩個膝蓋張開,彈力帶不可以下垂而是穩在膝蓋部位,慢慢訓練向下蹲,再緩緩坐下。(兩隻腳要注意踩下去和站起來時的力量是否一樣)。
2. 兩隻手放在背部腰間,腰部一定要挺直。抬腳的時候,腰部覺不可以跟著動搖。受傷的左腳務必踩穩膝蓋直直向前,緩緩抬起左腳,以腰部不動的範圍為高度,不用抬的太高。(老師提醒我,隨時檢視自己的腳,因為我膝蓋容易向外傾斜)膝蓋一定要在身體的正前方,直直的向天花板方向抬,這樣其實很出力,會有些酸的感覺才對。(後方座椅愈低,困難度就會愈增高,因為兩隻腳必須付出更大力量)。
▼下圖動作:右腳踩在前面,左腳踩在後面,用受傷的那隻腳出力站起身子後,再慢慢坐下(坐下來動作要慢,重點是一腳前、一腳後,儘量讓受傷的腳出力)。
▼下圖:1.練習單腳站,可以不扶前方椅子,就不要扶。(會發抖是正常的,每隻腳各撐30秒)
2.單腳蹲:如同上方的動作,變成練習單腳蹲,注意膝蓋儘量向外ㄧ點,不要向內彎,以免內側會疼痛。(單腳蹲要注意身軀不要太傾斜向前,而是膝蓋微彎,臀部向後坐的方式)。
我會慢慢記錄有關復健治療過程的細節,直到自己恢復正常生活⋯⋯
右腳踩上墊子,腳步向前往上踮起腳尖,好像要上樓梯的樣子,注意自己的膝蓋不要向內傾斜 (手可以輕輕扶著旁邊牆壁);再換另一個腳,做同樣的動作,想要登上樓梯,但不是真的要上去,每個動作約撐住10-15秒,早晚各做10次。
兩手扶著椅子,雙腳與肩同寬,向上踮起腳尖,注意身體不要前傾,縮小腹,骨盆不要歪斜,而是直直向上(下圖)。
左圖:兩腳踮起腳尖;右圖:單腳踮起腳尖,這些動作可以訓練腳的肌力與平衡度。
去迪卡儂買一個滾筒,滾壓大腿疼痛的地方 (可以滾動;也可以滾壓定點,自己感受痛的地方)。另外一個方式:正面仰躺,滾壓小腿肌肉痠痛處)。這些對舒展肌肉都有幫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衛教資訊 骨質疏鬆Q&A
Q1.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Ans:「骨質疏鬆」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無聲無息的流行病」,它的可怕仍在無法經由症狀、X光來早期診斷。其英文名字是Osteoporosis,意思就是佈滿了孔隙的骨骼。孔隙多的骨骼和正常骨骼相比較,外型是一樣的,但質量卻減少了,其原因為骨骼在身內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當要製造新的骨組織時,首先,會先把舊的骨組織破壞掉,然後,再在此部位形成新的骨組織。如此這般地進行骨組織改造。此時,如果被破壞的骨量超過新形成的組織,則骨骼會變得空空洞洞、脆弱而容易骨折,骨質疏鬆症因此而產生。
Q2. 罹患骨質疏鬆症會有什麼症狀?
Ans:骨質疏鬆症既然號稱是無聲無息的疾病,表示它並不會在早期引起任何症狀,病患的骨質緩緩流失,但是當病患發現時,就都已大勢已去,因為當發現骨質疏鬆症時,通常都是在發生骨折時,所以有『骨質疏鬆症』症狀大都與發生骨折有關,這些症狀包括:
※ 疼痛。
※ 腰酸背痛,早期可能局限某部位,後來可能遍佈全身。
※ 行動能力受限,甚至無法行動,尤其是發生急性脊椎骨折或是髖部骨折時更是如此。
※ 駝背,在長期的脊椎骨折壓迫後,有些脊椎會壓扁而致形成駝背現象,且身高會明顯變矮,嚴重時會矮上十公分之多。
※ 脊椎或關節變形。唯有良好的骨骼保健才不致於使這些症狀降臨在自己身上。
★鈣片的需求與比較 (藥局與網路資料)
●根據美國科學研究顯示,一般成人在 28 歲以後,每年會以0.3~0.5%的速度流失鈣,到了60歲則會流失超過50%的鈣質,而且在台灣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報告裡,有超過9成的人都有鈣攝取不足的問題。
不只有老人、小孩需要補鈣,每個人都應該留意自身鈣質攝取量,正確且足量補充,才能維持骨骼、牙齒及神經健康。
※ 除了補充鈣質,別忘了每天至少要曬15分鐘太陽,獲得維生素D3幫助鈣質吸收。
★一般市面常見的五種鈣 ▼
◎ 補鈣注意事項:
① ,高草酸食物會影響鈣吸收:草酸和鈣會在腸道中結晶形成草酸鈣,接著隨糞便排出體外,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率,因此補充鈣質保健品時,建議避開高草酸食物,例如:黃豆、菠菜、甜菜根、紅茶等,或至少間隔2個小時以上再食用,以免影響鈣質吸收。
②,避開加工食品與動物性蛋白:加工食品如:火腿、香腸、培根等,通常有含磷量過高的問題,在人體內會與鈣質產生拮抗作用,使鈣質不易被吸收、利用;動物性蛋白則含有較高的磷酸,會與鈣質結合形成磷酸鈣,抑制鈣質吸收。
③,長期用藥者建議事先諮詢專業醫師:補充鈣質可能會影響降血壓藥物、抗生素等藥品的藥效,若有長期服藥的需求,食用補鈣保健品前,建議諮詢專業醫師,在醫師的指示下食用才有保障。有腎功能問題的人則更要注意自己是否適合服用。(資料源自網路)
最後我在蝦皮網站買了一瓶美國進口的海藻鈣,特價$900,先服用一段時間試試看效果再說。海藻鈣是目前市面上比較天然鈣質的來源,除了鈣含量及吸收率的表現優異之外,更含有鎂、鋅、鐵、碘等微量海洋礦物質及維生素D的複方成分,感覺比較能提供全面性的補給。
※ 貼心小提醒:維生素D3分兩種:「活性 /非活性」,活性維生素D容易造成高血鈣問題,要看清楚是「國際單位IU 」作為判別。藥局藥師提醒,補充維他命D3是防止鈣的流失。如果本身服用的鈣片屬於複方,已經內含維他命D3,就未必需要另外補充維他命D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復健治療如同希臘神話薛西弗斯「不斷推巨石的人生」
曾為學生整理過一則作文資材: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因為做錯事得罪天神宙斯,被懲罰要不斷推著ㄧ塊巨石上山,到了山頂,巨石又因為自身的重量滾落下來,他必須走下山永遠重複著推石頭的行為。在西方的語境中,以「sisyphean 薛西弗斯式的」形容「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的任務」。
◎ 《薛西弗斯》(Sisyphus),巴洛克時期義大利畫家安東尼奧·詹奇 (Antonio Zanchi) 1660-1665年,荷蘭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 如下圖▼
目前我每天鍛鍊屈曲膝蓋的動作,真是非常折騰,前一天努力復健後,第二天骨折周圍的組織腫脹、疼痛難熬,感覺骨折處的血液循環彷彿也受到限制,又回復至膝骨僵硬卡住,重複循環的狀態正如薛西弗斯式的世界,始終回到原點,持續面對一個永無休止的挑戰,感覺似乎沒完沒了!
從骨折癒合到恢復正常運動和活動水平的時段,我有心理準備,至少需要三個月以上的時間。只要增進了肌肉和骨骼的強度,相信很快就能回到原有的生活模式。
所以,我選擇像薛西弗斯一樣屢敗屢戰,相信當在他通向山頂的奮鬥本身,就足以充實了自我。我想,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為我們量身打造的,有些事既然出現在我的生命中,絕不是為了讓我停留,而是為了讓我有所成長!
◎ 《薛西弗斯》(Sisyphus), 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代表畫家提香 (Titian,1490-1576),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 (Museo del Prado) ▼
★結語
從小到大的人生,我始終不敢奢求順遂,每隔一段時間必有爆點挑戰,習慣活在憂患之中,前段時間處事相當順遂,內心就已預知其後必有災殃。我很認份,但我好賭,總在谷底試著下注翻盤,賭賭看能否突破注定的枷鎖。正因為不一樣的事件始終持續著發生著,所有的歷練都是我學習成長的契機,生命中逼著我改變的挑戰,讓我愈來愈勇敢、也愈來愈懂得堅持,我非常喜歡現在的自己!
很多人會自怨自艾或忌諱談論自己的病痛,我則學著笑看面對:上天給了我一個完好軀體,偏偏我老惹些事端,讓它承受苦難。病痛纏身時,我會好好正視、處理它,也懂得珍惜、愛護自己了。人生中有許多病痛是無法避免的,但要不要ㄧ直為它受苦,卻是我們可以選擇的。不用著急的說自己別無選擇,只要全力以赴,「希望」或許就在轉角處等著你!
人生總是難以捉摸,你以為你有的,其實正在去的途中;你以為失去的,卻正在來的路上。感謝這次只摔了骨裂,而非骨碎,而如果摔成了脊椎或髖關節斷裂,那就真的更可怕了,所以上天還是很珍惜、愛護我的!
在此告訴所有朋友,不要為我擔心,我每天仍然充滿了笑容與動力,復健過程雖然未必輕鬆,但我堅信,歷經這次的艱辛過程,我才有機會繼續創造自己的生命價值,一切會愈來愈好,我也絕對可以活得更精彩。
這篇文章會陸續增加資料,記錄整個復健至健康的過程及照片,(發現自己關節腫脹、肌肉萎縮時,曾經Google尋找資訊,幾乎都片段不全),決定現身說法以復健老師教授的經驗逐步寫下來,提供給未來可能有需求的朋友作參考。
★ 骨質密度檢測報告指出,我確實骨質疏鬆,醫生叮嚀我,除了按時補充鈣片和維他命D3,每個月都回醫院打針,ㄧ年後再檢視結果 (我拍下了注射針劑的照片,非常昂貴,ㄧ次注射兩針,要價九千多元),生病的代價真的很高啊!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inping77/1713969433-1260227583-g_n.jpg)
★後記:(2024.3.26)
完成此文的同時,我剛從拉普蘭區的北極自助旅遊17天歸來,藉著這次旅遊考驗自己的意志力,順便檢測腿的復原度。目前復健課程已經結束,恢復原本的生活日程的我,繼續回去當志工,ㄧ切重新開始!
最近學生教我一個新名詞「YOLO」:You Only Live Once (你只會活一次) 的首字母縮略字,如同Carpe diem 和 Memento mori (別忘了自己總有一天會面臨死亡) 兩句拉丁文俗語一樣,學生告訴我,”YOLO” 是鼓勵人們要活在當下。
我以 “YOLO” 此自勉,未來,我要活得充實、活得開心,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