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古巴特 (Decoupage) 拼貼藝術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是二十世紀著名野獸派代表人物,作品呈現大膽地色塊、繽紛色彩和簡潔的線條,富有動態節奏及音樂般的律動。
1941年馬蒂斯因十二指腸癌開刀,之後只能臥床或輪椅,隨著健康狀況的惡化,漸漸無法勝任油畫或雕刻的創作,他不停地摸索新技法,想出了剪紙拼貼的方式,這種技法就稱為「蝶古巴特」(Decoupage)。
亨利·馬蒂斯藍色裸體 (Blue Nude) 剪紙,116.2×88.9公分,1952年,巴黎龐畢度中心 (Centre Georges-Pompidou)。 女性軀體是馬蒂斯擅長的項目之一,他拿著一本研究筆記,經過兩週的切割和整理工作,最終完成令他滿意的作品:裸體女人雙腿交叉,手臂伸到頸後,儘管紙張平坦,卻呈現了浮雕般的品質與體積感。

《藍色裸體》水粉剪紙的靈感,結合了來自東方、原始非洲及大洋洲的異國情調,馬蒂斯為女性軀體這個古老傳統的題材注入新的活力,傳達了安詳而愉悅的感官性。
希臘神話故事的 “伊卡洛斯” (Icarus)
“伊卡洛斯”,一個希臘神話裡的人物。伊卡洛斯的父親代達羅斯 (Daedalus) 是大師級的巧手工匠、ㄧ位出色的發明家。他為國王建造了克諾索斯迷宮 (Labyrinth),用來囚禁王后的私生子牛頭怪彌諾陶洛斯 (Minotaur)。國王米諾斯不願被人知道這件醜聞,便將他們父子囚禁在克里特島迷宮的塔樓上。伊卡洛斯父親收集整理了大大小小的羽毛,把最小最短的羽毛拼成長毛,再把羽毛用麻線在中間捆住,末端用蠟封牢,最後將羽毛微微彎曲,看起來完全像鳥翼一樣。
他指導兒子伊卡洛斯如何操縱羽翼逃離此島,仔細叮囑「必須在半空中飛行。如果飛得太低,羽翼碰到海水,海水的濕氣會阻礙雙翼飛翔;也不要飛得太高,靠太陽太近,翅膀就會被太陽融化。」伊卡洛斯興高采烈的展翅高飛,完全忘了父親的告誡,愈飛愈高,強烈的陽光融化了羽蠟,羽毛鬆動散開,結果墜海而亡。

亨利.馬蒂斯用寥寥幾種顏色和形狀,講述了”伊卡洛斯”的希臘神話故事。(畫作典藏於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New York)
《伊卡洛斯》這幅作品收集在馬蒂斯《爵士》一書的插圖中,構思大膽且不乏遊戲感。他將古代神話與現代形式加以融合,馬蒂斯似乎很隨性的剪出了黑色極簡的造型,呈現一個活潑漂浮感的人形 ( 伊卡洛斯側著頭部,雙臂舒展像是ㄧ對飛翔的翅膀)與人物內心的緊張感受 (紅色的心) 之間的對比,好像伊卡洛斯不是在急遽中下墜,他宛如跳舞般的優雅,使得畫面顯得極耐看。
至於天上的星星,全然是獨出心裁的形狀,鮮亮的黃色、鋸齒形的黃色光束團團圍住伊卡洛斯,一定程度上減緩了他的下墜感。不過,就星星的形狀而言,它們彷彿更像是音樂中的斷奏 (staccato) ,伊卡洛斯的形象宛如柔板 (adagio),而藍色的天空就像是和聲。平面化的抽象形式以及大面積的純色,運用到了一種大拙而雅的地步。
馬蒂斯剛開始只嘗試製作小尺寸作品,後來慢慢加大尺寸,先剪紙再上色,或先上色再剪紙,然後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拼貼組織構圖,他以剪紙方式將自然事物剪成了抽象、幾何的圖示。他不只用剪刀,還用手撕,拼貼出各式獨立生動的花樣。(蝸牛 The Snail 1953 倫敦Tate 現代美術館收藏,如下圖)。
馬蒂斯的剪紙作品線條簡潔,明度和亮度都令人驚艷。因為要在紙上貼紙,必然會有隆起的地方,於是就產生了類似浮雕的效果,說是平面,又呈現立體感;說是立體,卻又算平面作品。馬蒂斯為自己開啟了剪紙拼貼藝術的另一扇窗。
馬蒂斯常說,他要畫「大家覺得自己也畫得出來」的畫,因此剪紙拼貼也是一種人人都能以簡單型態和色彩輕易上手的技法。
色彩大師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 1869-1954) 是一位顛覆傳統、勇於創新的法國藝術家,他與畢卡索、馬歇爾·杜尚一起為20世紀初的造型藝術帶來巨大變革。
= = = = = = = = = = = = = = = = = = = = = =
蝶古巴特(Découpage)源自東方風靡世界
蝶古巴特(Découpage)是法文「剪裁」之意,其實是源自東方漆器的裱貼技法,12世紀時在中國多用於裝飾和美化窗棱、燈籠、禮物盒等物品。這種技法在15至17世紀時傳到西方而發揚光大。演變至今則利用各種印花紙及膠劑,拼貼出不同生動的圖案,裝飾於家飾物品上,能令普通乏味的物品變得很華麗。
林興里蝶古巴特DIY手作趴研習活動
老師送給每位同學一包手提袋材料:1.ㄧ張色彩繽紛的餐巾紙,2.兩枝塗膠筆刷 (平塗筆、尖頭筆各一),3.ㄧ條毛巾 (擦筆用) 4.素面帆布袋 5. A劑膠 - 黏貼紙巾用 6. B劑膠 - 亮光保護膜。
製作步驟:1,先選好一人一張餐巾紙,剪裁餐巾紙圖樣或用手撕開,各自發揮創意,將圖案拼貼起來。黏貼前,先搓除去餐巾紙的後面兩層,留下有顏色的第一層。
2,塗抹底漆:將剪好的餐巾紙背面平均塗上A膠
3. 黏貼圖樣:在黏貼的包面刷上A膠,各自發揮創意,將拼貼圖案黏在自己預設的位置。用毛巾慢慢地輕壓,從中間開始向外把空氣推出來。黏貼的時候要謹慎,用力壓下去黏住後,就不能隨便更動,否則可能會撕破餐巾紙。黏上圖樣後,再刷一次A膠,增強黏著度,再使用吹風機吹乾。
4. 刷表面保護漆:完全吹乾後,用筆刷塗一層B膠。(A膠的作用是黏著的功效,B膠則有保護的功效)。
5. 靜置或吹乾:使用B膠保護漆厚厚塗滿整面,再用吹風機吹乾,就完成了!(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塗兩次B膠,做最完整的保護措施)。
7. 手提袋另ㄧ面,一樣畫葫蘆照著步驟再做一次,蝶古巴特拼貼手提袋就算大功告成了。
里長和老師們拿著同學們的成果開心拍照
兩位老師和里長是好朋友 ,教授蝶古巴特手作提袋,純粹是幫忙做社區服務,她們開玩笑的說,贈送給大家的手作趴工具袋成本都不低,這是為朋友奉獻的賠本課程。
我的蝶古巴特拼貼圖案是卡通狗騎機車,與大家的群花閃耀是完全不同的獨立風格。(這是我骨折後第一次穿腿部護架出門上課的作品,值得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