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樂活遊台北:內湖花市+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音樂中心+和平島

●第ㄧ站:內湖台北花市

創立於 1997 年的內湖台北花市,是台灣最大的花卉市場,場地廣闊舒適。經營批發業務與零售業務,供應整個北台灣花卉市場的鮮花與葉材,販售各式盆栽。如果你想要 DIY 一把花束,花卉材料來這準沒錯!內湖台北花市也有展售乾燥花、永生花,每個季節去都有不同花材。

內湖台北花市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8號 ; 營業時間:週一到週六  4:00 – 12:00 (週日固定休,詳細休市時間可看官網)   電話:(02)2790-9729  

  

  

 

▲台北花市內各家攤商花卉爭豔,有如充滿人文氣息的花卉農創市集 

  

  

台北花市內部分為A、B兩館,分別批發販售切花與盆花,銷售設備完善、花卉資材品項齊全,整體空間時尚明亮,有如超大型的百貨公司。不論愛不愛花,遊逛起來頓覺心情舒暢、歡欣喜悅。

逛花市就像逛主題遊樂園

  

●第二站:台北瓶蓋工廠(POPOP Taipei)

位於南港車站斜對面的「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是一處實踐綠能減碳環保及文創基地,位於南港三鐵共構車站旁。老屋再生成為最新的文青聚落,近年來頗受親子客群的歡迎,是年輕人FB及IG打卡熱門景點。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POPOP Taipei) 

1943年日治時期建立的南港瓶蓋工廠,是日本國產軟木工業株式會社的工廠。二戰後由現在的台灣菸酒公司接管,生產軟木塞製品及金屬瓶蓋,是當地最大的瓶蓋工廠。

2015年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後,配合東區門戶計劃委託專業建築師進行古蹟再造已於2020年完工。目前提供各種新創產業及製造者的交流平台,成為新文創及新創產業的策略基地。

   

瓶蓋工廠保留了日本昭和時代的建築特色,如檜木屋頂的倉庫、木桁架挑高的廠房以及天窗設計,並將六棟廠房空間打造成不同主題館,是老屋迷必訪的熱門景點。 

   

南港瓶蓋工廠相較於華山和松菸等園區,地域明顯小得多;不過瓶蓋工廠的定位與後兩者有些不同,華山和松菸場域容納許多展覽,瓶蓋工廠的定位根據官方資訊比較側重「自造」和「手作」,規模不大,平日沒有舉辦活動時,整個場地感覺空曠而安靜。 

 

整修後的瓶蓋工廠園區內包含:職人手創空間、數位製造區、共享辦公室、多功能展演空間等等,為南港區民眾最新的休憩中心。

聽說週末假日這裡會有各式各樣職人手創市集、戶外音樂活動展演,室內則有工藝品的手作體驗課程教學,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上官網查閱。 

戶外鋼構主牆面是不可錯過的拍照熱點

 

  

老舊建築物經過重新翻修,成了藝文展示的特區  

  

透過入口一棵森林木的開木儀式,呈現台灣林木業的共生永續關係。這座柳杉裝置藝術令人驚艷,忍不住想要多拍幾張▼

入口處知名品牌蓋亞車廠(Gaius) 展售空間- 它是比Gogoro大一歲的電動車。

蓋亞電動車接待中心和日本酒餐飲休憩場所

  

室內工業風文創商場很好逛、很好拍。高挑的檜木屋頂倉庫,光線通透明亮的天窗設計,白牆黑瓦加上窗框的架構,頗具文青的空間氛圍。

進入職人手創空間 Maker Space,這裡與松菸和華山藝文中心園區類似,展示販售許多文創商品,是辦活動的好地方。

 

職人首創空間:

台灣原創眼鏡品牌 IRO Piazza  ;nuGen刺繡杯墊布貼時尚配件的生活小物;獲得德國國家設計獎的珍木錶架$1290,珍木腕錶$6980(右下方)

溫紋陶(Wenwenworks) 鈦量筷,強調「純鈦」 唯一對人體無毒的金屬,不沾油、抗菌,耐高溫,耐酸鹼,散熱快不燙口的筷子。既然號稱「筷界LV」,又是藝術與工藝的結合,我想一定要價不菲吧!

 

阿嗚Awu 筆筒/雜物收納(上圖)

左:小魟魚形狀的「外帶杯提袋」;右:命名「搞鋼Gao Gang」的裝飾鍊,一條大約$2000。

 

下左:身體能拉伸彎曲的「摺紙藝術」,看起來不大,但可以儲存100枚$50的硬幣;下右:細緻的「手繪藝術」,展示手繪的絲質圍巾、側背包和手機袋。

 

「藝術家的水墨畫」:水墨畫在宣紙上的呈現不需要反覆刻畫,是一氣呵成的,筆觸自由生動、不容僵硬窒礙。貌似傳統,其實充滿了創新。 

畫家運用特殊拓墨法,順著自動性的流變肌理,創作出具有視覺新感受的現代水墨作品。 

  

常玉腕錶

已故法國華裔畫家常玉2021年北京拍賣作品ㄧ幅已達兩億人民幣(約台幣8.9億),常玉擅長以水墨、線條繪畫裸體女子、動物、花草,用中國的書法功底,寫意巴黎的浪漫;用西方的色彩,抒發東方的意境,作品展現獨特的魅力。

職人選擇常玉畫作為腕錶的底蘊,細緻木作手工打造的腕錶,既具手錶功能,又極富藝術風情,創意十足。 

香氛蠟燭 

紳士兔香氛蠟燭(LED小夜燈)- 白天是居家擺飾,夜晚營造浪漫情境的燭光;可愛的企鵝及穿著西裝的狐狸福爾摩斯。這些都是趣味香氛的居家擺飾,既兼具視覺、嗅覺,又能提升生活空間的質感。

 

生活居家用品:「馬卡龍坐墊」,沙發工藝的創意

馬卡龍椅墊Macaron Chair - 造型取自法式甜點馬可龍,使用Napa牛皮取代傳統竹編素材,結合手繪水墨意境,使坐墊家具擁有一種獨特魅力。

 

手製香氛蠟燭「動物許願瓶」(上右)- 有如現代版本的「瓶中信」,將心願寫下,從動物底部許願洞口填入,貼上許願貼紙,祈福願望成真( 一般而言:左招財、右招福,而動物許願瓶的貓狗雙手合掌,幫你一次滿足心願)。

▼下圖左:「削皮屋削筆器」 以建築縮影、地景為概念,打造小城市的桌上風景。(漂亮的削鉛筆機ㄧ台$1080)。下圖右:「純銀精油香氛項鍊」將銀飾品和五感中的嗅覺結合,讓香氛精油帶給人們裝飾與心靈上的滿足。

  

▼「蕨類的各式植栽」與「職人原木手作的質感」:椅子外觀看似大理石系列製品,坐下來才發現異常的柔軟舒適,大家都搶著試坐。

   

我和古風里孔憲娟里長合影紀念。

*與憲娟里長結緣:2015年紀念台灣近代雕塑家黃土水120歲冥誕,我參加了中山堂十一位台灣前輩「向大師致敬」雕塑家的導覽工作,憲娟里長和朋友們一起參觀雕像展,活動結束後告訴我,她大學主修雕塑,很欣賞我的導覽表現,能獲得專學者的肯定,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也讓我備感溫暖。

和憲娟里長成了好朋友,多次參加古風里的課程和活動,經常看見騎著腳踏車的她,隨時隨地巡視里區,盡心盡力為里民服務,真是第一名最棒的里長!

 

瀏覽心得 : 職人首創空間展場的作品,新穎設計讓人十分驚艷,很值得慢慢觀賞。但由於我們是非假日造訪,沒有任何服務的人員加以介紹,只能隨意亂逛,有點可惜。

原本以為名為「瓶蓋工廠」,能多了解一些古老瓶蓋相關的歷史背景與價值,但園區除豎立了幾塊牌子,沒有任何相關的資訊導覽,讓人有些失望,只能期待未來能有更豐富的內容擴充與定位規劃。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交通資訊:地址: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二段13號(捷運南港站、南港火車站)電話:(02)2785-9900  開放時間:11:00-19:00

●第三站(拍照打卡):臺北流行音樂中心(Taipei Music Center)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建築由美國RUR Architecture設計,建築靈感來自古羅馬廣場,利用環形空間結合藝術、商業、市集和演出活動,希望藉由流行音樂產業工作者、市民及海外觀光客之廣泛利用,打造一座24小時具備不同使用方式的「機能建築」。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介於南港車站與捷運藍線昆陽站之間,採複合型園區設置,基地面積8.96公頃,不僅是流行音樂表演場所,更是以流行音樂產業出發、描述流行文化與生活型態的機能型園區。

   

表演廳如山巒般的外觀,造型非常吸睛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交通資訊:1. 捷運昆陽站:由「4 號出口」出站,向東 步行約 8 分鐘即可抵達。2. 捷運南港站:由「1A 連通道」出站,沿指標前行至 CITYLINK「B 棟」,從一樓走出大門後,沿市民大道向西步行約 11 分鐘即可抵達。 

 

●中午雙主菜餐盒:香蕉+仙草冰,食材豐盛,飽足感十足。

●第四站:沿海環繞的秘境島嶼 【和平島地質公園】 Heping Island Geopark  

途中經過基隆正濱漁港(號稱台版彩色威尼斯),搶拍到一張照片。 

 

和平島原名「社寮島」,最初平埔原住民巴賽族就已住在這裏。在西班牙、荷蘭佔領台灣期間,曾經是國際貿易港口,有跨海的和平橋連接台灣本島。二二八事件期間,國民政府率領國軍在此掃蕩,造成島上無數死傷,事件落幕後為了祈求和平,才更名為「和平島」。

西班牙人於1626年登陸基隆後,在和平島蓋了「薩爾瓦多城」,目前這座建築物就是和平島公園旅客服務中心,遠遠望去頗具特色。

 

  

進入園區後,有一座無障礙設計的觀景平台,觀景平台前面有個小海灣,正中央有座岩石小島,形成美麗的「島中島」特殊景觀。

  

沿著大約400公尺的環山步道前進,遊客中心後方是天然的藍海水池,遊客可以下海優遊自在的游泳。(除了藍海水池、親親水池,還有寵物泳池和留夏沙灘提供兒童玩耍,盥洗設施很完備,適合親子共遊。遊客中心樓上有餐飲美食提供遊客選擇,因為忙著聽導遊解說,來不及去拍照)  

和平島園區規劃很好,嬉戲水池旁邊有露營區,共有10輛露營車。園區夏天還推出「生態旅遊套裝行程」透過住宿體驗,結合地景導覽,參加阿拉寶灣秘境探險的民眾,可以大啖在地特色的生態晚宴,夜訪潮間帶,一路從白天暢玩到黑夜。

走過露營區即進入環山步道,路況良好,十分好走。

 

和平島地質公園內擁有兩千三百萬年的地質景觀、及 400年大航海歷史與豐富海洋生物多樣性,隨著時代更迭,在這塊土地上累積了珍貴文化自然資產。 

  

導遊說,和平島地質屬於砂岩,島上地形經過長時期的風化侵蝕、海浪衝擊,形成現今奇岩異石林立,絕美的大自然景觀。島上還有許多動物、人物特殊造型的「十大守護岩」,需要遊客發揮想像力去自行發掘比對,頗具趣味性。 

 

  

尋找十大守護岩,看蕈狀石與豆腐岩的獨特景觀

● 「人面獅身岩」- 遊客中心往環山步道走,第一個看到的就是獅身岩帥氣的側臉。(為了讓遊客輕鬆取得拍照角度,園區分別設立了一些「守護岩專屬觀景窗」順著觀景窗望去就能輕鬆找到守護岩。)

  

▼前方石頭的兩個觸角像兔子耳朵,有人說這是「海兔岩」,對面是「基隆嶼」,現在也開放登島觀光。 (另有人說,這是「犀牛望月」守護岩與海蝕溝。我覺得「犀牛望月」比較類似)。

 

 ▼彈塗魚岩(感覺要發揮一下自己的想像力)

 

▼海豹岩  

導遊說蕈狀岩的形成,是因為遠古海洋生物遺骸鈣化加上推擠作用,形成深色堅硬頭頂,下半部為砂岩易受風化及海水侵蝕,ㄧ般蕈狀岩生命期分為無頸期、粗頸期、細頸期及斷頸期。(而「野柳女王頭」目前算是細頸期,女王頭的頸圍每年逐漸減少1~2公分,據評估有可能在這五年內就會斷頸)。 

長的像ㄧ顆顆蕈菇的是「蕈狀岩」。(「野柳女王頭」即屬蕈狀岩地質)。

 

● 「萬人堆」守護岩,遠遠望去就像有一群人站在海邊,有如萬頭攢動之景,這是蕈狀岩形成的自然景觀。(左側三根大煙囪的協和發電廠,是全台唯一使用重油做為燃料的火力發電廠)

海蝕地景

和平島地質公園的岩石是層層堆疊的層積岩,仔細觀察,會發現每一層有不同的顏色,例如:黃色、青灰色及深灰色,就像千層蛋糕一般多彩。 這裡的海崖受到波浪、潮汐等作用侵蝕,像被挖了一口的蛋糕,形成海蝕凹壁地形,日積月累,越挖越深,凹壁上方的岩石因重力作用而掉落,使海蝕崖往陸地後退,形成新的崖壁。同時崖前的平台不斷擴張,而成了廣闊的海蝕平台。

▼大自然的雕刻家-「豬腳岩」 

  

 

▼「千疊敷」,海蝕平台上分布著遼闊的大豆腐岩,日據時期,日本人見其外型有如一千張疊起來的榻榻米,稱之「千疊敷」。

「美國中文網」曾經整理全球21個最美日出觀測點,「豆腐岩」日出就列名其中,與澳洲坎培拉國家鐘樓、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峽谷國家公園等其名。

時代的印記 - 蕃字洞 ,在大片壯麗的海蝕崖上,有一個小小的海蝕洞,它有個有趣的名字,叫做「蕃字洞」。

▼「蕃字洞」位於環山步道與海蝕平台中間的砂岩山丘上。1642年至1668年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佔領和平島,將聖薩爾瓦多城改名為「北荷蘭」,「蕃字洞」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洞內岩壁上有荷蘭人留下來的遺跡。不過由於年代久遠,文字已被潮水磨蝕,僅留下洞穴讓後人遙想當年景象。 

 

▼「等嶼亭」 對望基隆嶼,聽海浪與潮水的聲音

從遊客中心沿著環山步道,全長約410公尺來到了和平島唯一可供乘涼歇息的「等嶼亭」,欣賞一望無際藍藍大海,眺望遠方基隆嶼,身居海蝕溝壑、奇岩怪石之上,俯瞰大自然的藝術美景,頗為怡然自得。

     

 

基隆和平島是最早對外貿易的島嶼,1905年前後許多來自日本沖繩漁民定居在此,雕像的主人翁名為內間長三,他教導台灣漁民造船、捕魚、採集海菜等技術,當地人稱之為海大王。2011年在和平島公園設置「琉球漁民慰靈碑」紀念,這是和平島台日良性交流中最為著名的史實。 

 

挺直身軀的雕像人物拿著標槍,手指前方,精神十足,但左腿包著紅布,大有悲劇英雄的模樣。原本以為遭人破壞,導遊解說:雕像因長期風蝕,左腿剝落斷裂,園區為尊重原創者與日本雕塑家聯繫,因為疫情延宕,日方建議維修前,暫以紅布條包覆斷裂的肢體,預計今年作品即送來台灣。

琉球聚落雖已消逝在戰火與重建的過程中,基隆居民費時勞心,收集分散在社寮島(今和平島)附近的西班牙人、荷蘭人、原住民和許多琉球人的遺骸,連同對琉球人的記憶,祭祀在出口處「萬善公廟」內。 

 

● 「阿拉寶灣」,基隆最具人氣的自然海岸秘境

「世界秘境 - 阿拉寶灣」位於和平島公園岩石管制區內,每年五~九月開放預約導覽。阿拉寶灣秘境為海蝕、風化地形,遊客可以近距離一睹著名的法老岩、黑鳶岩、金剛岩、鱷魚岩淚等。 

 

前方有許多遊客正隨著蜿蜒步道前進岩石保護區「阿拉寶灣」探索秘境(此次長青旅遊行程不含阿拉寶灣,阿拉寶灣每年視天候狀況,僅開放5~9月,需於官網7日前先預訂,全區深度解說為每人$180元)。 

 

 

    

 

星光草原上這個貌似雷達聲波又像時光隧道的裝置藝術,是依據日夜島概念設計,代表太陽的光芒,是很漂亮的拍照景點。 

 

結語:以前來基隆只會去廟口夜市小吃,從來不知道基隆有這麼美麗的地方,這是我首次參加「長青樂活遊台北」的活動,下午和平島地質公園的行程不但遠眺沿海風景,飽覽特殊海蝕地貌的絕美,置身這座大自然的藝術殿堂,感覺身心靈都得到了極度舒暢,真是一趟豐富又充實的生態之旅。

附註:

★「長青樂活遊臺北」專案,規劃行程均為臺北市精選景點,帶領銀髮族從「心」體驗生活文化與風景,享受樂活臺北輕旅行。歡迎設籍臺北市符合資格的銀髮族留意訊息踴躍報名參加!                     

【活動資訊】

一、參加對象:設籍臺北市65歲以上(43年次及以前出生者)、原住民族為55歲以上(53年次及以前出生者),行動可自理之長者。

二、方案內容:免費參觀臺北市所轄市政景點一日遊(含車輛、午餐、門票,由里辦規劃行程。

三、注意事項:每名長者每年限參加1次,請衡量自身體力及健康狀況參加。若有極高齡或較無法自理的長者想參與行程,須由里長安排家屬人員擔任隨行工作人員全程照顧陪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