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托《金門相會》(Meeting at the Golden gate),濕壁畫, 1304-1306,帕度瓦斯克羅威尼禮拜堂
基督教宗教畫裡有兩幅有趣的親吻畫作,其中一幅是耶穌被捕中猶大的親吻,猶大決定出賣耶穌,事先告訴士兵們,他親吻的對象就是耶穌,這樣士兵們就能輕易逮到人。

另一個著名的親吻就是喬基姆(Joachim)和亞拿(Hannah) 根據《雅各原始福音》的記載,聖母瑪麗亞的父母雖然信仰虔誠,卻一直不孕。猶太人認為沒有生育孩子就無法獲得上帝恩寵,因此拒絕讓他們在聖殿獻祭。絕望的喬基姆獨自前往曠野禁食了40個晝夜,祈禱上帝能夠眷顧他;亞拿則在自家花園裡哭著哀悼。於是,一位天使出現在亞拿面前,要他趕緊到金門迎接她的丈夫。
這幅畫描寫的就是亞拿聽到消息後趕往金門,看到丈夫平安無事,高興地親吻丈夫的場景。在崇敬瑪利亞的天主教中,堅稱亞拿是在「無原罪」情況下懷了瑪麗亞,因此瑪麗亞的誕生就是這一次親吻的結果。果真如此,那世上就沒有比這更威力十足的親吻了。

喬托《耶穌誕生》Burst of Christ 濕壁畫, 1304-1306,帕度瓦斯克羅威尼禮拜堂
壁畫右邊的牧羊人在做禮拜,空中的天使為耶穌誕生獻上祝福。當聖母瑪麗亞和接生婆正照顧剛在馬廄出生的耶穌之際,父親約瑟愁容滿面地轉身背對著她們坐在地上,他在擔心這個剛出生孩子日後將面對的命運吧。一般的宗教畫裡都把約瑟畫得比瑪麗亞老很多,也算是強調瑪麗亞和約瑟無法自然受孕的一種手段。
畫中特別醒目的是嬰兒耶穌的模樣,通常大人會用衣服或軟布將嬰兒包裹起來,以免小嬰兒用手抓傷身體或保持體溫。但畫中的嬰兒卻像被止血繃帶層層包裹著的模樣,讓人不禁聯想到死者入殮時穿的壽衣,似乎在暗示這孩子雖然才剛出生,不久之後就要代替世人贖罪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