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收藏了兩幅《化裝舞會》的畫作
奧地利藝術家亞洛伊‧秀昂(Alois SCHONN1826-1897 )《化裝舞會》(The Masked Ball 年代不詳)
秀昂創作的【化裝舞會】是由一排向內延伸的廊柱帶出劇院中的狂歡景象。整個畫面充斥著恣意談笑、飲酒作樂和觀看各式小丑或音樂表演的人們,氣氛相當熱鬧歡騰。前景頭飾白色羽毛的紅帽男子正向身旁女子調情,女子被逗得心花怒放,撇頭微笑的神情,不禁令人莞爾。(奇美博物館)
比利時畫家查理‧赫爾曼斯(Charles Hremand 1839-1924 ) 《化裝舞會》(The Masked Ball 1880)
關於這幅奇美博物館化裝舞會源自14、15世紀法王查理六世(Charles VI, 1368-1422)執政時期,直到十八世紀,都是貴族間的常見娛樂。
赫爾曼斯沿用了自十八世紀以來劇院中的「化裝舞會」主題的傳統圖像,透過巨大的畫幅與構圖巧思營造出歷史畫般的強烈震撼感。整個場景被上下均分為二:男士們的黑色晚禮服與高禮帽是下半部舞池中的主導色調,與其他人物服裝配件上的乳白、鵝黃、橘褐、朱紅與寶藍等形成強烈對比。上半部的包廂空間則沉浸在一片豔紅亮金當中,充滿了富麗堂皇的氛圍。
畫中人物的姿勢與眼神呼應著強烈的顏色,在一片沉醉快感的人海中形成交錯起伏的複雜動線。前排兩兩成組的男女老少在挽臂、耳語、或勾肩攔腰中形成波浪狀的線條,透過中間空隙只見後方人群的片段身形與手臂,顯得熱鬧紛亂。穿戴白衣褶領、紅軟帽與圓錐尖帽的小丑們穿插在前、中、後景,加強了恣意誇張的氣氛。切割零碎的顏色與線條在大片的茜草紅(madder red)中獲得整合,但也讓整體視覺效果維持在一片炙熱當中,為喧鬧不羈的狂歡調情與浮華富麗寫下最佳註腳。(奇美博物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