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朱利安·杜普荷(Julien Dupre 1851-1910)所繪的鄉間風俗畫被視為19世紀末呈現巴比松畫派的佼佼者。杜普荷是巴比松派第二代的畫家,畫風與第一代的米勒有著些許不同。他有紮實的學院派寫實功力,筆下的鄉間風俗畫,呈現一種明麗清亮又不失優雅的氣質。

杜普荷(Dupre)這幅畫的主題是「豐收」,表現出農民與土地,動物與大地之間的情感。畫家偏好將勞動的人物置於前景,整車金黃色的麥草佔據了相當大的面積,特別的是無論觀者走到任何一個角度,畫中的馬車和馬彷彿都面對著你,讓人感覺好像可以跟著走進畫面裡一樣。人物和馬匹在整車金黃麥草的襯托下,更突顯了與大自然融合的和諧感。

「豐收」構圖上,畫家先以金黃的色面鋪畫草堆,再用畫筆沾滿顏料點點上色的描繪,最後呈現出厚厚堆疊又立體的金黃色麥草,讓畫面有一種溫馨的氛圍,主題雖然是刻劃農事的辛苦,卻也歌頌了豐收的快樂及勞動的偉大,大自然在他筆下呈現出無比的詩意和幾許浪漫。

畫面藉由下方男子翻草上抬的動作,引導觀者視線望向站在車頂上的農夫,以他為頂點,連結畫面左邊的馬匹與右側翻草的農婦形成了三角形構圖,為畫面帶來平穩、安定的效果。而沿著貨車左上右下的斜度所帶出的景深走向,則在畫面後方的馬匹、農民、茅草屋與天空的鋪陳下,更彰顯了作品的廣度與深度。

  


《餵食時刻》(Feeding time 1881)- 農閒之餘,年輕村婦與女兒在戶外吃麵包,成群的雞鴨聞香而至,她們愉快的餵食家禽,丟下麵包屑,雞鴨飛快的搶食,溫馨而逗趣。畫面人物不多,但主題清晰,畫家平實記錄了農民鄉間生活之日常。

據說杜普荷畫作中顏料的綠色和一般人的色調不同,他用的綠是橄欖綠,有時根本連綠色的顏料都沒碰到,像是以透明黑、象牙黑加冥黃色,混合後也會成為綠色。畫面中前幾隻雞鴨描繪得非常仔細,而後面一群白白黑黑的雞鴨,其實只用了兩三筆簡單勾勒就完成,筆觸鮮明,把動物的動態描繪出來,即使再遠的地方,也毫不隨意。

  

《餵食時刻》這幅畫曾被梵谷弟弟西奧Theo經手售出給美國一位收藏家,因此上個世紀末關鍵大展「向西奧致敬」,荷蘭梵谷美術館特別商請台灣奇美博物館,把這幅畫借回歐洲展出,事後得到很大的回響。

杜普荷寫實功力佳,感染力強,和其他巴比松畫派較為不同之處,就是他的畫作顏色明亮,較不灰樸,而且筆下常不自覺地展現優雅氛圍,讓鄉間日常生活有一種清新、舒適的自在,看不見勞苦的調性。

 *巴比松畫派:是活躍於法國19世紀30-40年代的風景畫派。巴比松是位在法國巴黎南部的一個小村子,在著名的楓丹白露森林的進口處,以風景優美著稱。當時法國一些青年畫家,主張描繪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國農村風景。他們陸續來到巴比松一帶作畫,有的還定居下來,形成了畫派。他們信奉「回到自然」,熱情洋溢地傾訴對自然風景的詩意感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