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 八 天  波蘭克拉科夫 (Kraków)-莫斯納城堡 Moszna Zamek)-樂斯拉夫 (Wrocław)

★ 波蘭莫斯納城堡 (Zamek Moszna)

莫斯納城堡座落於波蘭西南部的中心地帶,是波蘭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堡和住宅,始建於17世紀,是上西里西亞地區最著名的古蹟之一,外觀美麗,氣勢恢宏,經常入選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堡之一。 

站在莫斯納城堡外,遠遠靜觀著磚砌古堡、鐘樓角塔,你一定會有這樣的錯覺 - 我居然來到迪士尼電影中的童話世界! 

  

◆ 最美的中世紀古堡 

 

城堡原本為工業大亨提勒‑溫克勒 (Tiele -Winckler) 家族的住宅 (1866-1945),後來受到蘇聯紅軍入侵,溫克勒家族舉家逃往德國,城堡並受到紅軍嚴重的摧毀,二戰時城堡也受到部分損毀,隨後的時光中經歷多次擴建與修繕,因此融合了多種建築風格,主體是巴洛克式建築,19世紀末融合新哥德式與新文藝復興風格重建,周圍的花園腹地寬廣,整體看起來,非常壯觀。  

從克拉科夫至莫斯納城堡,約 3 小時,抵達後先在城堡餐廳享用波蘭美食。(地圖紅線處,是我們一路走過的景點)。

  

 ◆ 城堡內的溫室植物景觀及餐廳區 

老師和小朋友們聚集在城堡內的溫室植物區,聆聽導遊的解說。天花板和牆面是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引入大量自然光,營造了通透明亮的室內環境。↓

 

  

 

樓下排滿了要用餐的學生與客人,櫃檯旁玻璃櫃有各式的美味糕點,波蘭幣21×8等於台灣的169的價格,感覺差距不大。

  

   

  

預約的客人坐在宴會廳區,環境明亮高雅:天花板與壁飾採用白色巴洛克風格裝飾浮雕:精細的花卉、捲葉圖紋和天使裝飾,柱頭和柱身細部雕花,典雅歐式設計的桌椅,呈現貴族城堡餐廳的獨特氛圍。

★ 午餐享用城堡的波蘭美食:雞蛋麵、雞排、馬鈴薯泥、波蘭酸菜、莓果蛋糕 

 

餐桌上附著一張波蘭文的宣傳卡片,模仿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設計,使用金黃色和手寫體字形,並配有魔法相關的插圖和裝飾。

餐廳櫃檯旁擺放的大螢幕出現了兩位巫師黑色尖頂巫師帽、服裝人物影像,背景是城堡的寶箱與魔法森林,這個和《哈利波特》小說、電影的形象非常接近,邀請旅客進入城堡,體驗一場充滿魔法的奇妙探險。

 

  

牆角的佈滿蜘蛛網舊舊鳥籠、貓頭鷹、掃帚、巫師帽⋯,整體擺設融合了歐洲城堡的奇幻感。讓參觀者彷彿進入魔法世界,是觀光與沈浸式體驗的一部分。 

 

 ◆ 參觀城堡內部房間:  

 

多層次幾何圖案的天花板;兩幅美麗肖像畫,典雅圓桌、雕花木椅,透過採光良好的大窗欣賞綠地景色,內部空間的展示,讓我們能深切感受當年貴族的生活氛圍。

 

 

   

伯爵的大書房與旁邊照片比對,完全一樣。

  

  

眼前是城堡內工業大亨的家族肖像畫;極具特色的雕花木門,門框、門栓佈滿繁複的花紋,以及大型彩繪玻璃窗,在在展現了豪宅的歐式古典裝潢,與精緻的工藝美學。

  

  

古典的白色飾板與鍍金浮雕,壁爐台上插滿了鮮花,扶手椅和精緻茶几,都是19世紀末或20世紀初歐洲高級住宅常見的配置,這裡是一間貴族休息室。

  

伯爵的寢室和浴室

   

  

畫廊、圖書室及一間大型多功能廳堂 (城堡內經常舉辦音樂會、演講,文化活動的場所)。

  

  

 

城堡美麗的露台景觀

   

  

 

莫斯納城堡外觀精美,擁有365個房間和99座尖塔及塔樓,輪廓宛如童話中的城堡,被譽為 “波蘭的迪士尼城堡”。融合了哥德式、巴洛克式和新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元素,外觀錯落有致,極具視覺衝擊力。     

 

 

  

 

 

這座 “童話風” 的古堡聳立在一座風景如畫的公園裡,整個占地約200公頃,包括城堡主體、英式花園和森林公園。因其童話、夢幻的造型外觀,獨特浪漫的氛圍,是舉辦婚禮的熱門地點,也是影視、廣告及音樂視頻節目的熱門取景地。

城堡外有一座噴泉和一條長長的公園大道,風景如畫的花園和廣闊的草地,可以慢慢散步很放鬆心情,整個環境相當迷人。 

 

   

   

古堡幽靈

意外拍攝到鐘塔角樓間,有一個骷髏軀體垂掛窗邊⋯。

城堡據稱有 “白衣女性”(White Lady)幽靈傳說:一名年輕貌美的英格蘭女家教,癡心愛上伯爵,然而伯爵早已心有所屬。最後她抑鬱跳樓自盡,幽魂據稱仍徘徊於塔樓之間⋯,一個的悽美愛情故事!

另有一說是﹕二戰後,城堡一度被蘇聯紅軍佔領並遭破壞,城堡曾作為精神療養院使用,有精神病患跳樓自盡化作了枯骨幽魂⋯。 ↓

  

  

   

 

美麗的英式景觀公園,古樹參天,池水清澈,ㄧ片綠意盎然,十分清幽寧靜。

   

  

  

 

   

與美惠在城堡噴泉開心合照,永遠不會忘記我們兩個鑽進匈牙利埃格爾小店買衣服大殺價,一段深刻有趣的記憶。 

愛珠和老公、小女兒的合照

[插敘]我喜歡聽愛珠講她的人生故事:從小家裡窮困,八九歲就要煮飯顧家,15歲北上做女工,17歲至台北錦州街當學徒學美髮,學習ㄧ技之長。21歲和朋友合夥開了間規模不小的美容院,店裡用了17、8個員工,生意興隆。23歲結婚生了2個女兒,眼看著順遂,誰知一手帶大的26歲弟弟車禍去世,她一度得了憂鬱症⋯。她並沒有因此被擊倒,靠著讀書進修和工作忙碌讓自己逐漸遠離憂傷。

28歲就存錢買房子,認真打拼還貸款,無論工作多忙,一定抽空帶兩個孩子全家旅遊。好不容易稍微熬出頭,去年老公罹患肺腺癌末期,愛珠陪著他散步、爬山、跑步,燉煮燕窩及各式保養食材幫他補助體力。旅遊中,我提供雷哥 (其實他小我3歲) 一些飲食習慣、氣功養生的意見參考,只要時時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態面對當下一切,我們都會活得很好!

旅遊中的偶遇,愛珠的人生是一個吃苦、上進,相夫教子的勵志模範,值得我在此特別書寫下來。 

~~~~~~~~~~~~~~~~~~~~~~~~~~~~~~~~~~~ 

【波蘭 / 樂斯拉夫】(Wroclaw,又稱「弗羅茨瓦夫」)

波蘭在二戰時期,西靠德國,東臨蘇聯,在左右夾擊之下,成為喪亡最為慘重的國家之一。戰爭結束後,波蘭邊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東部地區被蘇聯佔有,向西佔領了原屬於德國的部分城市,讓奧得河——尼斯河線成為波蘭西邊新的邊境線。 

 

樂斯拉夫 (Wroclaw)  - 波蘭威尼斯之城 

 

樂斯拉夫 (Wrocław) 是個充滿歷史和文化遺產的城市,它被稱為「波蘭的威尼斯」主要是因為奧得河 (Odra) 穿城而過,這裡有130座橋,連接著12個島,以及河道上穿梭的船隻,使其與威尼斯有著相似的水都風貌。(照片源自波蘭旅遊局官網)

 

★ 波蘭樂斯拉夫目錄

一、樂斯拉夫歷史背景

二、樂斯拉夫尋覓小矮人之旅 (小矮人與樂斯拉夫橘色革命)

三、樂斯拉夫老城區

1.樂斯拉夫的主郵局   2.樂斯拉夫市集廣場   3.樂斯拉夫新市政廳    4.樂斯拉夫舊市政廳    5.懺悔橋    6.聖瑪麗抹大拉教堂   7.漢賽爾與葛麗特的房子   8.聖伊莉莎白教堂   9.市中心皇家宮殿   10.舊城區奧德河   11.世界文化遺產百年廳 (周邊的四頂圓頂館、火箭狀鋼塔 “Iglica”   12.樂斯拉夫天空塔   13.樂斯拉夫火車總站

三、中國風餐廳晚餐 

四、夜宿波蘭樂斯拉夫 Q Hotel  Plus 4 ★酒店

~~~~~~~~~~~~~~~~~~~~~~~~~~~~~~~~~~~

【波蘭 / 樂斯拉夫】

波蘭的樂斯拉夫 (Wrocław),又稱弗羅茨瓦夫,位於波蘭的西南部,列波蘭第四大城 (次於華沙、克拉科夫和羅茲)。樂斯拉夫古代是貿易路線上的重要要塞,經過了波希米亞、普魯士、德意志等王國統治,多民族文化的交融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城內有各種風格不同的精緻建築,樂斯拉夫雖然在二戰被摧毀約七成,但倖存了下來的都得以恢復原本的面貌。 

 

樂斯拉夫是波蘭最富有魅力的城市,這裡有歐洲最美麗的市集廣場之一,這座中央市集廣場被認為是波蘭最大的市中心廣場,是樂斯拉夫的主要地標。遍佈大量文藝復興時期的粉色房子,而在這些絢麗多彩獨具特色的建築腳下,坐落著一個由小矮人組成的微型世界。 

 

◆ 在波蘭樂斯拉夫,尋覓小矮人之旅

在樂斯拉夫,你一定無法忽略那些四散在城內、身高不到 30公分的小矮人銅像,它們有著不同的造型、姿態、職業,隱藏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融為城市的一部分,成為城市裡獨特而有趣的景點,吸引了大量觀光客來此捕捉小矮人,用相機記錄下它們的蹤跡。 

  

小矮人好奇地爬上燈柱,想看看從高處觀察世界是什麼感覺 ↓

 

酒鬼小矮人;高舉吉他與看地圖尋找路途的小矮人 ↓

 

趕著救火的消防隊小矮人;手拿小小長矛,守衛 “小矮人之城” 的通道,結果卻在站崗時睡著了。↓

   

◆ 小矮人的由來,與反共產運動有關

這是一段真實的歷史:二戰後,蘇聯接管了波蘭,在1981至1983 年間政府通過了臨時戒嚴法,嚴格限制人民的言論和集會自由權。波蘭《選舉報》記者弗斯特(Förster) 說:「那是一段可怕而危險的歲月,你晚上不能上街,在主要的廣場上都有坦克和士兵。」當時在樂斯拉夫大學藝術家費德里奇的帶領下,利用街頭藝術來醜化共產主義者的形象,發起了一場反蘇聯、推翻波蘭共產主義的「橙色運動」( 又名橙色替代 Pomarańczowa Alternatywa )。

◆ 橘色革命 - 以小矮人取代宣傳標語

費德里奇率領民眾戴上橘色錐形帽子,在樂斯拉夫街道上遊行,自詡為小矮人,號召要為「小矮人」爭取權利。在牆壁上、電話亭等各種地方噴漆小矮人及反共標語,用一種既輕鬆好笑又非暴力的方式,來表達不滿,為自由而戰,這場運動後來被稱為「橘色革命」(Orange Alternative)。

(下圖為藝術家「市長」的小矮人塗鴉,這是少數在樂斯拉夫城內還有留下來的原版塗鴉 - 用噴漆在共產黨的宣傳單上噴上小矮人的圖像。) ↓

 

橘色運動初期的手段,是在警察塗掉反政府口號上再在警察的塗料上畫上橙色小矮人。後期則演變為帶著矮人帽的示威遊行。(圖源維基百科) 

  

當年樂斯拉夫大學生發表宣言,高喊「小矮人自由民主」↓

  

「小矮人行動」很快在波蘭各地開花,1988年6月1日達到最高潮,當上萬名示威者戴上橘色帽子,分別在波蘭3個城市一同大喊「小矮人自由萬歲」時,這可說是「橙色選擇」的最高潮。警察試圖鎮壓這些顛覆性集會,但結果逮捕行動成了全國性笑話,最終只體現了當局的荒唐。這次的「小矮人革命」(Revolution of Dwaves) 向世界展示了共產主義的問題,而不論男女老少,人們都可以聚集起來和平反抗不合理的制度。 

發起小矮人行動的樂斯拉夫大學裡的「學者型」小矮人雕塑。樂斯拉夫大學自20世紀初以來,已培養出9位諾貝爾獎獲獎者,聽說大學裡面教室的裝潢設計比宮殿還美。 ↓

 

 

小矮人爸爸

2001年,為了紀念小矮人革命,樂斯拉夫市政府通過在街頭樹立一座「小矮人爸爸」雕像 (Papa  Dwarf)。這次之後,當地雕塑家托馬斯·莫慈科 (Tomasz Moczek) 製作了一批不同職業的古銅色小矮人,讓他們在樂斯拉夫街角展現歷史的一部分以及城市的日常生活。

雕塑家莫慈科最著名的小矮人雕塑,被稱為 “西西弗斯“ (Sisyphus) 兩個小矮人相對。這個名稱來自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他因冒犯諸神被懲罰將一塊巨石推上山,而石頭到山頂後會翻滾回原處,他將永遠重複著推石頭的行為。

雕塑家莫慈科回憶當年戒嚴令時期:「當時我九歲,和媽媽在街上,看到了坦克,人們都在逃竄,媽媽摔倒在地上,遭到碾壓,我不知道怎麼辦,只能向坦克扔石頭,希望它們能停下來」「小矮人也許只是藝術,但對我而言卻有著更多的意義」。 

 

小矮人既是共同回憶,也是城市的新興景點

街頭上每個獨一無二的小矮人,大部分都面帶微笑看似滑稽可笑,但背後的歷史意義卻是沉重的,他們讓人們銘記過往歷史的同時,並鼓勵人們不要害怕,微笑面對當下的生活的力量。

目前樂斯拉夫的小矮人雕像數量已將近800個,小矮人的意義不再局限於當年那場運動的紀念,他們已經成為了這座城市的標誌之一。 

  

上圖:銀行門口會有在ATM取錢的小矮人;小矮人士兵全副武裝,隨時待命。

下圖:大口吃著霜淇淋的小矮人;在巧克力店門口的小矮人與手拿各種糖果的小矮人 (許多店會請雕塑家鑄造商家的整體形象的小矮人,並到政府註冊備案)。 ↓

 

大夥兒開心的在霜淇淋商家門口和小矮人合照

 

~~~~~~~~~~~~~~~~~~~~~~~~~~~~~~~~~~~

★ 樂斯拉夫老城區

黃、白相間,巨大科林斯柱式的古典主義建築,是樂斯拉夫的主郵局。 

★ 樂斯拉夫市集廣場

走了幾個城市,感覺東歐各城市的舊城區略有相似之處,幾乎都是以市政廳、教堂等廣場為中心,再向外發展,找到了這些地標,通常就會找到當地最熱鬧的區域。

樂斯拉夫著名的中央市集廣場 (Rynek) 周邊有橙色、紅色、鵝黃色等多彩的沿街聯排建築。每幢房子的外觀都有明顯的文藝復興、巴洛克等歐洲歷史建築風格,是樂斯拉夫最具標誌性的景點之一。四周圍繞著各種商店、咖啡館、餐廳與酒吧,是當地居民及遊客最愛聚集的地點。 

 

市集廣場是城市的心臟地帶,色彩繽紛整齊的屋樓,環繞著一個中世紀就建立的長方形的廣場,廣場周邊外觀看似歷史的建築,但多是二戰後仿古重建的,每棟建築山牆裝飾也都各不相同,獨具特色。

◆ 市集廣場的玻璃噴泉 (2000年,不顧古蹟保護專家的反對修築的 “玻璃噴泉”),為什麼在老城區會有這樣新穎設計的噴泉,原來噴泉後方是一座「新市政廳」

 

★ 樂斯拉夫新市政廳 (Nowy Ratusz),

新市政廳位於樂斯拉夫市集廣場的中央街區,與舊市政廳比鄰。它是由普魯士建築師奧古斯特·施蒂勒 ( (August Stüler ) 設計,於 1860 年至 1864 年間建造,其外觀融合了文藝復興時期和晚期哥德式元素。

新市政廳為複合式功能建築 :一樓為商業用途,樓上為行政辦公室。二樓為圖書館和檔案館,三樓為辦公室和市議會大廳。議事廳所在的建築物角落設有顯眼的階梯式山牆且有一長形景觀噴泉。

  

新、舊市政廳近在咫尺之間,感覺很有趣 

 

★ 樂斯拉夫舊市政廳 (Stary Ratusz) 建於13~16世紀,迄今約有 250 年的歷史,這座哥德式風格的舊市政廳,以其華麗的立面和中央的大鐘,及豐富的歷史而聞名,現在作為市民藝術博物館使用。

  

普魯士風格的老市政廳

樂斯拉夫城市發展史的大部分時期,一直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為特色的城市,德意志、波蘭、捷克、猶太等民族均扮演過重要角色。尤以德語曾長期佔有優勢地位,二戰以前該市曾是德國重要的工商業與文化名城之一。因此城市中保留及大量的普魯士、奧地利乃至波希米亞風格的建築,使得樂斯拉夫在波蘭境內顯得格外獨特。

 

舊市政廳東面的高聳鐘樓

 

舊市政廳在一片彩色排屋間顯得分外獨樹一格,繞市政廳一圈,從不同角度拍這棟建築物,會發現牆面的花窗、雕刻、尖塔柱造型的設計都極為精緻、漂亮。 

   

樂斯拉夫舊市政廳前豎立著一座「恥辱柱(Pręgierz)」,二戰中曾受損,這是依照1492年的原始雕塑樣式重製而成。

這根「恥辱柱」最初是用來公開處決或羞辱犯人,如今它已經從一個嚴酷的司法工具,轉變為一個歷史的見證者,見證這座城市幾個世紀以來的歷史變遷,同時也成為現代城市景觀的一部分。(下圖右側的柱子)

 

舊市政廳旁的雕像是亞歷山大·弗雷德羅紀念雕像(Monument of Alexander Fredro),他是波蘭知名的詩人、作家。  

 


 

老城裡另一個指標性教堂即聖瑪麗抹大拉大教堂 ( Cathedral of St. Mary Magdalene ) ,這裡有一個樂斯拉夫的特殊景點:空中有一座很高很短的磚石拱橋,連接著教堂的兩座高達 72 公尺塔樓,這個充滿傳奇的地方「懺悔橋」,也被稱為「女巫橋」。(當地導遊沒有帶我們去參觀,只請大家遠遠拍了女巫橋)。

 

 

★【懺悔橋】

「懺悔橋」(Penitents' Bridge)- 傳說一個住在樂斯拉夫美麗的女孩泰克拉 (Tekla)。她天性懶惰,拒絕幫忙家務,她只關心玩樂、穿新衣開派對。有一天,泰克拉的父親被她的懶惰、自負和輕浮激怒了,出言咒罵女兒。第二天晚上,泰克拉被綁架在這連接兩座高塔的橋上,懲罰她打掃一輩子。歲月流逝,泰克拉逐漸變老,原來的美貌被臉上的污垢掩蓋了。這時她開始懺悔了,明白自己一生的過錯。當她再也沒有力氣打掃橋樑時,一個名叫馬丁卡 (Martynka) 的善良女巫主動幫助她。最終泰克拉得到了解脫,而那座橋也成為所有膚淺、懶惰女孩的警示。只要登上「懺悔橋」,就會看到橋樑中央有一座泰克拉正在打掃的雕塑。(此圖取自網路) 

 

◆ 【女巫橋】

 「懺悔橋」又稱「女巫橋」,中世紀時,每當有人生病或農作物減產,就會把原因歸咎於巫術,而且會針對女性為目標,因此大量老年、未婚或喪偶的婦女被指控從事巫術。據說,這座橋樑被用來識別女巫的一種測試方式。被指控為女巫的女性,會被迫要求步行穿過這座沒有護欄的橋樑 (不用擔心,今天已經加建了護欄)。如果不幸跌落而死,代表妳不是女巫,會宣告無罪,而那些成功通過的人則被視為女巫,被處以火刑。 

 

★ 聖瑪麗抹大拉教堂 (Katedra św. Marii Magdaleny),位於中央集市廣場 (Wrocławski Rynek) 附近,教堂建於13世紀,並在隨後的幾個世紀進行了多次擴建和裝飾。它的外觀壯觀,建有兩座高聳的塔樓,塔樓需要另行購票,因為是懸空的觀景台,要衡量自己的體力和是否有懼高症。購票後,攀爬樓梯到達約10樓高的最高處,即可俯瞰整個樂斯拉夫古城,拍出不錯的照片。(下圖源自維基) 

  

 

★ 漢賽爾與葛麗特的房子 

 

在集市廣場角落有兩幢中世紀的建築 -「漢賽爾與葛麗特」(Jaś i Małgosia) 它們中間有個拱門相連。由於兩建築相連的外型使人聯想到童話中的《糖果屋》,加上男女名字的設計,這個連接拱門也象徵著一對情侶手牽手。因此後來人們為它增添了不少童話故事作為背景。

但事實上,這個拱門並沒有任何愛情的意味。拱門上有一段拉丁文銘文 - 「Mors Ianua Vitae」,翻譯是「死亡是生命之門」。在中世紀時代,這裡其實是一個墓園的入口。後來隨著城市發展,墓園被遷移了,但這個拱門卻留了下來。如今,「葛麗特」這座建築內設有酒吧和紀念品商店,而兩座建築物之間還有一個漂亮的小花園。

 

漢賽爾與葛麗特房子周邊拿著禮物的小矮人 (這間店裡販售各式紀念品和小矮人地圖) 

 

★ 聖伊莉莎白教堂 (Kościół św. Elżbiety)

被漢賽爾與葛麗特樓房圍繞的聖伊莉莎白教堂,這座紅磚石砌建築,擁有獨特的格子狀多彩屋頂 (紅色和綠色瓦片) 和一個顯眼的主尖頂,它是該市最重要且最易辨認的教堂之一,以其哥德式建築及獨特的屋頂聞名。 

這座教堂建於 14 世紀,曾經最高達 130 公尺高,西元 1528 年曾遭逢天災大冰雹的摧殘,又在 1976 年發生一場大火,使得教堂結構毀損,爾後修復連同旁邊最高的鐘樓僅91公尺,重建後為現今模樣。

 


聖伊莉莎白教堂旁,另有一座銅鑄教堂模型,述說著教堂的故事,並貼心為視覺障礙者附上點字板。點字板後方有個小售票亭,遊客可以8波幣 (約64台幣) 購票登上鐘樓,飽覽全城的美麗風景。

入口處在票亭左後方,共有302階迴旋樓梯,空間狹窄密閉,略有壓迫感,不過登頂後可以360度無死角俯瞰樂斯拉夫城市的美景。

 

教堂正中供奉的是黑面聖母,漂亮的彩繪玻璃窗框,木製雕工細緻,整個結構的設計簡潔莊嚴,不至於太過豪華繁複。 

  

  

   

    

 

★ 市中心皇家宮殿 (Pałac Królewski we Wrocławiu)

市中心皇家宮殿建於1717年,最初屬於波蘭主教,後來在1750年被腓特烈大帝買下,成為普魯士國王的住所,並經過多次擴建與改造,至今仍保留其古典優雅的外觀與內部裝飾。

現今宮殿內設有樂斯拉夫市立博物館 (Muzeum Miejskie Wrocławia),展覽該市重要的歷史與藝術,開放給遊客參觀。 

 

離開舊城區時,適逢民眾聚集示威,還有參選人的造勢活動,場面十分熱鬧。 

  

  

◆ 奧得河 (Oder River) 奧得河是中歐的重要水道之一,流經捷克共和國、波蘭與德國。奧得河是這個地區的自然邊界,並且在很多城市旁邊都會形成美麗的河岸景觀。

結束樂斯拉夫舊城之旅,上車前往外圍的世界遺產「百年廳」,車上拍了奧得河畔美景。(此次旅遊遺憾就是當地的導遊沒有帶我們前往奧得河畔及教堂島,第二張搶拍到教堂島的兩座鐘樓)。

 

   

★ 百年廳 Centennial Hall,又稱世紀大廳

  

樂斯拉夫百年廳建於1911年到1913年,德意志帝國為紀念擊敗拿破崙入侵的萊比錫戰役100周年的工程,建成後是當時布雷斯勞 (樂斯拉夫該市的德語名) 的市政廳。但由於它是全世界建設「巨蛋型建築」最早期的經典範例之一,且其建築群還包括大噴水庭園、動物園、植物園、日本捐贈的日式庭園,形成一個完整嚴謹的會展中心架構,所以最終被聯合國公告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百年廳由德國建築師馬克斯·伯格 (Max Berg) 設計,以其獨特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和四葉草形的平面設計而聞名,上方覆蓋著一個由鋼和玻璃製成燈籠式穹頂的大空間,直徑65公尺,高42公尺,約可容納6000 -10000人。

  

  

  

  

百年廳鋼筋混凝土的牆壁簡潔無飾,水泥暴露在外,卻不失其大方典雅之氣息。百年廳在戰後被用作賽馬、展覽、會議、體育賽事、音樂會、戲劇和歌劇等活動的場地。

 

   

  

我們聚集在百年廳等著看下午6:00的音樂噴泉  

 

   

百年廳有歐洲最大的噴泉水池

    

◆ 四頂圓頂館 (Four Domes Pavilion)

四頂圓頂館建於1912-1913年,位於百年廳北側,外觀簡潔現代,窗戶整齊排列,是歷史與藝術展示館,也是一座博物館。 

 

◆ 百年廳旁的火箭狀鋼塔「Iglica」

Iglica 是一座高約 96 公尺(315 英尺)的尖塔,於 1948 年為「收復領土展覽會」(Exhibition of the Recovered Territories)而建造,旨在紀念波蘭回到其戰前邊界。象徵戰後新時代與技術成就,代表著波蘭人民的希望未來,表達了對進步與繁榮的追求,現在是樂斯拉夫著名的地標。(旁邊有一個拿著公事包和書本的小矮人,及ㄧ群小矮人演奏大隊) 

  

小矮人各自拿著不同的樂器及裝扮,一個管弦樂團的表演:有指揮、打鼓、吹喇叭、演奏小提琴⋯,整體氛圍十分熱鬧。

   

  

 

◆ 樂斯拉夫天空塔 Sky Tower

樂斯拉夫天空塔本身結合了辦公、商場、旅館、住宅多功能合一的摩天大樓,遊客可以參訪位於49層、高達212公尺的觀景台 ,欣賞樂斯拉夫夜景最棒的地方。(在巴士上拍的城景) 

  

 

◆ 沿途搶拍到波蘭「Wrocław Główny」火車總站,建於19世紀,黃色的哥德式高塔的建築外觀,融合了歷史風格與現代功能,是當地極具代表性的建築和文化地標。

 

中國風餐廳吃晚餐,記得菜色很普通,就懶得拍照了。夜宿波蘭樂斯拉夫 Q Hotel  Plus 4 ★酒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