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日本唐津城

 

★ 佐賀唐津美居度假飯店 

   

   

一早至9樓享用早餐buffet,選靠窗座位同時俯瞰海景,心情愉悅。 

    

如此美景,用餐當然要講究儀式感,尋找最好角度拍下餐點。除了和牛漢堡,其他全都吃光光了!

    

  

   

★【日本佐賀】唐津 

 

唐津是佐賀縣西北部的港灣城市、也是佐賀北部的中心都市。自古唐津就是日本前往中國的口岸,在當時被中國稱為「唐」,因此得到「唐津」之名(津的意思為港)。 

早在20世紀之初,日本南島的唐津是媒礦進出口集散地,貿易發展鼎盛。不僅茲育了多彩的文化﹐同時也富享大自然所帶來的恩惠。

★ 唐津城-海濱城堡

唐津城位於佐賀唐津市中心,是座山頂城堡。因為形似張開翅膀的丹頂鶴,主塔的造型神似丹頂鶴頭,故亦稱「舞鶴城」。

 

■ 通往唐津城的地下道 

地下道牆上陶瓷拼貼畫「唐津曳山」- 從江戶時代(1603-1867) 以來持續舉辦秋祭,慶祝大豐收,為期三天的花車遊行活動。每年約有50萬名參觀遊客。▼▼

  

■ 慶祝秋天的大型花車祭典

從武士頭盔到神秘的海洋生物還有龍、獅子等傳奇動物,共有14輛花車,花車設計令人嘆為觀止。唐津宮日花車更獲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無形文化財。

 

  

★ 唐津城(からつじょう)

唐津城是從1602年起,由豐臣秀吉的武將寺澤廣高﹙唐津藩第一代藩主﹚歷時七年建成。由於城堡是武家政權的象徵,因此到了明治時代政府頒布了廢城令,唐津城遭到了拆除的命運。 

 

其實唐津是日本距離朝鮮半島最近的城市,過去豐臣秀吉為了攻打朝鮮,才在此建造唐津城,並做為根據地。後期城堡遭到拆除,為了傳承文化與記憶,當局在西元1966年依據城堡的原樣,重新打造出一座五層樓高的城堡。也因為是新打造的,才未被列入日本百城名單中。

 

如今的唐津城被區分為舞鶴公園與唐津城天守閣兩大部分。舞鶴公園的範圍包括唐津城和其四周,全區對外開放,是春天櫻花和初夏藤花的名勝景點,一年四季都值得遊玩的地方。  

 

在唐津城穿越回江戶時代,感受歷史。 

這是一座具有極高歷史價值的建築。城內除了封建時代的珍貴資料和武器外,還展出當地傳統工藝品唐津燒,讓你感受歷史文化。

 

進入天守閣,階梯旁有座外觀似木製的小燈籠,是傳統的日式「日本投句箱」,用來收集日本的短詩。鼓勵人們創作和分享自己的詩作,推廣日本的文化和文學。

  

玻璃櫥窗內展示者日本傳統的武士頭盔和胸甲、ㄧ把老式火槍 (頭盔頂部有牛角的裝飾)。另有皮革製成的馬鞍,中央有金屬的馬鐙。

  

  

★ 唐津燒(Karatsu Pottery)是來自日本九州唐津市的一種傳統陶器。起源於16世紀,使用當地的陶土製作。唐津燒以自然的釉色、手工雕刻和多樣的形狀著稱,常用於茶道和日常生活用品。因其獨特的風格,現在受到許多陶藝愛好者的喜愛。▼▼

■ 唐津與石炭的關係:唐津地區早在1716-1735 年間發現了煤炭,這使得當地開始開採煤礦。煤炭成為重要的燃料,取代了傳統的柴火,推動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唐津港也成為煤炭運輸的重要中心,促進了煤炭的貿易。

    

■ 唐津是江戶時代著名的造紙原料產地,用植物製成美麗的紙張。

▲  上圖「紙漉」是用植物纖維製作紙的過程。

① 將植物纖維(如木漿)浸泡和打碎。② 漉紙把漿倒入水中,用篩網過濾,讓纖維沉澱。 ③  乾燥:將形成的濕紙晾乾,變成成品。

這種技術在日本的傳統手工藝中很著名,產出的紙質地獨特,用於書法和藝術創作等。(跟著許多日本遊客一起拍攝展示的照片,下了唐津城才知道,除了展望台,館內禁止攝影)。

■ 唐津城五樓的展望台

登上城堡頂層,視野豁然開朗,每個方向都是一幅幅的美景。 

唐津城三面環海,站在高點可以飽覽唐津美麗的海灣、街道的景色與ㄧ片綠意的 “虹之松原”。

✺「虹之松原」-唐津灣沿岸如廣闊的彩虹弧線般綿延的松原,被指定為國家特別名勝。17世紀時唐津藩第一代藩主寺澤廣高以防風、防潮為目的開始種植松樹林,全長約4.5公里,寬約500公尺,約有百萬棵黑松群生。名列日本三大松原之一。

 

   

唐津灣的「高島」

   

★ 舊唐津銀行 辰野金吾紀念館 (與台灣總統府、台中車站等皆屬同款的設計風格)。

舊唐津銀行位於佐賀縣唐津市,由辰野金吾博士監督、其弟子田中稔負責建造完成。  

這是一棟外牆採用紅磚和白色花崗岩的辰野式風格設計,屋頂上有個小小風格設計,屋頂上有個小角樓和圓頂,強調它像一個皇冠,已被指定為國家註冊有形文化財產。

 

建築物後方陳列了辰野金吾與曾根隆三的銅像。 

 

★ 日本第一代建築師辰野金吾 (1854 -1919)

❶  舊唐津銀行辰野金吾紀念館,是現代建築之父辰野金吾監修的美麗維多利亞式建築。外觀的紅磚與灰白色系飾帶相間的組合,到重厚的木製櫃台和柱頭頂部捲曲莨苕葉的科林斯柱式裝飾,及精心設計的石膏天花板,每個細節都被精心打造的古典優雅,令人驚嘆。 

  

入口辰野金吾的雕像是用唐津燒製成的。他曾在東京車站、日本銀行總行等進行建築設計工作。 

 

   

半迴旋式木造樓梯,鋪著紅色地毯,搭配溫潤木質的扶手,莊嚴復古的英式風格。

 

  

二樓中庭空間,有會議室、貴賓接待室,美麗的天花板裝飾、垂墜的宮燈、精美的壁爐、還有引人注目的華麗地毯,弧形的曲線藝術,建築內部很有品味,隨處殘留著歷史的遺跡。

   

如果你是建築迷或是西式建築和童話世界的愛好者,那麼當你在欣賞精心雕琢的建築時,一定會對每個設計細節深深著迷。(這裡甚至免費提供拍攝婚紗照,可以提前預約)。

 

二樓展示室,展示了作品的模型 

舊唐津銀行模型▼ ▼

   

這個螺旋樓梯,記得在台大醫院舊館裡似乎看過,感覺很眼熟。 

負責人ㄧ路詳細解說,還熱心帶我們參觀了金庫,層層的金庫,擁有130年歷史的保險櫃裡,放置了金條。  

 

   

❷ 舊唐津銀行於1912年竣工。在1997年之前,它一直被用作銀行,後來贈予唐津市,現在被指定爲重要文化遺產,免費向公衆開放。

舊唐津銀行總店保留了完整的銀行內部設備,看得出日本人維護佐賀縣遺產古蹟所付出的心力!

■「辰野式風」串起東京與台灣的連結

辰野金吾(1854—1919),日本第一代建築師,在鐵路及建築上的貢獻相當多,作品從東京車站、武雄溫泉新館・樓門、濱寺公園火車站、日本銀行總行等都由他操刀設計。

辰野金吾所設計的建築中,紅磚與白色花崗岩形成美麗的對比,屋頂上放置塔樓、圓頂以強調皇冠形式的融合,發展出獨樹一幟的「辰野金吾風」。  

★ 在台灣與日本建築師相遇

日治時期,辰野的學生來台發展者甚多,影響到當期台灣的建築。如台灣的總統府、西門紅樓、台大醫院舊址,台灣總督府、公賣局和台中車站等建物,皆出於辰野金吾弟子之手。 

  

 

★ 鏡山

鏡山位於佐賀縣唐津市,海拔284公尺,通往鏡山頂約4公里的的道路曲折蜿蜒,並列兩旁的草木蒼翠蓊鬱,是一條絕佳的自駕路線。 

 

公園草坪間有一個維護精美的池塘,碧綠湖水映著藍天白雲,宛如天上仙境,讓人心情舒暢。 

  

相傳鏡山神社建於西元860年,由第十四代中天皇神宮皇后前往征服朝鮮三國時,曾攀登鏡山山頂祈求勝利建立的,她在山頂供奉了一面鏡子,並告訴土地上的人們,把這面鏡子當作是我,珍惜它,這個傳說可能是「鏡山神社」的由來。 

 

從通往鏡山觀景台的岔路出發,有幾座鳥居。

◎ 鳥居是區分神域和人間的地方。因此通過鳥居時,要先一鞠躬。日本常見的「朱紅色鳥居」被認為是對抗魔力、象徵生命力的顏色。

   

◎ 手水舍 (有清水的池子)  參拜神明時,首先要進行簡單的「禊」儀式 - 淨水池洗手及漱口,代表淨身淨心的意思。 清潔過之後,即可進入拜殿參拜。 

 

◎ 洗手方式:1. 用右手拿起勺子裝6 至7 成滿的水。 2. 洗完左手後,改以左手拿勺洗右手。3. 然後改以右手拿勺,將水倒入左手掌心中,用水沾一下嘴或漱口。4. 完成後將勺子豎立起 (勺口面向自己),讓剩餘的水從勺柄流走 (目的是洗勺柄),把勺放回原位,完成。

在寺廟場地上,有個 “愛之鐘” 石雕,相信是戀人們祈求愛情順遂的場所。 

 

◎ 日本人拜拜為什麼要拍手?

「二禮二拍手一禮」是在日本許多神社中作為基本的參拜儀式進行的。每個步驟都寓意深遠,例如,拍手被認為是招待神明或驅除邪氣的象徵。 這不僅僅是普通的拍手,更是一種表達對神明敬意的儀式,需要用心和謹慎地進行。

● 雄偉莊嚴的拜殿

神社社域內左右各有一尊「狛狐」石像,其中一隻狛狐嘴裡叼著一卷卷軸,另一隻則叼著一顆寶珠,象徵著打開財運和智慧的大門。 

   

  

狹窄小路上有幾座神社位於陡峭的山崖 

 

停車場ㄧ側的鳥居門,杳無人跡,鳥居旁的池塘美景讓人陶醉不已。 

       

● 隨機午餐

路上經過ㄧ間溫馨小店,吃了咖哩特餐 (下了鏡山已經兩點多了,許多餐點已經售罄)。 

    

點了牡蠣咖哩飯、牛肉咖哩飯 

 

★ 吉野里歷史公園

吉野里歷史公園是日本政府指定的國家特別史跡。園區總面積達117公頃,擁有日本規模最大的彌生時代環壕部落遺蹟和文物 (西元前500年到西元300年之間) 。 

 

  

公園內重建了瞭望台、聚落、國王的住家、架高樓房等建築模型。除了參觀公園之外,登上12公尺高的瞭望台欣賞四周景色,或走下環狀壕溝感受其大小和深度,彷彿能看見當時人防禦外敵的辛苦。 

   

  

小屋裡面保留了彌生時代濃厚的文化與生活習慣

 

參觀吉野里公園是一個體驗時光倒流、了解史前日本人的生活樣貌。這個發掘工作於1986年展開,遺址的大小和出土的文物數量都達到空前規模。 

   

   

彌生時期王之妻在屋內織布的情景

  

2100年前埋葬國王的「北墳丘墓」,墳丘墓內展示了真正的甕棺挖掘出土石的狀況。可以感受當時有多麼隆重。

儘管挖掘和研究工作仍在繼續進行中,許多建築 (塔樓、住宅、城柵等) 都已經過精心重建展現彌生時期 (鐵器時代) 定居地的原貌。這裡從開放之初就成為了佐賀的熱門觀光景點。

▲ 左上圖是彌生時代成人與小孩的甕棺,不是水缸喔!

北墳丘墓發掘出14具成人用的甕棺,甕棺中許多代表身分的銅劍和管玉,被認為是彌生時代中期歷代王者或有力者的埋葬地。   

 

  

展示牌的插圖顯示了一個儀式房間內,一位靈媒在進行儀式,她坐在中央,周圍有其他人圍觀。靈媒使用藤蔓和小撢與神明溝通,展示超自然的聯絡,來接受祖先的預言,這是神靈和祖先相互交流的神聖瞬間。 

  

 

吉野里公園腹地非常廣大,我們幾乎走遍了所有的聚落、壕溝,繞道看了北墳丘墓,來這種一片荒野的地區遊覽,爬上爬下、東彎西拐、跑來跑去,有點無聊,但當作運動也不錯,不過需要很強的體力和腳力,對於去年斷腿痊癒的我,如今能跑、能跳、能走⋯,非常滿意自己的表現! 

✽提供一個個人體驗:無論走多遠、爬多高,隨時保持「吸氣、吐氣,吸短吐氣長」的方式,相信什麼都難不倒你喔!

~~~~~~~~~~~~~~~~~~~~~~~~~~~~~~~~~~

● 路過佐賀縣鳥栖 Premium outlets ,我只買了兩個廚房用品。(蔬菜沙拉脫水籃和水煮蛋打洞器,確實很好用)。

 

★ 米其林名廚及網路推薦的鮮魚壽司名店「佐賀縣鳥栖市彌生阿丘迴轉壽司」 

  

各種各樣的傳送帶壽司,食材厚實、新鮮、美味可口均在ㄧ般平均水準之上,店內乾淨整潔,牆上貼有許多名人的推薦,價格不便宜,但魚肉的品質無可挑剔,是一間略顯高檔的壽司店。 

     

   

  

晚間八點才抵達壽司店,有些魚蝦已經賣完了,不過我們還是吃了不少好料。

 

★ 夜宿佐賀駅 Route Inn 

這是一家保留著年代感的商務酒店,設備比較老舊。一樓櫃檯旁的公共浴室不大,只能容納 3、4個人而已。和前兩個晚上的旅館相比,相差很大。

住了幾間酒店,發現他們一樣重視環保,但都會把住宿的備品,飲用水,陳列在櫃檯旁的一個大的架子上,客人可以隨意取用。(聽說台灣的五星級旅店目前都沒有備品,還要自付金額購買,兩者相較,真是差多了)。 

 

 

2024.12/25 一場大雨過後的夜晚,街道上閃亮的聖誕樹,映照著空蕩蕩的佐賀駅,好冷清寂寥的聖誕節場景!

  

ㄧ路所見不是古跡,就是歷史文化,沒有喧嘩熱鬧的逛街行程,沒見到任何中國人、台灣人,乾淨整潔,不知道下個景點是什麼,說走就走,十分愜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