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住宿全球首座玻璃冰屋, 自駕哈士奇雪橇

★ 芬蘭極光玻璃屋 (Kakslauttanen Arctic Resort) 

  

北極圈追極光,除了挪威的極光首都特羅姆瑟 (Tromsø) 外,還有芬蘭的羅瓦涅米Rovaniemi (聖誕老人村),在更北方的伊納里 (Inari) 和薩利色爾卡 (Saariselkä) 的Kakslauttanen Arctic Resort 都是芬蘭賞極光的熱門景點。 

芬蘭KA渡假村,一座座水晶球般的屋舍Glass Igloos 嵌在茫茫雪原裡,這些玻璃打造的房子,既能承受戶外零下的溫度,也可以隔熱、防結霜,讓旅人躺在屋內仰望天空時,視線不會受到干擾。晚上躺在床上吹暖氣就可以看極光,是很多人北歐之旅的夢想。(下圖源自Kakslauttanen Arctic Resort官網)。

 

★ 芬蘭伊納里 — 伊瓦洛機場 — 北極圈KA渡假村

離開芬蘭伊納里 (Inari) 的apartment 搭乘接駁巴士,約1小時左右,抵達芬蘭伊納里的伊瓦洛 (Ivalo) 機場,準備搭車前往芬蘭東北角薩利色爾卡 (Saariselkä) 城市的KA渡假村。   

 

★芬蘭伊瓦洛機場 (Ivalo Airport) 

 

天氣太過寒冷,機場屋頂融雪的排水管流出來的水直接成了小冰柱。▼

  

  

伊瓦洛機場小而美,商店街販賣各式各樣的紀念品

紅、黃、藍三個鮮艷色彩是薩米人最喜歡的顏色,服飾多以深藍色為底,朵朵綻放搶眼且獨特的罌粟花,衣服剪裁感覺來自同一塊布料的不同部分,每一件都新奇好看,各有特色。

機場小商店展示的服裝、配件,亮麗、大膽的色彩和印花圖騰,樣式簡約、隨性,卻頗具吸引力。

Kakslauttanen卡克斯勞特恩渡假村在伊瓦洛機場特別設立了接駁車的服務駐點,預約入住的遊客,可以直接在機場搭車前往KA渡假村。  

 

這是卡克斯勞特恩渡假村接駁車的駐點,標示著芬蘭貓頭鷹和麋鹿的標誌。(小叮嚀:KA渡假村飯店不是免費接送遊客,35分鐘的車程需要付180歐元,價錢很貴。)   

  

芬蘭獨有的魚雷貓頭鷹,以威嚇的姿勢與零重力感的飛姿聞名,因為牠的傲視猛烈ㄧ瞪,讓世界各大媒體與網友為之瘋狂。(攝影師伊坎葛斯意外捕捉到這個北方鷹鴞瞪眼的鏡頭)。 

 

★ 伊瓦洛機場租車

KA渡假村在機場內的迎賓駐點,接駁車來回往返需要360歐元,相當於台幣$12597,價格令人瞠目結舌,比我們租車自駕都貴上許多;加上渡假村區域寬廣遼闊,自行租車應該會比較方便行動。(事先在台灣換國際駕照)。

我們在機場辦理了租車手續,領到了一部Skoda休旅車 (兩天的價格是台幣$8895),換手妹妹駕駛,又是一陣手忙腳亂後安全上路,約40分鐘左右抵達目的地。我們進入了一片銀雪漫漫的靜謐森林。 

 

  

★ 卡克斯勞特恩冰屋渡假村 (Hotel Kakslauttanen)

KA渡假村位在荒野邊緣上的芬蘭國境內,北極圈再往北250公里處,一路向著北極海,終年年均溫只有攝氏0.6度,薩米人(Sami) 在這一區生活了超過一百年,這裡是世界的純淨之土。結冰的湖面,綠色森林環繞,空氣清新,距離芬蘭最大的國家公園 ─烏爾霍凱科國家公園 (Urho Kekkonen National Park),約5公里。 

 

☆ 歐洲目前僅存的遊牧民族

在靠近北極圈以北,位於挪威、瑞典、芬蘭三國的國界交界處,名為拉普蘭 (Lapland)。這裡,是薩米人的棲息地,也有「歐洲最後淨土」的美名。根據專家考證,遠在一萬年前,薩米人 (Sami) 就遷徙到此地居住,成為遊牧民族,也是歐洲最大的原住民。

● 雪原中薩米族人的皮帳篷 (Aurora Camp) ▼

 

● 卡克斯勞特恩渡假村的建立

1973年莊主尤西 Jussi 前往芬蘭最北烏托斯約克漁釣,回途因為車子沒油,只能就地卡克斯勞特恩紮營住宿,意外發現原來北境地域如此絕美,何不與世人分享。於是窮盡畢生之力,一點一滴打造了這座冰原之城。如今,卡特斯勞特恩渡假村已經發展成了芬蘭最有名的商業旅行目的地。

★ 全世界第一座玻璃冰屋

KA渡假村是世界上第一個建造玻璃屋的創始地,是芬蘭玻璃屋的鼻祖,它登上了《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港星謝霆鋒戶外美食節目《十二道鋒味》,曾邀蕭敬騰來這裡追逐極光,拍攝過許多短片;另外,歐洲知名影星、球星也喜歡選擇在此度過愉快的聖誕假期,KA的玻璃屋成了芬蘭最有名,人氣最火的一家。  

   

自卡克斯勞特恩酒店開啟了網紅玻璃屋的先驅,芬蘭從此有了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種類的玻璃屋,吸引著全球旅人前來朝聖。

 

台灣雪地行車時,規定在輪胎要綁上雪鏈,以避免雪地打滑危險,行車會發出嘎拉嘎拉的聲音;北極圈遍地結冰,發現這裡的雪地輪胎都已打上了鋼釘,比台灣更方便許多。 

 


  

 

● 飯店接待中心,先辦理入住手續 

 

我們住在渡假村的西區,check in的接待中心與我們住宿的玻璃屋,距離遙遠。還好是自行駕車,若是拉著行李漫步在凜冽的寒風中、眼前一片茫茫雪海,根本無法辨識方向,加上我半痊癒的斷腿,簡直不敢想像。(地圖上紅筆的標示,即是西村的住宿點)。

小叮嚀:網路有人留言,因為渡假村區域廣大,村與村之間相距較遠,指標也不夠清楚,車行不慎卡在雪地摩托車的賽道上,最後需要支付100歐元,酒店才會派人處理,在這裡什麼都需要錢,而且都不便宜。

  

依循地圖標示住宿的西村 (West Village) 35號門牌的玻璃小冰屋,一間間圓弧型的玻璃冰屋散落在白色的雪原上,與地景天空合而為一。也因這般絕美夢幻的景致,KA冰屋村曾被評為最夢幻的旅遊景點之一。

許多結婚的新人會特別選擇跨越北極,到渡假村辦婚禮,度蜜月。 (飯店內有教堂,可以事先預訂,還提供舉行婚禮的設備,ㄧ樣要價不菲喔!)

   

想像在鮮少光害的芬蘭玻璃穹頂屋內,通過整片透明玻璃帷幕,欣賞滿天繁星閃爍以及令人驚呼連連的極光景觀;夜晚在星空、極光下入睡,絕對會是人生最頂級、最難忘的經驗。

這些精緻可愛的冰屋群,是由特殊的升溫防霧玻璃製成,既保持屋內溫暖,也能防止屋頂積雪,即便室外零下30度的高寒,室內仍然保持10度以上。世界罕見的玻璃屋大本營就在這裡,而經典圓頂玻璃屋幾乎成了芬蘭玻璃屋的代言者。 

  

小玻璃屋 (Small Glass igloo),是KA渡假村最原始的基本款玻璃屋,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座玻璃屋。不過部分的玻璃屋內只有廁所,洗澡需要到公共設施的大澡堂 (桑拿房),入住前可以先選擇,否則極為不便。

我們入住的是四人床的玻璃圓頂房 (Large glass igloo),除了具備兩人玻璃圓頂房的溫馨舒適外,還增設了淋浴設施。只是整個玻璃屋內沒有任何掛鉤來吊掛衣服或毛巾。

  

冰屋的玻璃帷幕透著藍天,散發出自然、浪漫的氛圍。 

  

 

    

極光玻璃屋是全罩式玻璃的設計,自興建以來,名氣響亮,經常會有遊客來拍照,從窗戶外側窺探,或從高處拍照,室內一覽無遺,隱私性較差。 

酒店的圓頂玻璃屋和木屋多坐落在靜謐的森林中,從接待中心到住宿處都有一段距離,所以處處可見手推式雪橇行李推車,在雪地裡非常實用。 

   

抵達住宿小屋,我來不及穿戴冰爪,在玻璃屋門口重摔一跤,正好是斷腿的左膝 (當場痛死、也嚇死!!)家裡三個大個兒,費了好大勁才把我拽起來。立刻拍照向復健唐老師求救,老師教我暫時吃止痛藥、擦藥膏。咬著牙也要撐著,絕不能成為自助旅遊夥伴們的負擔。

老公推著行李雪橇車,載著兩個傷兵,去參觀飯店的桑拿中心 (我斷腿、女兒斷了腳踝韌帶)。 

▼ 酒店西村的桑拿房 (三溫暖) 

  

● 渡假村木屋

渡假村住宿費用昂貴,如果入住的是大型傳統木屋,室內壁爐使用的木材,需額外付費40歐元。另外提醒,渡假村內沒有販賣任何食材,周圍也沒有任何超市可以補貨。

    

 

   

現在KA酒店隨著園區擴建,如今已經發展成一個大規模的渡假村,園區分東村 (East Village) 和西村 (West Village)。而玻璃屋有小型的 (2人住)、大型的 (4人住)、木屋加一個半圓玻璃屋型 (6人住)、超大型六個臥室的木屋加玻璃屋 (12人住),另外也有小木屋可以選擇。

渡假村內提供了眾多的戶外活動:像是哈士奇雪橇、馴鹿雪橇、雪地摩托車、冰上捕魚、滑雪⋯等。

 

 

奢華玻璃圓頂冰屋 (Kelo-Glass Igloo) ,空闊的空間可以感受芬蘭的木質風情;夜裡可以在暖房內等待極光,兩種房型都可以享受到,設計實在貼心,是住客首選。不過,這裡的住宿類似民宿設備,不會有人幫忙整理房間。 (▼下圖,客房內部攝影源自:KA渡假村)。  

  

★ 芬蘭是三溫暖發源地

國人較熟悉的「三溫暖」,其實就是芬蘭的「桑拿」浴。桑拿 (Sauna) 源自芬蘭語,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傳承到現在。桑拿與芬蘭人的生活與文化息息相關,不僅能放鬆休閒,也是工作場所;不僅能洗滌身體,更能淨化心靈。  

● KA渡假村的桑拿房

 

  

傳統上,芬蘭人習慣蒸桑拿時不穿衣服,只以毛巾裹身,有的桑拿房會禁止穿泳衣進入,需要事先看清楚規定。在芬蘭男女共用一個桑拿房很常見,這裡的公共桑拿房則分為男女兩間。

  

桑拿房內的石頭魔法

當桑拿房內爐火燒旺,石頭燒到灼熱之時,將冷水潑灑加熱的石頭上,產生高溫蒸氣,透過蒸氣,使桑拿房能維持正確的濕度,讓全身各部位肌肉得到放鬆,促進大腦血液循環,達到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煥發精神的目的。

  

★ 芬蘭浴的基本常識:

① 在淋浴間先洗浴淨身,帶著桶子與水勺進入三溫暖,在屁股下墊上毛巾或三溫暖墊才是禮貌的做法。

② 進入三溫暖之後

把水潑灑在熱石頭上來調整溫度,只要一灑水就會產生蒸氣,讓整間木屋溫度升高,不過在灑水前記得向左右的人打聲招呼。

③  在三溫暖裡面

對於芬蘭人來說,芬蘭浴也是開心聊天的最佳社交場合,在舒適的蒸汽環繞中享受溫暖的時光。

④ 休息時間

感到炎熱的話可走到外面,坐在長椅上補充水分,最常喝的飲料,包含微氣泡酒精性飲料與啤酒。

⑤ 離開三溫暖

依照個人的喜好來重複 ②~④ 的過程,接著到淋浴間把汗水沖掉,如果是到有游泳池、湖泊的芬蘭浴場所,還可以下水游泳來降溫。

● 桑拿的目的是清潔身體和放鬆心靈,如果感到不適應甚至是不舒服,不必勉強自己繼續。(請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衡量是否適合桑拿)。

 

● 飽腹空腹、疲倦、酒後不適合三溫暖

飽餐後半小時內不適合蒸桑拿,因高溫時皮膚血管擴張,血液大量回流,進而影響妨礙食物的消化吸收,建議喜愛桑拿的朋友在進食的2小時後再進行桑拿浴。身體過度疲勞或飢餓時,蒸桑拿容易造成低血糖性虛脫。若酒後蒸桑拿,可能會引起不適,容易造成神經系統障礙而發生意外。

據研究顯示,定期的桑拿浴 (儘量一週不要超過2次), 會為身體帶來類似於適度運動的好處,它通過接連幾次的冷熱交替、反覆的乾蒸沖洗,可以緩解疼痛、鬆弛關節、血液循環得到改善;也因為身體大量排汗、除垢,而活化人體細胞,故還具有美容護膚,延緩衰老的效果。

 

渡假村在河邊共設置了三間煙燻桑拿房,其中一個甚至是世界上最大,蒸完桑拿,還可以跳入冰湖,來一次刺激的冰泳,在涼爽清澈的水中讓感官煥然一新! (即便零下30度的冬季,人們也會在冰層上鑿出一個洞,來完成桑拿的傳統活動)。

✺「桑拿+冰泳」是芬蘭人的快樂泉源

 

《食尚玩家》節目曾安排主持人浩角翔起來到拉普蘭渡假村體驗道地的芬蘭浴,在戶外零下25度的氣溫下,兩人僅著泳褲進入82度高溫烤箱中,不到3分鐘就熱的滿頭大汗,再一鼓作氣跳進冰湖水中,待了15秒後,即痛苦嚎叫衝出來,凍到發抖幾乎無法站立,他們敬業的態度,帶給了觀眾滿滿的熱情。( TVBS娛樂新聞播出節目的照片,如圖 )。 

在冰天雪地下跳進湖裡,畢竟對一般普羅大眾來說,讓人掙扎而且不太適應。

 

★ KA渡假酒店接待中心

 

  

酒店餐廳入口有座迎賓木雕人偶,門內的聖誕老公公人偶則是ㄧ個寄信郵筒,旁邊一整排的紅白酒玻離儲櫃。 

酒櫃旁聖誕老公公人偶原來是個郵筒信箱

 

渡假村飯店寬闊的餐廳,號稱可以容納一百多人,整個設計明亮華麗,而各種原木的堆疊與雕塑,呈現了北極圈薩米人的建築風格。

    

  

餐廳獨特的鹿角燈飾

北極圈的麋鹿會自然脫角,撿拾堆疊之後成了漂亮的燈飾;飯店大廳裡的石造大壁爐極為顯眼,只可惜壁爐裡放了蠟燭來替代柴火 (如下圖)。

 

 

櫃檯上掛著拉普蘭店特有的圖騰,牆面上的電視螢幕出現渡假村各種活動的行程、時間,提供住宿旅客選擇並且報名。

  

酒店接待處的休憩區,鮮艷的拼貼圖處處可見,可愛的聖誕小精靈藏匿在木雕的角落裡。

 

餐廳內溫暖的室內空間,家具裝飾幾乎皆以當地木材搭建而成,林森原始氣味淡淡飄散在空氣之中。原木打造的木雕,將自然美與創意結合,展現出原木質感與紋理,看似粗獷然而雕功卻極為細緻。 

 

  

休息區旁是紀念品商店,販售各式鹿皮毛氈、絨毛玩偶、衣帽、鑰匙圈、手機袋、背包、杯子、海報、明信片等,各式伴手禮應有盡有。

 

   

入住KA渡假飯店住宿,昂貴的房價直接包含了早餐與晚餐,畢竟方圓幾公里內沒有任何超市或餐廳,就連最近的Saariselkä市區也有10公里之遠。玻璃屋區域佔地寬廣,從住宿處步行到餐廳接待中心的主建築物,有一段漫長的路程,我們預訂了當晚六點用餐。 (傍晚的接待中心)。 

 

在夕陽與冰原交織的美景窗邊享用晚餐,頗具浪漫風情。

 

在北境極地享用晚餐

  

晚餐感覺有點單調:北境的麵包咀嚼起來既乾又硬,這是拉普蘭的傳統風味。前菜:杜松醃鮭魚搭配馬鈴薯和蒔蘿、龍蒿醬,晚餐只提供兩種套餐的選擇:炒馴鹿肉或者印度咖喱燴飯;甜點:拉普蘭乳酪及莓果醬或莓果、香草霜淇淋。

 

 

   

馴鹿肉、馬鈴薯、酸黃瓜搭配莓果醬

   

   

   

 

晚上的桑拿房景致 

 

夜晚的北境

晚餐後踩著鬆軟的白雪,慢慢散步回玻璃屋,方圓十里杳無人煙。沿途許多可愛的木製燈飾,將粒粒分明的白雪,照的閃閃發亮,北極圈的自然風光,在一片黑暗的夜空中,顯得格外動人。

   

  

北極的夜晚是拉普蘭地區最為神奇的景象之一:藍色的暮光,綿延萬里的白雪,一望無際的森林,玻璃屋內點燃的燈光,照亮了童話般的冰雪世界。

   

返回玻璃屋沿途,我們不斷舉起手機的螢幕對著天空,希望舞動變幻的極光奇蹟能隨機降臨,然而仰望蒼穹,一片厚厚的灰雲籠罩,連星星都不見蹤跡。身處在這綺麗夢幻的童話國度,讓人充滿了期待⋯⋯(聽說我們離開後,這裡極光大爆發)。

 

  

   

 

  

 

次日清晨,躺在冰屋柔軟的床上,透過穹頂小屋的玻璃天花板,仰拍著藍天白雲,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享受著畢生難得一次的奢華體驗!

  

走出室外,見陽光與白雪的交匯,宛如大自然的傑作,銀光耀眼的白色積雪,綠霧色的玻璃冰屋,展現出另ㄧ種動人的風情。

 

 

三月初春時節,冬眠已久的太陽漸漸露面,雖然白晝隨之變長,但仍然好多好厚的白雪,看著ㄧ片晶瑩白雪大地,近距離接觸潔淨且未受破壞的大自然,呼吸如此純淨的空氣,感受冰天雪地的靜謐與簡潔,真是一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體驗。

  

   

 

行李收拾妥當,駕車前往接都待中心吃早餐,養足精力,接著準備進行「哈士奇拉雪橇」的刺激行程。 

  

  

德式小香腸鹹香Q彈,炙烤馬鈴薯綿軟好吃;麵包除了小可頌,其他又乾又硬,不過各式醬料的選擇非常多。(基本上,早餐比晚餐好吃)。  

 

  

   

雪原上薩米族人的皮帳蓬和閃閃發亮的馴鹿裝置藝術 

薩米人居住的帳蓬是由樺樹做為蓬柱的尖角帳篷,昔日會以獸皮或編織的羊毛毯覆蓋,今日則改為較輕或防水的材料覆蓋,更容易架設和拆除。

 

馴鹿是拉普蘭薩米族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他們的語言中,光是與馴鹿相關的詞彙就有四百多個。薩米人在原野上牧養馴鹿,在嚴峻的極地相依相存,馴鹿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必須品。 

 

■ 還記得《冰雪奇緣2》裡一頭善解人意的馴鹿嗎?原來以北極圈故事背景的人氣動畫,除了描繪皚皚白雪冰凍山川,更少不了可愛的馴鹿。其中魔法森林裡的原住民「北烏卓族」原型,是來自於北歐原住民族「薩米族人」。片中溫柔男阿克身邊就一直有著馴鹿陪伴。 

 

  

★「哈士奇犬拉雪橇」- 體驗當地薩米人平時運用的雪地交通工具

來自西伯利亞既聰明又健康的哈士奇Husky厚毛犬,帶領我們進入極地的深處探索。這群被稱為「拉普蘭忠心朋友」的極地雪犬,在堅硬的雪地上,飆速帶動雪橇奔跑,就算連天大雪亦沒有困難。在不需要工作時,哈士奇又是甚懂人意的動物,跟牠們玩,會帶給參加者不少溫馨樂趣。 

 

★【芬蘭哈士奇Husky雪橇體驗】

早餐後的行程規劃是「哈士奇犬拉雪橇」,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搭車抵達哈士奇營地,大家都換上了渡假村準備的保暖連身衣和鞋靴。 (毛帽,手套、圍巾ㄧ定要戴好戴滿,行駛雪橇途中,凜冽寒風迎面吹來,冷到爆!)

  

 

● 八分鐘雪橇教學與示範

教練詳細解說且示範駕駛雪橇的注意事項:每一部雪橇兩人一組,一位駕駛、一位乘客,半途中可以交換位置。如果你是駕駛,雙手放在雪橇上全程抓好,要專注控制,不能帶手機、相機,教練明示出刹車位置,踩著它,速度就會慢下來。 

 

教練從屈膝、開跑、滑行、前衝、刹車,ㄧㄧ示範解説如何操控雪橇平穩的訣竅。

  

教練說,如果你是乘客,只需要將自己交給雪橇犬及錯位,就可以穿梭在林木之間、山坡之上,欣賞沿途景色。但千萬別做這些危險的動作:抓一些雪,或者把腿伸出去,只要坐著盡情享受即可。若中途停車,絕對不可觸摸哈士奇犬,因為只要撫摸了狗狗,等一下牠會亢奮的又撲又跳,行車反而徒增危險,等行程結束後,才可以撫摸牠。 

 

極地獨有的狗拉雪橇,可以體驗原始的雪地風味。每車二人,由5至6隻受過訓練的雪橇哈士奇犬拉車,而活力充沛的雪橇犬等教練一聲令下,就飛奔出去。

團隊教練騎乘著雪地摩托車,一路跟在雪橇車旁,隨時給予指導協助,並管控整列雪橇車的安全。

 

搭乘哈士奇雪橇的經歷有點令人難以置信,在哈士奇營地,看著散落周旁的雪橇、狗狗不斷地嚎叫狂吠,想像著雪地奔馳的旅程,有種令人緊張的感覺。但當你坐上哈士奇犬拉乘的雪橇,隨著狗狗的飆速,大家興奮的尖叫不已,每個人瞬間都融入到氛圍中。 

 

  

● 雪橇犬的團隊合作

雪橇犬的拉車順序會按照每隻狗的體型和性格而定,比較聰明機靈的狗就當領頭犬,隨時要聽教練的指揮;最後一個一定是最有力的;中間的狗則是可以控制balance的。一支隊伍大約八隻哈士奇犬,雪橇剛起步的時候,最強壯的是在最後一隻狗的身上,最後一隻狗拉動了,整個隊伍才能前行,這才會是最佳的團隊合作。 

狗拉雪橇 (Dog Sledding) 與馴鹿拉雪橇 (Reindeer Sledding) 的體驗,感覺天差地遠

在羅瓦涅米聖誕老人村搭乘過馴鹿雪橇,靈活度及速度感較低,我們身上覆蓋著溫暖厚厚的鹿皮,享受著舒適、悠閑的行程,馴鹿雪橇慢行與哈士奇雪橇的疾速,兩者完全無法相比。隨著哈士奇犬狂飆超速,每個人都忍不住激情尖叫,但後來發現狗狗都認得路,也不太失控,就放鬆賞景和享受奔馳了。 

  

雪橇犬正努力的向上爬坡,駕駛者也相當吃力

 

  

教練指示,途中暫歇休息,互換駕駛

半途減速暫歇,前面的女兒和妹妹做了互換駕駛,誰知道女兒雙腳尚未站穩,狗狗就亢奮前衝,眼見她立馬翻車⋯⋯(我在驚愕中忘了拍下鏡頭)。

教練趕緊上前穩住雪橇,鼓勵她再繼續進行,但北極旅遊之前,她右腳韌帶早已受傷斷裂,所以最終還是放棄嘗試了。  

 

   

  

 

穿越森林,進入隧道  

 

● 北極圈的哈士奇是工作犬,跑步的時候很開心

北極圈的運動健將:哈士奇,又稱雪橇犬 (工作犬),特性是揹負重物及雪橇的犬種,一隻狗狗可以拖動180公斤的重物。狗狗非常好動,需要釋放體力,若是關著不讓活動,反而牠們會很難過。

哈士奇犬非常可愛又激情,看到人就興奮的狂吠,和溫馴的麋鹿完全不同。哈士奇犬每天運動量很大,當跑步的時候,我們看起來是辛苦的工作,但對牠們來說,是很開心的事。 

駕駛哈士奇穿梭在雪域森林之中,任由狗狗順路奔馳,這一刻,沒有汽油的味道,沒有轟鳴的引擎,只有大自然原始的呼喚,30分鐘刺激有趣的車程,真是好玩極了!  

 

  

雪橇行程結束,參觀哈士奇犬舍  

 

 

  

雪橇隊團員會把每一隻哈士奇狗狗當成自己的孩子一般照顧,專業的雪橇犬每天可以奔跑一百多公里,教練團隊每天會帶他們出去跑步,專注的照顧狗狗的生活環境。 

 

 

白雪綿密鬆軟,雙腳一踩,整個身子就深陷進去了。  

渡假村還提供了雪地摩托車 (Snowmobiling),要駕駛雪地摩托車必須持有國際駕駛執照,對於初次體驗者,最好找提供教練導覽的服務,熟諳車況及雪地駕駛注意事項,一般森林限速為每小時60公里,而冰面則是每小時80公里。

  

行程結束,進入拉普蘭傳統帳篷中生火保暖,還有熱藍莓茶和薑餅點心,整個雪橇活動時間約兩小時。

  

薩米人多層油紙布搭起的帳篷,頂上一塊是透明的,帳篷內有加熱臺和篝火,非常溫暖。

   

  

皚皚白雪包圍的銀色世界,彷彿置身仙境一般的美景。樹木房屋全都罩著厚厚積雪,屋頂好像戴上了雪白的帽子,披著白雪的婚紗。   

   

雪原上的松林和冷杉樹梢,隨風微微起伏,連成一片平林漠漠,帶來一股禪修般的寧靜。(車子駛離渡假冰屋時,看見巴士載著一批新的遊客抵達)。 

  

 

   

   

在芬蘭拉普蘭渡假勝地,體驗奢華浪漫的玻璃冰屋,搭乘刺激有趣的哈士奇雪橇,上山下坡、穿梭森林,沈浸在冬季一片荒野冰原中,特別能感受到天地的磅礡之美,淋漓盡致的靜謐與暢快,心中有種莫名的感動,是畢生難忘的體驗。

* 整個渡假酒店的行程付出了昂貴的費用:四個人花費了台幣$51,60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註:淺談芬蘭人的內向與芬蘭傳統的桑拿文化:(一) 芬蘭人的社交恐懼症 (二) 芬蘭人的快樂秘訣

❖ (一) 芬蘭人的社交恐懼

● 芬蘭人夢魘 (Finnish Nightmares)  - 芬蘭插畫家在FB連載超人氣幽默漫畫,由於受到廣泛歡迎,集結成冊出版。

 

有「千湖國」之稱的芬蘭,在《聯合國全球幸福報告》中,連續蟬聯七年冠軍。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國際認證的快樂民族,竟然是出了名地內向害羞,據說他們不互動、不寒暄、不熱情,不習慣與人接觸,還因此發展出一種「芬蘭式距離」,要是前面的人退後了一步,那我就要退的更遠才行!甚至有誇張一點的說法表示,90%的芬蘭人都患有「社交恐懼症」。

● 芬蘭平面設計師 Karoliina Korhonen 卡洛莉娜·柯爾霍寧以此為靈感,創造了一個戴著芬蘭藍色國旗藍帽的人物Matti,並發佈一系列的詼諧有趣的圖文「芬蘭式社交」,描述一個典型的芬蘭人馬蒂,個性含蓄內向,舉止溫和,重視自己的私人空間,內容是社交恐懼患者一般的日常生活。插畫作品推出後,就一夕爆紅,並且引起熱烈討論,這些漫畫連芬蘭總統 Sauli Niinisto 也愛不釋手。

  

「怕尷尬、厭社交」,熱爆網路的「精芬」人格

就算是鄰居,芬蘭人出門要是恰巧聽到隔壁有開門的聲音,他們為了避免打招呼便會躲在家裡等鄰居走了之後再出門,所以說芬蘭人真不是一般的「高冷」。

馬蒂覺得自己不得不登上一輛不是故意招手,卻為他停下來的公車。

  

Matti 馬蒂是典型芬蘭人,他喜歡和平、寧靜,且極端的低調,他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他給予別人適當的空間、對人有禮貌、省卻一切無謂的閒聊。

插畫家 Karoliina 強調:芬蘭人的內向,並非出於逃避、焦慮的「社交恐懼」;反而更接近一種「成熟、尊重別人空間與界限」的文化。在芬蘭,人與人保持距離,多半是顧及別人的感受,也尊重別人的空間。

 

● 芬蘭人的等距排隊法

芬蘭人等巴士排隊的習慣是每個人間隔約1公尺,在芬蘭排隊,能夠明顯地辨別出哪些是芬蘭人,哪些是外國人。 

 

如果有一個國度,人們普遍溫和有禮、靦腆是基本標配,隨時保持社交距離,排隊時大家安靜等候,不用擔心硬要找話題尬聊⋯⋯,這是內向人的天堂,這就是芬蘭。

芬蘭公共區域的椅子會設計成單人座,並且45度角錯開,避免和陌生人貼著坐、或面面相覷時的一股尷尬感。

■ 社交恐懼者的天堂

在芬蘭有一句自嘲的俚語:「芬蘭人跟你聊天,內向的會看自己鞋子,而外向的會看你的鞋子。」芬蘭人內斂、不善社交,但並不代表他們很難相處,只是排除了不必要的交流,給予彼此足夠的私人空間。獨特的「芬蘭式距離」,讓這個國家被稱為「社交恐懼者的天堂」。

● 現在有一個詞語叫做「精芬」(Spirtually Finnish) - “ 精神上的芬蘭人”,怕尷尬,厭社交。形容芬蘭人的特質:內斂、平和、寧靜,重視隱私與個人空間。

你是「精神上的芬蘭人」嗎?如果你對群體生活或社交感到疲倦、害怕、抗拒,那麼,是否你心裡也住了一個「芬蘭人」呢?

 

插畫家 Karoliina 強調:「我們經常在想:我是否靠得太近,令別人感到不自在?」「想跟別人說話,會打擾他嗎?」「想跟某人打招呼,會不會彼此不夠熟,讓對方陷於尷尬?」我們會儘量用自己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人。

事實上,芬蘭人不是不會溝通,而是更懂得尊重和禮貌。芬蘭人絲毫不覺得安靜或不說話是負面行為,他們重視個人空間,專注做自己的事。當芬蘭人收穫超出期待的成果時,通常會表現出謙卑的態度,寧願自嘲而不會吹牛,他們是保持幸福秘訣的專家。

有人說:芬蘭地處北境地廣人稀,面積約338,424平方公里,是台灣的9至10倍,人口只有台灣四分之一左右。芬蘭獨特的地理環境 (湖泊、森林密布) 更是塑造芬蘭人性格重要的外部因素。許多人遠離塵囂,習慣獨處,旅行到森林、湖畔、海濱等地享受大自然,芬蘭人非常重視自己或家人相處的寧靜時刻。

● 聯合國發佈「世界快樂報告」,芬蘭連續七年蟬聯全球最快樂的國家。一般人猜測可能是因為芬蘭在關鍵指標中拿了高分:「個人自由」! 

 

 ❖(二) 芬蘭人的快樂源泉 - 桑拿文化

● 芬蘭如何7年蟬聯「全球最幸福國家」? 芬蘭人說:蒸桑拿。

芬蘭人幸福的真正秘訣在於他們通過 “桑拿” 來紓解負面情緒。桑拿是芬蘭人的養生殿堂,是休憩康養和社交的理想場所。

 

● 蒸個桑拿,”汗” 暢淋漓,洗去煩惱

桑拿(Sauna)這個字源自於芬蘭,又稱三溫暖、芬蘭浴。桑拿原意是「無窗戶的木屋」,後來延伸為在封閉房間內,以蒸氣和高溫使沐浴出汗的過程。如今,人們覺得桑拿是一個可以放鬆身體和精神的地方。 

 

● 芬蘭的桑拿是由出生到死亡的日常文化

芬蘭有句古老的諺語,叫做 “先建桑拿間,後造居家房”。芬蘭的桑拿傳統可以追溯至幾千年前,早期桑拿房並不完全是洗浴、取暖、消遣之處。那時候,儲藏東西、燻魚、肉,洗、晾衣服等,都是在這裡完成的。當時,桑拿房是一處安靜的地方,1940年代以前,鄉村地區的婦女常在桑拿房裡分娩,因為這裡是家中唯一有熱水且能保有隱私的地方;而人去世後,桑拿房也是清洗死者遺體,舉行葬禮儀式的場所。

生活從桑拿開始,又在桑拿告終,桑拿房見證了芬蘭人生命中的所有大事。 

 

● 煙燻桑拿 ( Savusauna )  

芬蘭有65%的面積為森林所覆蓋,建造和加熱桑拿房所需的木材從來都不是問題。人們在房內會用柴木生火,據說木炭的煙氣還能消毒殺菌。芬蘭傳統的煙燻三溫暖,與其氣候環境和森林資源有關。

傳統的桑拿會使用火爐加熱石塊來產生熱量,向燒熱的石塊上澆水以增加濕度,從而製造出柔和的熱浪,在芬蘭語中稱為 “löyly”。人們使用木柴加熱石頭,引起又濃又多的煙霧,石頭加熱完畢後,會將柴火取出,打開通風口將煙排出去,再開始享受帶有微煙霧與木頭香的桑拿。

  

對很多極端講究桑拿的人來說,煙燻桑拿才是唯一正宗的桑拿。 桑拿房必須事先被濃煙加熱幾個小時。 使用之前還必須被通風,清潔,以確保沒有人會被煙弄得窒息或蹭到炭黑。 芬蘭人都覺得煙燻桑拿有種更柔和,更讓人放鬆的蒸氣。 

 

● 有芬蘭人的地方,就有三溫暖

芬蘭位於極北高緯度地區,一年中從十月至翌年五月都是雪季,每天日照時間只有6小時,面對凜冽寒風,嚴峻的氣候下,芬蘭浴除了在天冷的日子中給予人們溫暖的洗浴享受之外,還是人與人之間交際的重要場所,凡家族團圓、好友相聚、商務公關,芬蘭浴是當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芬蘭人口略多於560萬,桑拿房卻有350萬之多,家裡、辦公室、工廠、體育場、巴士、遊艇和酒吧等,療癒的桑拿房隨處可見。但以下這些地點的桑拿房,一定讓你意想不到。  

■ 移動式的桑拿 - 桑拿纜車、桑拿電話亭

全世界第一個桑拿纜車 (Sauna Gondola),在芬蘭最北部的拉普蘭 (Lapland) 滑雪假區 (Ylls),滑雪之餘,踏進纜車中的桑拿房,享受冰火二重天的快感,欣賞著禺拉斯山 (Ylläs) 的美景,絕對是滑完雪後最佳的放鬆方式。 

   

■ 電話亭桑拿

為了能夠隨時隨地蒸桑拿,芬蘭人甚至發明了移動版桑拿電話亭。電話亭最多一次容納2個人,亭子底部安裝了輪子,想要去哪兒,就推去哪兒,只是有時刻走光的風險,畢竟玻璃全透明。 

 

■ 冰屋桑拿

每年冬天,為體驗在冰雪的環繞中蒸桑拿的樂趣。 芬蘭人用巨大冰塊建起冰屋,在薩利色爾卡(Saariselkä 陸陸續續出現了冰屋桑拿,這樣的桑拿房完全由冰雪建造,煙霧繚繞的熱蒸汽與冰冷的雪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全球唯一有桑拿蒸烤的漢堡王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漢堡王 (Burger King) 分店於2016年推出了創意奇招,在門市內設計供15人的Spa水療桑拿,有更衣室、沐浴間、長凳、毛巾、火爐、及48吋電視。在這裡可以邊蒸桑拿,邊吃漢堡,又可作為朋友相聚或社交活動的場地。

芬蘭人如何將桑拿融入生活,由此可見一斑。這間漢堡王,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芬蘭人“胃口”,也因此獲得了超高人氣。 

   

■ 冰球競技場VIP桑拿

喜愛桑拿的芬蘭人們,在看球賽或演唱會時也不想閒著,在赫爾辛基的冰球競技場內,就特設一間奢華的VIP桑拿包間,來滿足消費者的觀看需求,邊蒸桑拿、邊觀賽。

 

■ 世界唯一摩天輪芬蘭浴 - 天空桑拿 (Sky Sauna)

在赫爾辛基,坐進40公尺高空的摩天輪裡,一邊享受熱氣蒸騰,一邊飽覽城市美景。這間桑拿房能同時坐下五個人,地面還設有一個熱水浴缸,蒸完桑拿就可以落地泡進浴缸,徹底放鬆。 

  

 

■ 芬蘭最大型的公共桑拿房 Löyly (Löyly,意為桑拿中熱石頭上流下的水)。

Löyly 桑拿房是赫爾辛基海濱最大型的公共桑拿浴場。隨同桑拿屋而建的還有一間餐廳,露天平台,屋頂平台/圓形露天劇場。這座桑拿木建築,坐擁海天美景,以不規則的三角形組成,猶如一只巨大的貝殼般,緊緊吸附著陸地,成為銜接土地與海水的特殊媒介。(圖:Löyly / credits: Pekka Keränen, Visit Finland 網站) 

 

■ 國會大廈的桑拿

芬蘭國會大廈裡也有桑拿房,內閣成員一週至少可以使用一次。總理和議員們可以在非正式場合討論國家事務。多年來,芬蘭領導人也常常邀請各國領導人和外國貴賓邊享受桑拿浴,邊商談政治要事,進行所謂的「三溫暖外交」。

冷戰時期的芬蘭總統吉科寧 (Urho Kekkonen) 利用「桑拿外交」奠定了與鄰國蘇聯之間關係的基石。芬蘭駐各國的使領館內也有桑拿房,外交官們在異國他鄉也能保留這個傳統的洗浴文化。 

 

● 裸體桑拿:芬蘭人下班後的社交生活

可愛的芬蘭人雖然內向,不善於和陌生人說話,但他們會和ㄧ群人脫光了蒸桑拿。在芬蘭,一絲不掛地見到自己的老闆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在這裡,沒有頭銜、沒有衣服、人人全裸,沒有任何規則、不論地位高下,只有你的想法及你的言語,所有人都一樣。

對芬蘭人來說,三溫暖不僅僅只是放鬆的地方,更是與朋友團聚的場合,即使是平常害羞的芬蘭人,進入三溫暖後也會判若兩人!小至閒話家常,大至社會要聞,無所不談。而芬蘭的家庭成員也經常一起蒸桑拿,藉著聊天溝通,使得親子關係變得更緊密。  

 

蒸汽中裸裎相見,心情階級大解放,這是更徹底的人際交流,去掉了所有不必要的裝飾。對芬蘭人來說,桑拿浴是一個做回自己,與人相處的地方,是一個可以放鬆身體和精神的地方。 

 

●「冰火二重天」的傳統桑拿浴

芬蘭人習慣用頗為 ”激烈” 的方式進行桑拿浴:在封閉溫暖的蒸氣木屋裡烘烤,最傳統的煙燻桑拿或燒木桑拿溫度在80至100度之間,逼出一身汗後,就裸著身子跳進冰湖,或在雪地裡打滾,享受冷熱交替 “冰火二重天” 的快感,芬蘭人說,感覺極好,靈魂都跟著放鬆了。然後再衝回桑拿室繼續蒸烤。  

 

羅瓦涅米聖誕老人村的桑拿房清楚標示了桑拿洗浴的順序

 

    

一般而言,芬蘭孩子從六個月大就開始洗桑拿,從那時候開始,平均每10天洗一次,蒸桑拿是全民的生活中心。 

 

享受蒸桑拿時,芬蘭人喜歡用白樺枝葉紮成的 Vihta (沐浴棒),浸濕泡軟後拍打身體,目的是讓血液運行加快,皮膚毛孔儘量張開,汗垢順暢排出體外。

 

冷熱交替的芬蘭浴

進行桑拿的時候,人們習慣以白樺樹葉拍打全身,直到肌膚通紅為止,藉以促進血液循環,讓身心靈放鬆。當身體受不了熱氣時,可以淋浴或直接跳入泳池或冰湖、或大海來降溫,如此來回數次,最後走下滾燙的平台,以清水沖洗後,正統的芬蘭浴才告完成。 

  

 

蒸桑拿時開心談天,洗浴後芬蘭人習慣大吃一頓,喝冰啤酒、吃烤香腸,舒筋活絡之餘又大快朵頤,人生好不快活!

 

★ 1986年芬蘭桑拿協會提議,訂定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桑拿日;2020年被聯合國教育科文組織 (UNESCO) 將桑拿這種輕鬆方式,列入芬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在芬蘭,療癒的桑拿隨處可見,芬蘭成為幸福國度的秘訣,似乎也呼之欲出。

UNESCO表示:桑拿是芬蘭人的身分象徵,桑拿是人生開始、以及人生結束之地,在一回桑拿浴中,芬蘭人洗滌了身心靈,並獲得內心的平靜。芬蘭的幸福指數如此之高,桑拿是一大原因。 

 

✺ 結語:芬蘭人幸福的秘訣到底是什麼?我們或許可以在他們優美而寧靜的生活環境中找到一點線索。想像自己徜徉在森林芬多精中排解生活壓力,或在極光照射的玻璃冰屋內沈沈睡去,沐浴在大自然木造桑拿建築中,甚至還可以參觀聖誕老公公的家,這樣的生活絕對稱得上幸福!

未來有一天若你去了芬蘭,除了極光、聖誕老人外,絕對不要錯過傳統的芬蘭桑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