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尼羅河與亞斯文水壩

 

★ 埃及尼羅河與亞斯文水壩

古埃及文明的起源,與尼羅河的泛濫有關。在未興建水壩前,尼羅河每年的氾濫,帶來豐富的土壤,使得埃及雖位於沙漠地區,得以以農業立國。然而過度氾濫也造成民眾的不便,於是在1898年,英國人建了亞斯文舊壩(又稱小亞斯文壩),長1900米,高54米,屬於中型重力壩,1902年完工。不過尼羅河的洪水,總是讓人無法預測。舊壩的設計已不足以控制洪水。因此人們決定在舊壩上游6.4公里處建造新壩,來保護沿河居住的人口、農田及棉田,即亞斯文高壩(Aswan High Dam)。

  

★亞斯文 (Aswan) 是位於埃及尼羅河第一瀑布下的城市,兩座大壩在此跨過尼羅河。新的亞斯文高壩(又稱亞斯文大壩)全長3600米,底層寬度980米,高111米,體積4300萬立方米,建構時所使用的花崗岩,可以做177個吉薩金字塔群最大金字塔的古夫金字塔,屬於大型重力壩。 

亞斯文高壩是埃及人的驕傲,認為大壩是埃及人定勝天的代表。

尼羅河高壩的興建調節了尼羅河的水位,也因水利帶來發電,助長了埃及的工業發展。其攔尼羅河而成的人工湖,稱納塞湖(Lake Nasser,或稱納瑟湖),是位於埃及南部和蘇丹北部的巨大水庫。(湖的名稱是為了紀念納瑟總統(Gamal Abdel Nasser),大壩工程正是這位總統的規劃。


● 歷經重重困難的亞斯文高壩

當時埃及興建高壩最大的困難在於缺乏資金和技術,因為歐洲國家反對國際銀行貸款給埃及,於是納塞將軍決定將長期被英法兩國控制的蘇伊士運河 (Sues Canal) 收歸國有。最後在美國的施壓下,聯合國終於下令要求將此運河的所有權還給埃及,所有收入做為提供高壩的部分資金。蘇聯政府也提供了興建水壩的專業技術,使亞斯文高壩不再是紙上談兵。

   

為了感謝蘇聯提供興建水壩的專業技術,埃及政府在高壩附近建了紀念埃及與蘇聯友誼的「蓮花塔」。

  

蓮花塔刻有埃及與蘇聯的國徽以及當時兩國的領導人。

 

高壩落成的同時,也誕生了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湖 - 納瑟湖

 

1959年,埃及政府計劃在亞斯文省尼羅河河段修建大型水壩,來控制尼羅河氾濫,新的水壩既能提升尼羅河流域的農業灌溉效率,也能極大地提高埃及水利發電的產量,確保以後農業用水不受上游國家(蘇丹)影響。消息一出,全球輿論為之譁然。因按照計劃,大壩建成後的蓄水庫(即納瑟湖Lake Nasser) 將會淹沒河谷中的珍稀古蹟 - 擁有拉美西斯二世神像的阿布辛貝神廟、及供奉伊希斯(Isis) 神靈的菲萊神廟。

  

亞斯文高壩於1971年落成,它不但讓埃及可耕地多出30%的面積、發電量多出一倍,多出的電力連帶使得當地工業化的發展,除足以供埃及國民使用外,更可外銷至鄰國。不過對埃及人來說,高壩興建最大的成就,應該是靠自己力量完成艱巨工程的民族驕傲。 

 

★ ★ ★ ★ ★ ★ ★ ★

●埃及亞斯文省阿布辛貝至菲萊的努比亞文物遺址(Nubian Monuments from Abu Simbel to Philae)1979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努比亞文物遺址擁有許多雄偉的遺跡:其中拉美西斯二世神廟已成為古埃及最具代表性之建築,神廟外四尊高20米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及描繪其戰績之壁畫,處處顯露這位法老的氣魄。而60年代亞斯文高壩的建設工程,曾危及遺址的存在,所幸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發起的國際救援努比亞行動(1960-1980),使遺址免遭尼羅河水的淹沒。

  

★ 埃及王牌景點 - 阿布辛貝神殿

埃及排前三名的文化標誌景點:吉薩金字塔群(Giza pyramid complex)、阿布辛貝神殿(Temple of Abu Simbel)、圖坦卡門黃金面具(Tutankhamun Golden Mask)。 

 

  

阿布辛貝神殿這種在山體上直接開鑿雕塑的手法,會讓人想起中國洛陽的「龍門石窟」,但阿布辛貝神殿比之提早了2000多年,算是師祖級的藝術瑰寶。但在19世紀以前 ,它不過是一則掩埋於漫天沙土中的神秘傳說。

  

● 阿布辛貝神廟經典的搬遷工程 - 考古工程史上最大挑戰

1960年代興建亞斯文高壩的決策,對神殿構成威脅,為了搶救保護古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發起了一項史無前例的「努比亞行動計劃(Nubia Campaign) - 拯救古蹟」,諸多水利學家、工程師、考古學家等,總共51國專家學者組成國際團隊齊赴埃及,耗資4600萬美元,選定比原址高約65公尺、離河邊200米處山坡面上為新址,趕工整建岩床,同時將大、小阿布辛貝神殿切割拆卸成1000多塊石塊,仔細編號後起弔運送,小心翼翼搬運至新址重新組建,將兩座古蹟建築完美移址,恢復壯觀的原貌,這項浩大工程在1968年9月宣告完工。

 

   

 

●漫天沙土中的傳說 - 阿布辛貝神殿

阿布辛貝神殿(Abu Simbel)聳立在埃及最南端,興建於西元前1284年,為時約二十年,直至公元前1264年完成。由古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 )所興建,用以宣示國威與鞏固埃及宗教地位。神殿隨著埃及王朝的覆滅曾一度掩埋在沙塵中。

 

★ 發現阿布辛貝大神廟的探險家

1813年瑞士探險家路易士·布克哈特(Louis Burckhardt)意外發現一座巨大神廟牆壁頂端的橫條裝飾帶,其餘全埋在塵土裡,可惜並沒能挖掘出神廟的入口。1817年義大利探險家貝爾佐尼(Belzoni)再度返回,這次他成功進入了神廟建築群,這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阿布辛貝神廟建築群,而帶領他前往遺跡地點的男孩,就叫做Abu Simbel,所以古蹟處也以此來命名。

● 拉美西斯二世岩廟(第19王朝,約西元前1244~1224)

阿布辛貝雙神廟共由「拉美西斯二世大神殿」(Great Temple of Ramesses II, 或稱大阿布辛貝神殿廟)和「娜菲塔莉神廟」(Temple of Nefertari,或稱小阿布辛貝神殿)兩座神殿比鄰而坐,耗時20餘年建立完成。

埃及最後一位以武功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在尼羅河岸為自己建立的阿布辛貝岩廟,依崖鑿建的牌樓大門、巨型約60英尺高的本人雕像。岩廟內部有以自己肖像裝飾的巨型柱殿及神堂,牆面刻滿描繪宗教和戰爭場面的圖案及文字,在在都歌頌著自己的神聖和偉蹟。

● 1964年至1968年間,因興建亞斯文水壩而整體遷移至高出河床水位60餘米的後山上,成為世界文物建築保護方式的成功嘗試。

   

   

● 阿布辛貝神殿(Temple of Abu Simbel)位於亞斯文西南約280公里處(車程大約需要三個多小時),距離蘇丹邊境僅40公里。神殿座落在納塞湖(Lake Nasser)西岸,是從岩山雕鑿而成的兩座巨型神殿,與下游處至菲萊(Philae) 島的遺跡同被列為努比亞(Nubia)遺跡,並於1979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努比亞遺址是古埃及典型的宗教建築)。 

 

(上圖源自墨刻編輯部)

  

★ 傳奇法老王拉美西斯- 功績顯赫,集高富帥於一身

阿布辛貝神廟(Temple of Abu Simbel)的規模正面寬38公尺,高33公尺,縱深60公尺,神廟入口處左右兩邊分別矗立四座巨型雕像,這四尊巨像代表不同時期拉美西斯二世的樣貌,他頭戴斑紋頭巾和統一上下埃及的雙王冠,一字排開迎接參拜者。立於雕像腳側的有母親、妻子納菲塔莉、子女等王室成員的小雕像,經過逾三千年的風蝕仍完好無損。大神廟乍看之下,會以為是石頭砌成,其實不管大神廟或小神廟,都是鑿通整座山壁建成的。

  

據說拉美西斯二世之所以在遙遠的尼羅河上游建造大神廟,目的是為了向埃及南面努比亞宣示國威,藉此顯示拉美西斯二世強大的力量,並在該地區鞏固埃及宗教的地位。

*努比亞人(Nubians)是非洲東北部蘇丹的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埃及南部。從亞斯文往南直到德巴是他們的主要活動地區。

  

拉美西斯第二尊雕像的頭部毀於西元前27年的大地震,頭部大石塊坍塌在前方的地上。1968年的遷移工程中為了維持原狀並沒有進行修復。

   

 

● 拉美西斯坐像前方是老鷹神荷魯斯(Horus)的形象 

 

★ 荷魯斯(Horus),是古埃及神話中法老的守護神,是王權的象徵。他的形象是一位鷹(隼)頭人身,頭戴埃及王冠的神祇。他是冥王歐西里斯和女神伊西斯的兒子。在一場戰鬥中被敵人奪去了右眼。這隻眼睛後來重生並成為他復仇的力量。 因此,「荷魯斯之眼」被視為重生、復活和生命力量的象徵,成為古埃及人無所不在的守護力量。

 

 

  

神殿的入口正中央的迷你雕塑是頭頂太陽的至高無上的太陽神(Ra-Horakhty),他手握拉美西斯二世信物,代表法老的力量來自太陽神。祂左右兩側則是向祂獻祭的拉美西斯二世。最上層還有一整排迎接朝陽的狒狒,祂們是Thoth-智慧和寫作之神,代表法老的智慧。

 

 

入口兩側最下層基座是俘虜浮雕,象徵拉美西斯二世征伐中被俘虜而來的非洲黑人與亞洲人(努比亞俘虜與赫梯俘虜)。

  

下圖是古埃及很重要的象徵圖案,它讀作Sema-Tawi ,代表著兩片國土(上埃及與下埃及)的統一團結。而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名字鐫刻在橢圓形的雕飾中。

尼羅河神哈比(Hapy),以細繩捆綁蓮花和紙莎草象徵統一上下埃及神殿。(蓮花、紙莎草分別是上下埃及的象徵) 。

哈比(Hapy ,也譯哈匹)是埃及神話的尼羅河神,形象是身呈象徵水的綠色或藍色,身材肥胖擁有下垂乳房的男人,頭分別頂著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下埃及的紙莎草。

   


橢圓形內的雕刻圖案是法老王的名字 

  

   

阿布辛貝神殿是一座空前絕後的建築奇蹟,神殿敬奉著曼菲斯(Memphis) 的守護神卜塔(Path)、底比斯的守護神阿蒙·拉(Amun-Ra) 、海利奧波利斯 (Heliopolis,今開羅)守護神拉·赫拉克特(Ra -Horakhty) 以及拉美西斯二世自己。從霸守門面的威武巨像到記錄戰役的繁複浮雕,已足使拉美西斯二世生前逝後都名揚天下,他所企求的永垂不朽已然達成。(照片是清晨六點前,遊客尚未抵達前所拍攝)。

  

第一多柱廳

第一多柱廳兩側立著八尊高10米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左邊四尊頭戴代表上埃及的白王冠,右邊四尊頭戴統一上下埃及紅白雙王冠,強調法老的偉大功勳。雙手在胸前交叉,手握權杖,模仿民生歐西里斯的模樣。天花板中央是奈赫貝特(Nekhbet) 女神,盤旋在空中展翅守衛著法老與埃及。

   

   

八尊立姿的拉美西斯二世手拿權杖,比出法老王雕像姿勢模仿冥神歐西里斯(Osiris),不但強化自己的神性,也象徵法老王永生不朽。 

  

  

精彩的浮雕系列,描述著拉美西斯二世的征伐戰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描繪發生在西元前1274年的卡迭石(Kadesh) 戰役,四周滿是激烈的肉搏戰鬥、敵軍車毁人亡、四散逃逸等景象,人物總數超過千人,宛若一篇璀璨的史詩。   

  

卡迭石戰役中,法老踐踏敵人的同時,又殺死另一個敵人的情景。

第一多柱廳內的浮雕則講述拉美西斯二世擊敗西臺人的卡迭石戰役,拉美西斯二世號稱藉由太陽神的幫助,一個人獨撐大局,消滅了西臺人的數千台戰車,敵軍因此潰敗四散。 

 

   

 

第二多柱廳 廳內四根方形立柱及四壁浮雕,多為描繪拉美西斯二世與皇后納菲塔莉ㄧ起祭祀神明,敬奉諸神的宗教儀式。

  

     

 

  

    

搭乘太陽船航向永生之路 

  

  

    

●神廟往裡面走到最深處,就會到神龕的位置,敬奉的神從左到右分別是:卜塔Path (冥界之神-曼菲斯Memphis 的守護神),阿蒙·拉神Amun-Ra (太陽之神- 底比斯的守護神),拉美西斯二世 (神格化的自己),拉·赫拉克特神Ra-Horakhty (鷹神荷魯斯和太陽神拉的合體)。當初建造神廟時,每年太陽光會在拉美西斯二世生日(2月21日)和登基日(10月21日)兩次穿過三道石門和神廟內60多米長的甬道,直接照射在寺廟最深處的阿蒙、拉美西斯與拉的神像上,而卜塔因為是冥界之神,象徵黑暗則不會被陽光照到。

這項奇蹟因為1968年神殿遷移,無法精確的計算太陽角度而分別延後一天至2月22日及10月22日,即便如此,這兩天依然會有眾多的旅客來見證這樣的奇蹟。

  

  

拉美西斯二世大神殿側室 描述法老敬奉諸神的情景

   

 

★納菲塔莉神殿 - 小阿布辛貝神殿(Ma'bad Abu Simbel il-Asghar)

在大阿布辛貝神殿東北方約150公尺處,有間小型神殿,是拉美西斯二世專為大王后納菲塔莉而建,這也是古埃及唯一一座法老王為妻子興建的神殿!整體結構與阿布辛貝神殿相仿,唯獨體積小了許多,六尊雕像分立正面斜壁兩側,各為兩尊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左右護衛著一尊納菲塔莉雕像。(古埃及時期,皇后的雕像不可以跟法老一樣高,而小阿布辛貝神廟的兩人雕像是一樣高度,約高10公尺)。

據說拉美西斯二世共有八位妃子,阿布辛貝小神殿是拉美西斯二世為他的愛妻納菲塔莉所建造的,拉美西斯二世不僅為她興建這座石窟廟,並藉此獻給女神哈托爾(Hathor,或譯哈索爾、哈托),這個情況ㄧ般並不常見,納菲塔莉大概是唯一一位在世時被神格化的埃及王后。門上除了刻上兩人的王名外,還有一句話:「太陽神的光芒因妳而有了意義,足見拉美西斯二世對她的愛戀之深。

 

  

  

金光閃閃的『生命之鑰』是神殿大門的鑰匙,從體積就不難猜測,名副其實『大門』的鑰匙

  

★ 安卡(Ankh)- 生命之符,也被稱為是生命的鑰匙。它是一個在頂部帶有環的十字架,有時飾以符號或裝飾性花紋,但最常見的是純金十字架。由於埃及人認為人間的旅程只是永恆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安卡 Ankh既象徵生命的存在,也象徵來世。它是古埃及最知名的標誌之一,經常出現在眾多埃及神的墓碑、壁畫和銘文上,並由埃及人作為護身符佩戴。 

  

納菲塔莉神殿柱身,常見長著牛耳或牛角圓盤的哈托爾女神像。

 

多柱廳的柱頭是哈托爾女神的裝飾,這座神廟本身是獻給愛與美之神哈托爾。

★ 哈托爾女神是誰?(又譯哈索爾、哈特,Hathor)

 ※ 哈托爾(Hathor) 是古埃及歷史中最重要也最受歡迎的女神之一。外型為母牛,常被描繪成一個長著牛耳、牛角和太陽盤頭巾的女性。她是太陽神拉(Ra)女兒,鷹神荷魯斯(Horus)的妻子,埃及人稱她為母親女神、愛神或音樂、舞蹈和歡樂女神,贏得廣大的信仰。她的祭祀中心位在尼羅河中游丹德拉(Dendera)的哈托爾神殿(Ma' bad Hathor)。

  

   
 

化身為牛的哈托爾女神沉船航行於紙莎草叢中,畫面精緻動人。

  

拉美西斯二世和妻子向哈托爾女神敬獻蓮花(埃及的國花)。

  

神殿中四壁佈滿拉美西斯二世及妻子納菲塔莉及諸神敬奉鮮花及燃香的情形。

   

拉美西斯二世(右) 獻奉給拉·赫拉克特神 Ra-Horakhty(左),Ra-Horakhty 是由太陽神Ra和鷹頭人身的荷魯斯Horus合體。太陽神Ra是創世之神,也是所有神祉的源頭,形象特徵就是頭頂上的大太陽。而荷魯斯是代表法老王的神,形象特徵就是鷹頭人身。所以Ra-Horakhty兼具鷹頭人身與大太陽。

  

   

 

鷹頭人身的荷魯斯頭戴象徵上埃及的白冠,手持生命之符安卡。

  

   

哈托爾女神像

神殿內的柱頭女神哈托爾(Hathor) 的頭像,可以從女性頭像有著牛耳朵瞧出端倪。這座神殿內多處裝飾細節也和哈托爾女神有關,顯然小阿布辛貝神殿獻給這位愛和美的女神,因此又被稱為哈托爾神殿(Temple of Hathor)

 

  

    

 

  

 

  

   

 

★ 古埃及的女權不比現在的差!

依據傳統,皇后雕像一律立於法老王腳側膝部以下的位置,拉美西斯二世打破規範,賜予皇后納菲塔莉平起平坐的地位,且在神殿內外多處雕刻夫妻兩人並列的名號,充分顯示妻子對拉美西斯二世的重要性。事實上,古埃及的的女性與男性的地位權利差不多,女性可以離婚、工作,甚至可以擁有及繼承財產。

  

★ 附註:

● 拉美西斯二世最愛的女人 -納菲塔莉

納菲塔莉(Nefertari,約公元前1290-前1254年)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大王后(Great Royal Wife)。「納菲塔莉」這名字有「美麗的伴侶」、「最美的女人」或「最好的女人」之意,她是拉美西斯二世最寵愛的王后。

納菲塔莉死後葬於尼羅河西岸底比斯以南的王后谷,陵墓的編號為QV66,墓中壁畫裝飾極盡華美。

  

★ 納菲塔莉墓中的壁畫

拉美西斯曾經為她寫下這樣的話:「陽光為她而照」,「我對她的愛獨一無二⋯⋯沒有人能和她匹敵,因為她是所有人中最美麗的一個。我從她身邊經過時,她就已經偷走了我的心。」「我,已經是埃及的法老,我可以給你一切你所想要的,如果是合理的,那麼你要一,我給你二,如果是不合理的,那麼我也做一個不明事理的君主,滿足你。」 寫這些話的拉美西斯二世,完全不像是神一般威嚴的法老,更像是初墜愛河的年輕人。

拉美西斯二世在繼承王位前不久娶了她,從此就與她形影不離,無論是在宗教儀式中還是在國事活動上都能見到她。在繪畫中以及其他文物上也常能看見她與丈夫親密地依偎在一起。

不止拉美西斯一人為她傾倒,皇宮裡的其他人也被她的魅力所征服。曾經有人這樣描述她:「跟她有關的任何事都令人愉悅;無論她想要什麼美好的事物,都會有人馬上替她做到;她說的每一個字,聽起來都那麼悅耳。」 納菲塔莉脫俗的美麗,讓她在活著時就被認為是神祇,在當時的埃及,她的高貴魅力和法老的寵愛給予她無上的權利。

拉美西斯二世不僅為王妃蓋了神殿,甚至讓兩人雕像一樣高度,他在王妃神殿門上除了刻著兩人的王名之外,還刻有一句話:「太陽神的光芒,因你而有了意義」,足見拉美西斯二世用情之深。

   

哈托爾女神正在賜予皇后納菲塔莉生命之符「安卡」

 

●根據傳統,神可以永生,而凡人是不能的,所以納菲塔莉 (Nefertari) 死後也被尊為女神。在阿布辛貝納菲塔莉 (Nefertari) 就作為哈托爾女神 (the goddess Hathor) 的化身,為她修建了一座宏偉的石窟廟,以得到人們的景仰。

★ ★ ★ ★ ★ ★ ★ ★ ★

分享阿布辛貝神殿清晨6點與下午5、6點阿布辛貝的聲光秀拍攝的照片。 (如下)

   

阿布辛貝神殿唯一的遮陽棚, 上面刻滿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圖形

  

 

  

   

★ 阿布辛貝神殿(Temple of Abu Simbel)於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遺評價:在撒哈拉沙漠與埃及的交集中,聳立了一座雄偉的神殿,結合了3000多年前的建築手藝與現代工程的再造能力,阿布辛貝神殿總是令到訪的人們嘆為觀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