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夜晚的咖啡館》- 內景1888.09/阿爾。 

 

梵谷初至阿爾,每晚花一法郎窩在這裡。這是一個肯收留醉漢、夜遊人與付不起住宿費者的下等酒店。信中寫到,我想在這幅畫裡,以刺眼對比的色調呈現出一個使人墮落,喪失理智或犯罪的地方;形成一種氣氛,好似魔鬼的硫磺火爐,展現下等酒店裡「暗黑」的力量。

他用象徵鮮血和慾望的紅色塗滿了牆壁,鮮綠色天花板與黃色的地板,形成對比色調,營造出咖啡館內一種不安與焦躁的氛圍。 

 

中央一張綠色氈毯的撞球檯,散落著幾顆紅、白球,鐵黃色的吊燈散發著橘黃和綠色的光芒,黃色地板映著長方形的桌台黑影。他刻意將吧台上的鮮花、酒瓶靜物畫得有如祭壇。昏醉的旅人、流浪漢趴睡在桌上,畫面呈現一片落魄、寂涼。

梵谷說,因為經濟狀況困窘,常工作一整天後,只吃一塊麵包,抽支煙,晚上再喝上一杯,就很足夠了。信中告訴弟弟,這是他最醜的ㄧ幅畫,但是必須用它來付房租。

《夜間露天咖啡館》1888.09/阿爾。  

這是梵谷第一幅有星空背景的畫作。他將橙色和黃色調和成溫暖華麗的感覺,與冷冽無垠的藍色星空作為對比,中間再加上代表大地背景的深淺綠色交織,創造出屬於梵谷獨特的色彩光譜。

蔚藍的夜色中,群星閃爍,宛若朵朵燦爛的燈花。咖啡館布棚下吊著一盞暈黃的燈,那裡好像是唯一溫暖的地方。 

 

完成這幅畫時,他寫信告訴妹妹:「這是看不到黑暗的夜景,只有動人的藍、紫、綠三色;燈光閃爍的廣場沉浸在硫黃色與萊姆綠中。我很享受晚上在這裡作畫的感覺。」

 《夜間露天咖啡館》學生柏青拍攝於荷蘭梵谷森林庫拉穆勒美術館。

 

原本老咖啡館已毀於戰火中,依照原畫重建的露天咖啡館,現更名為梵谷咖啡館(Cafe Van Gogh)。如今是訪客絡繹不絕的觀光勝地。 

 

梵谷喜歡漫步在隆河沿岸的河堤上,看著星光、燈光與河面倒影反射,交織出不同性質的光源薈萃,好像正在參加一場無聲的色彩饗宴。

《隆河星夜》1888.09/阿爾。 

 

印象派與點描派啟蒙了梵谷對光線的感受與色彩的表現。他以平行、交叉的短小筆觸讓色彩自然混色,創造出富於情感的顫動光輝,十分獨特。

星光閃爍在鈷藍色的天空裡,映著藍天的河水更顯碧綠,水面上搖曳著街燈投射的橘黃光影,如夢似幻,畫面顯得感傷又華麗。 

 

《黃屋》/阿爾1888.09。 

 靠西奧供給的生活費,梵谷租了間公寓,並將外牆漆成黃色。他夢想「黃屋」成為藝術家們在南法的工作室。在深藍天空映襯下閃閃發亮的鮮黃色建築,他稱為「光之屋」。梵谷從廣場對面凝視黃屋,蔚藍天空下,遠遠橋上有火車駛過,冒著蒸氣,但一切都很遠,寂靜無聲。

1888年的隆河星光、夜間咖啡屋、黃屋三件作品都傳達出風景裡深沉的寂寞心事。

梵谷與高更

高更為了藝術,放棄一切,與梵谷一樣,都不肯屈就於當時印象派主流,堅持走自己的風格,而且就此落魄潦倒。他ㄧ直是梵谷心目中的英雄。為了激勵梵谷的創作動力。 西奧大力資助高更畫作的展覽與銷售,換得他同意至阿爾黃屋作客。(足見西奧對哥哥梵谷的珍貴親情)。

《15朵向日葵》1888.08 / 阿爾。為了迎接高更來訪,梵谷繪了多幅的向日葵裝飾牆面,使整個「黃屋」洋溢著濃厚的溫暖與幸福。 

 

或許是受到法國普羅旺斯陽光普照的溫暖感受,這段時間的畫作,他特別喜歡用明朗的黃色為主,色調充滿對生命的讚美與豐收的歡樂,也激起了他強烈的創作慾望。無論是金黃亮麗的碩大花瓣,還是永遠面向陽光的植物特性,都讓梵谷由衷歡喜而不斷以它為創作泉源。 

 

熾烈燃燒的「向日葵」,成了梵谷的個人象徵。在他之前,幾乎沒有人以向日葵作畫;在他之後更少有人敢冒著與梵谷名作相比的壓力,挑戰這個題材。 

1888《阿里斯康道路》也見證了兩人的友誼與合作。1888年8月他不斷寫信邀請高更合組工作室,進行藝術實驗,高更10月23日抵達,11月兩人首次至戶外作畫,最後選擇阿爾的景點阿里斯康-一座古代羅馬墓園遺跡前立起畫架。

  

梵谷筆下的《阿里斯康道路》描繪火紅的白楊樹林立,瀰漫著濃厚秋意,古羅馬的陵墓與石棺散落兩側,有位女士撐著洋傘漫步在小徑之間。

在阿爾,兩人合作繪製了《阿爾的舞廳》The Dance Hall in Aries 

   

高更《畫向日葵的梵谷》1888 / 阿爾。梵谷是在高更抵達阿爾前,完成了多幅向日葵創作。而高更則純靠想像描繪了畫家創作的當下。這幅畫見證了兩人當時的友誼。 

 

《阿爾的房間》1888.10。 

 

這幅畫顏色單純、構圖輕鬆、氣氛愉快,傳達出令人感覺平和與休憩的氛圍。(聽到高更來訪,情緒受到鼓舞,梵谷在歡喜的情緒下完成了這幅作品)。 

 

他在黃屋與高更同住,度過最快樂也最焦慮的時間。1888年12月底他精神病發,高更離去, 1889年春,他接受精神治療住進聖雷米療養院,結束了「黃屋時期」。

狄更斯小說的插圖畫家路克·菲爾茨在狄更斯去世後,繪了一幅書房裏的「空椅子」。梵谷一直很喜歡這幅畫。梵谷沒有為高更畫過像,在與高更分手後,自己又不得不住進精神病院的前幾天,他畫了高更的「空椅子」。

梵谷《高更的椅子》1888 / 阿爾。高雅絨布坐墊,搭配著花色地毯,椅子上放置著蠟燭及高更最喜愛的書籍。(點亮的蠟燭是個古老的象徵,代表了生命和復活)。只是暗綠色的背牆、坐墊與椅子扶手、支腿橫條上的幽冥藍色,則有一種冷暗陰森的恐懼感。 

這是梵谷為貴客高更添置的漂亮椅子,在綠色牆壁與昏黃煤油燈映襯下,顯得典雅,椅上放了一支點燃的蠟燭和幾本小說。

他說,我想畫的是那個空空的位置與那個缺席的人。

與梵谷的椅子相對比,呈現椅子主人高更離去後梵谷的寂寞與孤獨,放在空椅上的書意味著巴黎的藝術界,並且暗示了高更的行蹤。

 

梵谷《梵谷的椅子》1888 / 阿爾。一張簡陋的木質椅,麥草編織的坐墊,上面放著梵谷最喜愛的煙斗和煙草,紅磚牆角木箱裡的洋蔥冒出淺綠淺黃的芽。(在巨大的絕望之前,還有生命這樣頑強地生長)。  

  

看著眼前這兩把空椅,有人說,梵谷的直覺已經預感到某種可怕的痛苦結局;也可以說,天真的梵谷是何等珍惜這份曾經擁有的真誠友誼。

在阿爾的梵谷,完全仰賴弟弟西奧的精神與物質的全盤支持。梵谷信中提到,當顏料用完了,在後補顏料未寄到前,他的油畫就會出現整片綠色的天空,褐色的樹林,與橘紅的家屋。雖然生活被逼到絕境,反而更促成他創作力的火花迸現。

《紅色葡萄園》1888.11/阿爾。這是梵谷生前唯一以400法郎賣出的一幅畫,僅是當時法國400條麵包的代價。 

 

梵谷說:「我看到一片深的像紅酒的葡萄田,落日餘暉將雨後的田野灑上了黃金和深紅及暗紫色。」儘管如此,藝評家認為這幅畫依然帶有梵谷常見的抑鬱色彩。

這幅畫售出時,梵谷正拘禁在聖雷米精神院,經過西奧努力協調,院方同意讓他繼續做畫,這才讓梵谷重新找到活下去的生機與勇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