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卡密爾·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

印象派的中堅份子 - 畢沙羅,個性溫和而且協調性極強的他,一直扮演著凝聚印象派的靈魂角色。自始至終他堅決為印象派的形成、發展以及提攜後進奉獻心力。塞尚、高更、梵谷也都公認畢沙羅是他們心中的典範和導師。

2017年台北·故宮奧賽美術館畢沙羅的三幅畫作:

* 1,畢沙羅《圖爾·度·榮格勒地方的小路》1872。

 

畢沙羅喜歡用傳統風景的遠近法構圖,習慣在畫面中放置一條小路,藉以引導觀畫者視覺動線的延伸。他以沉穩厚實的色調,繪出大自然的景觀。

* 2,《馬爾利港塞納河畔洗衣台》1872。 

這幅畫既有柯洛的畫風,但更多的是畢沙羅自己的清新空氣,明媚的陽光與柔和深遠的雲天。

*3, 畢沙羅《曬衣服的女人》1887。

(在1886年認識新印象主義的秀拉,之後的作品開始實驗「點描法」的創作)。  

 

在超過四十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廣為吸收其他藝術家的觀念與技法。我們依序欣賞他創作風格轉變的一些代表作品:

《馬尼岸上》1864年入選了巴黎沙龍展。(30歲後期,許多年輕畫家開始聚集在「蓋布瓦咖啡館」,畢沙羅也成為大家的精神領袖)。 

 

自然主義的柯洛曾經給過畢沙羅ㄧ些構圖的啟發;寫實主義畫家庫爾貝則影響了他使用畫刀的厚實感。這幅作品《冬天的馬恩河岸》於1866年入選了巴黎沙龍展。

 

畢沙羅早期的風格受巴比松畫派柯洛的影響很大,然而柯洛銀灰傷感詩意的畫面,在他的筆下卻轉化爲清澈更貼近自然與寫實的風格。

1870年為躲避普法戰爭逃往英國的時期,他接觸了康斯塔伯及透納的作品,也因此對自然與天氣的描繪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不過戰爭對他另一個巨大的影響,是德軍入侵摧毁了他上千件的作品,最後只有40多件被保存下來,十分令人惋惜。

1871年戰爭結束,畢沙羅搬到塞納河邊的彭圖瓦茲(Pontoise),這裡成為藝術家們風景繪畫的中心:傳統農莊、田野與山丘、花園、河岸、森林與市場等。塞尚和高更也都曾多次短期居住,隨心所欲的在此作畫。

《冬季的蓬圖瓦茲·吉索爾街道》1873。 

 

《陽光下的蓬圖瓦茲》1874。 

 

1870-1880期間,畫面有著變化多端的豐富色彩,以光線與色彩本身的柔和愉悅感取代了幻想。陽光撒在一切的景物上,運用了不同的色調讓畫面顯得溫暖。

《瓦萊梅爾·奧韋斯河畔的牧牛》1878。 

在1886年認識新印象主義的秀拉,之後的作品開始實驗「點描法」的創作。

畢沙羅《霧》1888。(繁複的色點,覆蓋了整個幅畫)。 

畢沙羅雖然以描繪田園風景及街景著名,另外他還創作了不少家人、農村人物與靜物畫。

畢沙羅的家庭--

畢沙羅夫人原本是他母親的女僕,在父母階級觀念作祟下,幾經波折才結婚,生養了八個小孩,早年一直為拮据的經濟所困。但是貧窮並沒有擊倒意志堅韌的畢沙羅,他說:「繪畫使我快樂,它是我的生命」。

畢沙羅的八個孩子後來有五個做了藝術家。他畫了妻子、《讀書的男孩》與女兒的肖像。 


  

《手握扇子的珍娜》1874。 

 

《窗邊縫紉的夫人》1878。

愛家的畢沙羅用大特寫的側面角度,呈現妻子在窗邊專注縫紉的神情,讓人感覺十分溫馨。 

《牧羊女》1881。  

《戴草帽的農家女》1881。 

同樣是《洗衣的婦人》,卻展現了不同的畫風。 

 

 

 畢沙羅的靜物畫《ㄧ束鮮花》。 

 

《粉牡丹》1873。以多層重疊的短筆筆觸,將粉紅牡丹輕暖的色調與精緻的光影呈現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