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希斯里,一位沉寂靜謐的法國印象主義畫家。

亞弗烈·希斯里 Alfred Sisley (1839 -1899)。一生將近800幅的畫,幾乎都在描繪巴黎近郊的風景。畫作瀰漫一股靜謐、樸素又內斂的詩意氣息,有「風景抒情詩人」的美譽。

希斯里的國籍雖是英裔,但一生幾乎都在法國度過。18歲那年前往倫敦學習商業,卻愛上了博物館。從此開啟了他的繪畫之路。希斯里最初受到柯洛、庫爾貝等人的影響,後來接觸到明亮色彩的印象派畫家,因此確定個人獨特的畫風。只是他生前未能獲得重視,死後才倍受讚譽。

雷諾瓦筆下的希斯里

 故宮展覽法國印象派希斯里的五幅畫作:

* 希斯里《沙埔隆樹林一角》1883。 

 

* 希斯里《春天的森林邊緣》1885。 


* 希斯里《羅安運河》1892。畫家用一排排的棕色白楊樹幹縱劃於淡紫色的天際,優美的運河線條以清冷的藍色來呼應,形成一幅簡樸、沉靜的秋色。 

 

 * 希斯里《羅安河畔莫瑞鎮》1892。這幅作品延續之前寬闊天空帶出空間景深的構圖,但是筆觸變得更加活潑有力,顏色和光影的鋪陳也更細膩豐富。透過天空緩緩浮動的雲朵,和清澈水面的波光倒影,希斯里的畫筆構築出一幅與世無爭的人間天堂。 

 

希斯里,很執著於追求空氣、雲層的流動和瞬間水面反射的現象。雖不及莫內宏偉的氣魄和深邃的寫意境界,但畫作色彩明亮,展現和諧的詩意情緒。

* 希斯里《莫瑞橋》1893。 

 

莫瑞橋與羅安運河的今日實景。(照片取自網路)。 

 


《羅安運河》1882。畫作中的雲層流動和清澈水面所映襯的樹影,在色調和光影的鋪陳上十分細膩豐富。(攝於波士頓美術館)。 


希斯里代表畫作之一:

《路維希安雪景》1875。畫家使用了垂直方向的線條,表現出縱深感的構圖,用柔和細膩的筆致,和諧的乳黃色、藍白色和暗灰色揮灑出閃著微光的皚皚白雪,再以巧妙的幾筆描繪出在雪中默默行走的人,畫面雪景顯得一片寂靜祥和。 

藝評家:「他嗅得到雪塊沉重的威嚴,它們鋪在波動的土地上,使得大自然的線條更加美麗和憂愁。他以無比的藝術性展示出緩慢重疊的雪層深度⋯」(《兩個世界裡的藝術,希斯里》)。

 希斯里代表畫作之二:

《沐浴在陽光中的莫瑞教堂》1893。

晚年定居在巴黎西南方的莫瑞小鎮,他在不同的季節、時辰畫了十一幅莫瑞教堂光影變化的作品。他設法表現出教堂的堅實穩固:陽光掠過石頭,增添了石頭的色彩,每一根石柱、每一面牆,都在冬天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彷彿是用不朽的石頭雕刻而成的。 

 

近千年歷史的莫瑞教堂。(照片取自網路)。 

 

希斯里代表畫作之三:《馬利港的洪水》1876。 

 

同年春天,氾濫的塞納河淹沒了位於布吉瓦勒和聖日爾曼昂萊間的馬利港。這幅畫當時僅以100法郎賣出,1899年他離世後,在莫內多方的努力下,才提高了他的聲譽,而此畫也以四萬五千法郎轉手他人。

氾濫的河水席捲瀰漫了周圍的一切,畫家關注於微妙的粉色、藍紫色、灰色反光的變化和綴滿雨水的雲,他平靜地將洪水的結果記錄下來。水面微波粼粼將小舟融合在柔軟的灰與赭石的飽滿色彩之中。這是印象派畫家的典型題材。希斯里將空氣中水氣瀰漫的微妙變化,繪成了神話般的境界。

儘管喧囂過的災難顯而易見,然而畫家彷彿站在氾濫的河水間,只關注於微妙的粉色、藍紫色、灰色反光的變化和綴滿雨水的雲,他平靜地將洪水的結果記錄下來。陳舊的樓面被黑色的房門隔斷,牆壁高處微微泛光的粉白色充滿觀賞者的眼簾。客棧旁的小舟;像蝴蝶一般的抖動,水面微波粼粼將小舟融合在柔軟的灰與赭石的飽滿色彩之中。

這幅畫當年展出時,藝評家說「價值很高的畫作⋯漂亮的聖米古拉小店,被淹沒一半的樹木,廣闊的地平線,雲層密布的淡藍色天空」「我們很願意去這家客棧吃一客炸手指魚,而魚正是在窗前釣上來的」,這說明印象派繪畫是透過觀賞者融入畫面氛圍,而不是透過理智的判斷獲得成功的。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拍攝的幾幅希斯里的畫作  :

1,《從克萊泊陵特觀看馬利雷羅》1876。

希斯里早年的風景畫,色調上偏愛沉穩厚重的茶色、綠色和灰藍色來描繪,畫面充滿一種古典的氣息。 

  

 

  

2,《莫瑞到聖馬梅的道路》1883-85。 

 

3,《早晨陽光下的薩哈斯草原》1894。 

 

畢沙羅曾經表示,希斯里是最純粹的印象派畫家,因為他堅守原初的作畫理念,透過光與色彩的表現來捕捉自然風景瞬間的真實印象。只可惜他生前未能獲得重視,死後才備受讚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