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式米其林一星餐廳 A 

 

開胃小點:軟木塞 Bouchon (A餐廳的招牌料理)

 

第一道開胃小點﹕軟木塞 Bouchon Salty 康堤起司 / 松露 / 朝鮮薊﹙Comté / Truffle / Artichoke﹚

A餐廳的Logo料理,以軟木塞外型為概念,用春捲皮作為外皮,內餡是以春季蔬菜之王 “朝鮮薊” 搭配松露、康堤起司乳酪泡芙,外皮輕薄酥脆,滑順鹹香的內餡口中滿盈,開啟了味蕾,是一個趣味呈現的開場。 

Server炫請我和蓉蓉先挑選盤中 “可食用” 的軟木點心,放在特製盤皿的凹槽處拍照,並詳細介紹軟木塞的內容物:「起司、松露、朝鮮薊」 。(朝鮮薊以糖和白酒,洗去澀感維持平衡)。

軟木塞外層脆口,建議一口咬下,以免餡汁自另一邊流出來。(不能吃起司的客人,可以事先告知,會以洋芋沙拉取代起司)。  

 

補註:❶ 康堤起司(法語:Comté)康堤乳酪的乳源來自吃牧草的牛,法國法定產區制的起司佐餐,可當作前菜。 

❷ 朝鮮薊 (Artichoke,名字中雖有朝鮮一詞,但和韓國並無關係,薊,ㄐㄧˋ) 朝鮮薊是一種產於歐洲地中海的植物,常見於希臘和羅馬的料理中。台灣因氣候關係不易種植,因此比較少見。朝鮮薊的營養價值高,被譽為蔬菜之皇。  

 

ঌ┈┈┈┈┈┈┈┈┈┈┈┈໒┈┈┈┈ঌ┈┈┈┈┈┈┈┈┈┈┈┈┈໒┈┈┈┈┈┈໒┈┈┈┈┈┈ঌ┈┈┈┈┈┈┈┈┈┈┈┈┈໒┈┈┈┈┈

侍酒師介紹搭配前幾道開胃小點 “無酒精飲品” 的搭配Pairing :以春天的水果元素、蔬菜,花卉或香草元素風味組成,喝到的每一杯飲品,均以清爽為主,有一種喝香檳、啤酒、氣泡水的感覺。

入口的第一風味是桂花、木瓜。沉釀過程裡,會在橡木桶裡加入苦瓜做出厚實的口感,整體搭配的風味以 “苦、甘” 為為主。 

 

第二道開胃小點「沙丁魚洋蔥塔」SWEETNESS Pissaladiere 沙丁魚 / 洋蔥 / 鹽漬香脂﹙Sardine / Onion / Lardo﹚ 

 

眼前的立體小塔,菜名前置頂的是「SWEETNESS:Pissaladiere﹙甘甜的義大利餡餅﹚」,前者指的是甜味,Pissaladiere則是源自南法、類似南法的「尼斯洋蔥塔」。主廚黃以倫(Chef Alain)以此發想,用帶著甜味的焦化洋蔥、鹽漬沙丁魚、義大利豬背油、番茄共構,上方撒著海苔絲,藉此演繹了Pissaladiere的經典滋味。

賞心悅目黃褐色的嫩煎洋蔥,沙丁魚與純淨誘人的絲滑凝脂,豪邁一口咬下、緩慢咀嚼,溫和香甜與淡淡的海鮮風味,在口中逐次散發開來,讓人意猶未盡。  

 


補註﹕❶ 除了南法,義大利威尼斯的經典佐酒小食,也絕對少不了 “醋漬洋蔥沙丁魚”,大航海時代,威尼斯水手為了保存延長食物的鮮度與食用期限,會以洋蔥與醋製成醃料,浸漬沙丁魚(sarde)直到入味,創造出獨特的甜酸滋味。

❷ Lardo指的是豬背油,算是高級版的豬油渣。可羅納塔鹽漬肥豬肉 (Lardo di Colonnata) 的做法繁複,源自義大利悠久的傳統。義大利人順著背脊切下的豬肥肉抹上粗鹽、大蒜、胡椒與迷迭香等和各式香草包裹住之後,放入可羅納塔的優質大理石鑿成但表面磨得平滑的方形大缸,一層肉、一層鹽、蒜與香料,依序重複,最後覆上大理石頂蓋。不需要一絲化學添加物,靠著會呼吸的大理石缸中熟成約6個月,嫩白中透著淡淡粉紅,香氣誘人,入口即化,滿滿滋潤沒有一絲油膩。 

 

第三道開胃小點﹕「橙香蘆筍魚子醬」BITTER & Maltaise  蘆筍 / 橙 / 魚子醬(Asparagus / Orange / Caviar)

菜名前置頂的是「BITTER& Maltaise」,前者指的是苦味, Maltaise是「血橙荷蘭醬」。

「橙香蘆筍魚子醬」是經典歐陸料理,在蘆筍外層包裹著鱘龍魚製作的魚慕斯,上方點綴猶如珍珠般細膩光滑的魚子醬,搭配血橙荷蘭醬,增加柑橘香氣。這道料理用了頂級魚子醬凸顯蘆筍清甜與海中鮮味,建構出豐富層次的口感,展現春季食材的溫潤鮮美。(不吃奶製品的客人,鮮綠的蘆筍脆口清新,也不會再塗抹慕斯奶醬)。 

 

補註﹕❶ 魚子醬 (Caviar),被譽為「生前必嚐的美食」之一,頂級魚子醬粒粒圓潤飽滿、烏黑發亮,因而還被喻為「黑色的黃金」。雖然各種魚種的魚卵均可醃漬成醬,坊間魚子醬價格級距多元,但嚴格來說,只有鱘龍魚的魚卵才能被稱為魚子醬。(而並非所有鱘魚卵都可製成魚子醬,其中只有大白鱘(Beluga)、奧西特拉鱘(Oscietra)及閃光鱘(Sevruga)這三種鱘魚的魚卵才可製成魚子醬。)

鱘龍魚數量稀少,培育不易;更因需等候母鱘龍魚長成至15歲方能剖殺取卵,物以稀為貴讓魚子醬價格居高不下。數百年前,英國皇室甚至下令此魚為專屬的皇室魚,禁止一般庶民食用。魚肉誠可貴,魚卵價更高,鱘魚卵製成的魚子醬一直是西方菜單裡的頂級食品,在早年的俄國只有貴族才能享用。品味魚子醬被視為進入上流社會的必修學分,甚至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❷ 荷蘭醬 (Sauce Hollandaise):是班尼迪克蛋(Egg Benedict 火腿蛋鬆餅)中不可或缺的醬汁。「荷蘭醬」的做法是將檸檬汁和澄清奶油(去除牛奶成分後的奶油)加入蛋黃,並以低溫烹煮,經由適當、持續、強力的攪拌,產生絲絨滑順的質地。這個外觀呈現光滑乳黃色,口感濃稠滑順且伴隨著微酸滋味的醬汁,已隨著時間成為法國料理中不可或缺的基本醬汁,並攏絡著各階層人們的心。 

 

➌ 菜單上經典的「Maltaise馬爾他醬」,是在荷蘭醬的基礎上添加了血橙皮和果汁﹙柑橘類水果﹚。

➍ 血橙 (Blood orange) 是屬於橙(Citrus sinensis)的變種,其外皮橙紅色,內部果肉呈深紅色或紫紅色,甜中微酸,並帶有莓果風味。屬於花青素類的酚類色素含量相當豐富,也造就其獨特鮮紅的果肉和果皮顏色,因此名為「血橙」,義大利西西里島是這種柑橘的主要栽培產區。 

 

第四道開胃小點﹕SOUP AND BREAD「蕈菇咖啡與甜甜圈」Mushroom Cappuccino / UMAMI / Truffle Doughnut(蕈菇 / 鮮 / 松露甜甜圈) 或 (蕃茄湯與火腿甜甜圈) 

 

這道前菜以甜甜圈與卡布奇諾為發想,燉煮羊肚蕈屬的蕈菇卡布奇諾,灑上咖啡粉與咖啡油,與其說咖啡,不如說是濃湯。搭配內餡是松露蕈菇奶醬的甜甜圈 (甜甜圈其實就是麵包,上面的松露用料很大方) 滿滿一層碎堅果、麵包粉、竹炭粉、蕈菇奶醬、楓糖。剛炸好的甜甜圈內餡非常燙口、滋味鮮美,將咖啡餘韻與松露風味在嘴裡組合出一道精妙的交響曲。 

  

 

主廚為不吃奶製品的客人,準備了「番茄湯與火腿甜甜圈」取代蕈菇卡布奇諾﹔用西班牙伊比利豬取代堅果奶醬竹炭沙拉。細細咀嚼伊比利豬火腿薄片,口感圓潤,香氣濃郁,搭配清甜的番茄湯語具酸度的汽泡餐酒,顯現另一種獨有的果香風味。 

  

 

補註﹕❶ 羊肚蕈 ㄧㄤˊ ㄉㄨˇ ㄒㄩㄣˋ,又名草笠竹,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味道鮮濃,入口甘甜,營養豐富和牛乳、魚肉相當,堪稱『菇中之王』,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上部呈褶皺網狀,外型像個蜂巢,也像個羊肚,因而得名。 

  

❷ 松露(義大利語:Tartufo,法語:Truffe)是一種地下真菌,生長在特定樹根的附近,尤其是橡樹和榛樹的根部,松露,被譽為“地下的黑鑽石”。松露與魚子醬、鵝肝並稱為「西方三大珍饈」,屬於西餐中的高檔食材,特別是義大利產的白松露(Tartufo bianco)和法國產的黑松露(Tuber brumale)為其中的至尊級。黑松露帶有濃郁的土壤、堅果和巧克力香氣,而白松露則有一種更加微妙但強烈的香氣,帶有大蒜和麝香的味道。

➌ 伊比利豬有「世界上最好吃的豬肉」美稱,可說是西班牙國寶級食材。薄薄的腿肉片帶有瑰麗的油花,漫布紅潤的亮澤,令人垂涎愈滴。(攝於JUJU西班牙餐館)

   

第五道亮點菜色「干貝奶酪蜜糖豆」Scallop / Teardrop / Jambon (扇貝/法國豌豆/火腿) 

 

新鮮水嫩的干貝宛如漂浮在一池綠意中,杯中深深淺淺的綠意,全來自蜜糖豆仁。當令新鮮的豆仁搭配口感飽滿、風味清雅的生食干貝,干貝包入火腿慕斯增添鹹香,少許鹹鮮的鹽昆布點綴其上。豆子果實以澄清蕃茄水包覆後,點綴少許鹹鮮鹽昆布 (取代傳統的黑橄欖),增添料理中的亞洲元素。

甜豆豆莢和茵蔯蒿熬煮成綠色醬汁和冰沙,放上豆葉、豆苗嫩枝及口感微酸的酢漿草、食用花裝飾,豆仁甘甜,豆苗帶些微青草氣息,加上冰涼的溫度,品嚐起來極為清爽。

 

   

  

主廚Alain 黃以倫秉持食材零浪費概念,讓菜色醬汁皆以植物食材為基底,即使是一顆蜜糖豆,從其果實、豆莢、小豆苗到豆葉,都能化為盤中料理的一環,展現各種蔬食的原始風味與鮮美。

   

取用豆莢與茵蔯蒿調製成綠色的醬汁與冰沙,整體帶有多層次的香草風味和順滑甘甜的口感。(茵蔯蒿別名艾葉,法式料理經常用來調製醬汁的植物;冰沙是用液態氮製作的碎冰)。

 


第二杯無酒精飲品,融合蔬菜、水果、香料等元素調製而成:魔法 (檸檬香蜂草/百香果/芹菜) ENCHANTED (Lemon Balm/Passion Fruit/Celery) 

 


第六道料理「春茴墨魚白沙拉」Cuttlefish / Fennel / Nut﹙花枝 / 茴香 / 果仁﹚ 

 

這道溫熱白色沙拉,將整株茴香(Fennel)做了完全利用﹕底層以茴香頭搭配肉質飽滿的炭烤花枝、豆薯、芹菜;沙拉周圍點綴著茴香葉和茴香花;上層再使用茴香籽做成堅果蛋白餅,並刷上夏威夷豆果仁,與新鮮墨魚形成豐富層次,帶來細膩和諧的味覺體驗。 

  

上面白色ㄧ層似雪花的粉末就是夏威夷豆,它的背面是茴香籽,輕輕敲碎後,拌在一起品嚐:茴香頭的脆嫩與燒炙軟糯的花枝,細細咀嚼後,茴香籽散發著涼涼甘草的氣息,與堅果的馥郁香氣,層次豐富卻又和諧細膩,口感極為巧妙清新。 

 

  

 

甜茴香 (外皮先刨掉) 像水果般的口感是鹽水燙過處理留下來的細緻香氣。(食材圖片如下) 

 

散發煙燻香氣的布里歐麵包,抹上羽衣甘藍的優酪乳醬汁,外酥內軟,香氣四溢,非常好吃。

 

第七道菜色﹕「薰衣草帝王紅鮭」紐西蘭帝王鮭 / 紅蘿蔔 / 薰衣草 (King Salmon / Carrot / Lavender) 

 

這道鮭⿂料理選用了冬春之際盛產的紅蘿蔔,將不同品種的蘿蔔分別做成脆片、泡菜、醬汁,以及覆蓋鮭魚的泡沫。紅蘿蔔稍微用油煎過,一方面能祛除過重的蔬菜草腥味,另一方面取其自然甜份。再搭配油封過的精品級紐西蘭帝王鮭魚,鮭魚肉上的魚卵增加了食物的鮮度。

襯底的醬汁則以薰衣草、苦艾酒做成奶油醬汁,周邊的泡泡則由紅蘿蔔、檸檬葉、百里香調製而成。入口可以感受到紅鮭豐美油脂和纖細的肉質,薰衣草泛出的酸香感風味,讓整道菜變得更清爽。  

 


食材補註:紐西蘭帝王鮭,是最頂級的鮭魚,通常被稱為 “海上的和牛”,成本很高,深受世界級廚師的喜愛。它的魚油是一般挪威鮭魚的3倍,入口就可以品嚐到油脂香氣在嘴巴裡面化開的享受。 

 


待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