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史前時期   從一塊石頭,人類開始了偉大的美術創作

  

在舊石器時代,使用工具是人類進化史上最顯著的變化之一,是戰勝動物的重要標誌。人們的工具主要是「燧石手斧」,用來砍樹、擊殺野獸、切割野獸的屍體等等,手斧是人類工具的起點,也是人類美術的起點。

但是舊石器時代的手斧粗糙簡陋,人類在對工具的精益求精中,有了對形狀更精準的要求,也有了對美更確定的感受,在幾十萬年間,從舊石器時代演變進步到新石器時代,我們驚訝地發現,一塊燧石手斧轉變成了另一件造型優美、比例和諧,功能更精密的 “隧石匕首”。

 

這件「燧石匕首」有一個短短的可以握住的柄,匕首的弧線非常優美,可以看出,製作匕首的人,非常準確地在匕首兩側,用敲打的方法做出了薄而銳利的刀刃邊緣,因此,鋒刃兩邊都留下了一段一段有秩序的,敲打的痕跡。

ㄧ百萬年以來,鳥類或蜂蟻的巢穴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從「燧石手斧」到「燧石匕首」,到今天使用的刀叉餐具,人類在造形創造能力上的累積與延續是極為驚人的。可以說,從一塊石頭,人類開始了偉大的美術創造。

約從四萬年前開始,人類便使用工具在自己居住的洞穴深處作畫,並且將石頭或長毛象骨、象牙雕刻成半人半獸像和人像。他們這種藝術活動或許存在各種原因,但推測很可能是為了實現自身祈願,出於咒術的目的。

母親的身體 - 《維倫多夫的維納斯》

每當人們提到「維納斯」(Venus),就會直接追溯到法國羅浮宮的鎮館之寶-米羅維納斯(Venus de Milo)大理石雕像,她是愛與美的女神,也象徵豐饒多產。由於種種原因,雕像並不完整,但她優美勻稱的體態、衣衫輕巧地滑落腰際之下,更顯得嫵媚動人,在羅浮宮經常引來大批遊客駐足參觀。(疫情時代去不了法國巴黎,可以到台南奇美博物館園區欣賞斷臂維納斯、與勝利女神的複製品雕像,完全是免費的)。

   

羅浮宮鎮館三寶:蒙娜麗莎(La Joconde)、米羅的維納斯女神像(Vénus de Milo)以及勝利女神(Victoire de Samothrace)

 

米羅維納斯身體上下的長度之比約為0.618:1,頭部和身體的比例是1:8,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九頭身」。儘管我們說古希臘藝術的「黃金比例」是美的典範,但但並不表示美就只有這一種,比如史前時代這尊《維倫多夫維納斯》雕像,就是另一個時代的維納斯。

1908年在奧地利維倫多夫(Willendorf) 挖掘出土地舊石器時代女性裸體雕像,乳房和肚子明顯比臉大得多,因此推測應該是一個與生育有關的雕像。類似形象的文物,在歐洲大陸出土了約200件,都統稱為「維納斯」。

*維納斯 (Venus) 是羅馬神話中的愛與美之神 - 古希臘神話裡她是阿芙羅黛蒂 (Aphrodite),她的原型就是史前人類的女神。因而,後來西方人以「維納斯」統稱舊石器時代的母神雕像。

 

維倫多夫的維納斯(Venus of Willendorf,或譯威林道夫)- 西元前25000~前20000年。這是人類雕刻史上最早的圓雕作品之一。這個維納斯的胸部大的都快垂到肚臍了,肚子和臀部更誇張。除了一頭捲髮,你看不見她的臉,也幾乎看不見她的手。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這尊雕塑只有肉慾,沒有美感。

但是對於生活在西元前兩萬年左右的原始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的女神。當時的人類只是一個在叢林中討生活的小族群,只能拿著根木棍和猛獸搏鬥,結果當然是凶多吉少。對這個時候的人們來說,生命的延續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女性之美的典範就是豐滿的肉體,最好肚子也很大,這樣也暗示著肚子裡還有一個生命。

  

「小維納斯雕像」沒有腳掌,不能直接站立,它體積很小,一隻手就能掌握,專家們認為從大小只有十多公分,正好適合作為拿在手裡隨身攜帶的護身符,或是插在軟土上的吉祥圖騰,藉以祈求旺盛的生殖力。

據人類學家研究,在生存不易的冰河時期,推測當時人類非常關注繁衍後代、延續生命的本能。因此神秘的維納斯雕像相當可能具有「生育力崇拜」的寄託,甚至可以視為宗教裡,大地之母或是聖母概念的遠古雛形。

岩畫 - 洞穴藝術

  

1879年一個五歲大的小女孩,跟隨考古學家的父親來到一個隱蔽的洞窟裡,想要探索原始人的遺跡。意外發現了在非常低矮的洞穴壁頂上珍貴的壁畫。壁畫的內容以大量的動物為主,而其中表現最傑出的是體型碩大的野牛。

這些牛正是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Cave of Altamira)壁畫的主角。野牛背頸部特別誇張,前胸厚實雄壯,有一種迎接戰鬥的氣勢。從背部到腰部、臀部,都用十分流暢有動感的線條表現,相形之下,四隻腳則被簡化,突顯了身體的壯大。相當準確生氣勃勃的輪廓線,那美妙色彩的暈染,誰能相信岩畫出自於原始人之手呢?

法國拉斯科岩洞(Caves of Lascaux)壁畫,距今兩萬年以上

  

在南法和北西班牙洞窟殘存很多壁畫,壁畫呈現出來的狩獵和戰爭場面,粗獷雄健的黑色線條勾勒出馴鹿、野牛和野馬,奔騰馳躍,充滿著生命躍動感,被盛讚為「史前的西斯汀教堂」,在這些洞窟的發現,為人們打開了探索繪畫藝術起源的大門:我們終於知道,早在上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開始拿起身邊的礦石塗塗畫畫了。

最早的繪畫為何只畫動物

最早的繪畫裡幾乎都是動物形象,看不到人的影子。因為那時候的人類太渺小了,面對猛獸總是顯得非常無助,所以畫下他們,在意念上將其打敗。一直到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創造出的工具越來越多,戰勝動物的次數也越來越多,甚至具備駕馭牠們的能力時,壁畫中才開始有了人類自己的模樣。

巨石文化 - 巨大石質建築

  

新石器時代 大地上的遺跡

西元前九~八千年左右,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造型藝術領域最重要的進展是巨大石質結構建築的出現,這是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大事。這個時代的遺跡偏佈世界各地,有以巨石做成的石柱、石墓、巨石陣等。不用灰漿黏合,而由石塊堆砌而成。然而究竟為何目的而建,至今仍未明。

英國威爾特郡(Wiltshire)發現了巨石陣(Stonehenge),

英國南部的巨石陣,這些巨石建築成圓形空間,以中間石祭台為中心,在圓形的基地上,一些被裁切的巨石像柱子一般豎立著,每兩塊豎石上搭ㄧ橫梁,周邊設有壕溝,最高巨石達23英尺,巨石圍成一種莊嚴的空間。學者對其功能推測不一,神秘的巨石圈似與天體崇拜或作為宗教儀式的場所說法居多。

巨石結構分布在西歐各地,它們不再是洞穴裡的藝術,它們在整理過的大地上,以無比慎重的方式,留下比繪畫及雕塑更難以消失的人類遺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