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0「再見梵谷Van Gogh (二) 畫作賞析

用色大膽、情感豐沛的狂人畫家 - 荷蘭梵谷 Vincent Van Gogh (1853 -1890)

  

  

梵谷光影展適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部分的人都擠在展期後檔,人數超多。當天有些憂慮,又不願意白白浪費一張票,所以看展當下,其實沒什麼感覺,但是回來寫完這份資料,再度感受到梵谷對人、對事的單純真誠,悲天憫人,熾烈的情懷,又一次的分外感動!(以前整理梵谷就曾感傷到久久走不出來)。

 

重讀梵谷Van Gogh ,再次整理他各期畫風的重點,提供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欣賞(後面再附上梵谷光影展「靜態展示區」的14幅作品)。

  

1890年7月27日,三十七歲的梵谷在巴黎北郊奧維爾小鎮,他走進自己畫中的麥田,朝胸部開了一槍,群鴉受驚擾而飛起,金黃色的麥田依舊隨風湧動,他流著血蹣跚的回到旅館,兩天後,死在他親愛的弟弟西奧懷中。

由梵谷Van Gogh 畫作見證他的人生

(ㄧ)荷蘭時期(1872~1886.02)主題農民、勞作者,筆觸重拙,色調深沉暗鬱,代表作:「吃馬鈴薯的人」,畫中散發出對辛勤勞作弱勢族群的悲憫情懷。

 

  

 

(二)巴黎時期1886.03~1888.01

梵谷在巴黎,接觸了印象、點描畫派與日本版畫,從此ㄧ改原先陰鬱的風格,畫面變得明亮,閃爍著顫動的光采。

      


(三)阿爾時期1888.2~1889.5 - 熱情的黃色畫布。  梵谷沉浸在普羅旺斯溫暖的陽光下,迎來了他創作的高峰。《夜間露天咖啡館》《隆河星夜》《向日葵》皆是阿爾時期的創作。

1888年8月他不斷寫信邀請高更Paul Gauguin 合組工作室,進行藝術實驗,為了迎接高更,用微薄的收入購置家具,還畫了《黃色小屋》向他展現自己的藝術才華。

10月23日抵達,11月兩人首次至戶外作畫,最後選擇阿爾的景點阿里斯康- 一座古代羅馬墓園遺跡前立起畫架。梵谷筆下的《阿里斯康道路》灼熱耀眼的金黃大樹與沁涼蔚藍的天際互相烘托,短促的筆觸與粗獷的畫布交織出澎湃情感,顯示出梵谷非凡的藝術造詣。

 

追求情感表現的極致,以「黃屋」展現理想  

開始在黃屋生活的梵谷,原本懷抱夢想跟理想,希望組織藝術家共同體,與其他畫家們相互刺激、共同創作。然而,與他共同參與活動的畫家只有高更一人,而且他與高更的共同生活,也沒有持續太久,高更便離開前往巴黎。此後,梵谷陷入精神失常,住進療養院。然而此時,他特有的曲線與絢麗色彩畫風,也在這段時期誕生了。

 

(四)1889.05~1890.05 聖雷米時期,梵谷住進療養院,特有曲線的漩渦狀筆觸,聳立像火焰般衝天的絲柏,在在顯示梵谷心靈上的不安與焦慮,他創出個人獨特的畫風。梵谷生平唯一賣出的《紅色葡萄園》,也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五)「奧維爾時期」1890.05.20~1890.07.29 ,離開療養院,住在巴黎北郊的奧維小鎮,梵谷用短而粗的筆觸,律動起伏的線條,描繪人物、平原、農舍,繪製出自我主觀又任性的情懷。

   

《慶典下的市政廳》1890(Town Hall)繪畫時間正逢法國大革命紀念日,市政廳附近樹上掛滿了像是萬國旗的佈置,而廳裡也插滿了旗幟。

  

     

梵谷曾說,「憂鬱的天空下是廣闊的麥田,我無需費力表達我的悲傷和極度孤獨」透過畫筆,在麥田群鴉中透露出極度的孤寂之感。他說,我們不能指望從生活中得到我們明明知道得不到的東西,生命只是一個播種的季節,收穫是不在這裡的。

 

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中的14幅名畫(作品以阿爾、聖雷米、奧維爾時期為主)。

   

  


  

    

  

    

  

 

  

  

  

  

  

梵谷堅持以自己的視角,感受自然,呈現自己眼睛所見的世界,無畏周遭言論與眼光,真摯固執又毫不間斷地展現他所認為最美的永恆。

梵谷欣賞米勒的「拾穗」、「晚禱」等作品,更視之為偶像。他真心相信自己和米勒一樣看見了社會底層生命中的質樸與美好,必定亦將獲得商業銷售的肯定。但半路出家自學的他,終其一生無法駕馭古典繪畫所需要的精準與唯美,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欣賞他的畫。而我們觀看梵谷的作品,總是不自覺地被拉進他的繪畫情感中,他一生與自己內心的磨難共舞,卻得不到知音,他的畫或憂或喜,或糾結掙扎,或蓬勃希望,就像一股強烈無處安放的情感,而這股力量在他內心激盪出了藝術創作的生命力。粗獷的線條,強烈對比的色彩,各種扭曲律動的線條,他將自我主觀又任性的情懷淋漓盡致的展現在畫布上,帶給人巨大的視覺衝擊,與他的心靈一同悸動。

*詩人余光中說,梵谷的畫,生前沒人看得起,死後沒人買得起。

畢卡索說,這人如果不瘋,他ㄧ定是我們中最好的。

(*感謝徐秘書長、柏青提供奧賽美術館,梵谷美術館拍攝的畫作。)

後記:

每次重讀梵谷,就會被他那種孤獨、敏感又細膩的心靈完全困住,久久無法掙脫,三個星期下來,又快抓狂了,今天完工,終於釋放了重重的壓力!

鈴櫻看完的心情:

是的!可見沒有學院訓練基礎的藝術家尤其是畫家。真的很難受到掌控繪畫市場的畫商、和投資家的 賞識、有多少人是買一幅畫回家掛的??自古大部份買畫的人都是在做另一種投資。保養好它們。然後待價而沽。

在很久以前我因為喜歡然後開始亂畫、因為畫畫本身可以讓我舒解、安定。只是。為繪圖而繪圖。學會美的規則。卻也任性而為。畢竟這是一條永遠沒有止境的路。舍弟也畫油畫、他常說人是因為無聊和寂寞才會去做畫、去模仿大自然。去畫另一個人。也許這有一些靠近梵谷的作畫心情。

畫畫是誠實面對自己的時刻、尤其是我們這種從未有過任何訓練的人。如果要抬高自己。梵谷也是我們這一種人。只是我們不是天才。他是。他抓得住眼晴所見的。也看得到自己的靈魂。

我讀了妳精心的功課、有感而發罷了、在荷蘭梵谷美術館看他的真跡一日、由開館到閉館真享受。出來後騎了一大圈腳踏車。那種舒心、到現在還記得。一個如此誠實面對自己靈魂和感情的人。卻如此的孤獨、這就是生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