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參加溫哥華當地旅遊團「洛磯山脈五日遊」。

第一天:溫哥華 - 地獄之門 - 甘露市 - 太陽峰渡假村。

洛磯山脈Rocky Mountains 橫跨加拿大與美國,綿延超過4800公里,因地層板塊移動,加上歷經數千年風化作用及冰河時期的冰河切割,讓它擁有包羅萬象的地形和千奇百怪的各種動植物。洛磯山脈不假雕飾、渾然天成的壯闊之美,常常成為明信片或風景圖照上的最佳主角。

    

加拿大洛磯山脈是擁有3000m級雄偉高山,大小優美湖泊的大自然寶庫,其中還包括眾多的國家與省級公園。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班夫、傑士伯、優鶴和庫特尼四處相連的洛磯山國家公園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希望全球人類世世代代,都能享受加拿大洛磯山的自然風光。

 

   

第一站:從溫哥華搭遊覽巴士約2個半小時從菲沙河谷(Fraser Canyon)行經希望鎮(Hope ),再乘坐地獄之門空中纜車,由高處俯瞰險峻的河谷。

  

19世紀著名探險家西蒙·弗雷澤Simon Fraser 在日記裡敘說,1808年通過菲沙河中最狹窄山谷的情景。他寫道:「我們抵達了一個人類不應該接近的地方,這裡一定就是地獄之門」。 

  

  

  

* 地獄之門原是加拿大西部淘金路線中艱難的一站,以地勢險峻得名。觀光纜車位於菲沙河峽谷最窄處,兩岸僅有33米寬,每分鐘竟有4萬餘噸的水流奔騰而下,(水流量是尼加拉瀑布的兩倍)。在這裡會聽到雷鳴般的河流聲,低頭鳥瞰看腳下峽谷激流,彷彿感覺自身就在地獄之門一般。因此後人就命名此地為「地獄之門Hell’s Gate」。

  

  

  

1860年地獄門上游是菲沙河谷重要的淘金區。1880年代加拿大鐵路公司開始聯通建造跨國鐵道, 在開通隧道的時候,造成大量岩石墜落,使原本洶湧河流變得更加急劇,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損害。因為河流的湍急使得紅鮭繁殖不易,造成三文魚數量在數十年內不斷減少。

這裡是菲沙河最窄的地方,可以看到河流彷佛受到兩邊崖壁壓迫。1947年在兩岸的岩壁建成了世界唯一的三文魚(鮭魚)洄游魚梯。每年會有幾百萬條三文魚借助地獄之門急流險灘中的魚梯,順利洄游產卵。

  

  

  

對面岩壁下,就是加拿大鐵路公司在地獄之門建造的跨國鐵道隧道。

  

橋墩下的白色牌子,標示著地獄門紀錄到的最高水位。

  

旅遊團在地獄之門餐廳用餐。

  

地獄之門周遭的景觀。

  

  

  

整個纜車線有兩輛纜車,大約10分鐘就有一輛。

  

午餐後,來到Lytton附近,左邊是混濁的菲沙河Fraser River ,右邊是清澈見底的湯普遜河Thompson River ,兩河交匯可謂涇渭分明,形成了難得一見的「陰陽河」景觀。

 

 

甘露市(Kamloops)意指「匯流處」,來自印地安語「Cumcloups 」,正是位於南北湯普森兩條河流的交匯點。早年拓荒時期,此地曾是印地安人與白人毛皮交易站。現在則是以牧場、農林產品集散地以及旅遊觀光業為重要的經濟類型。

 


 

  

  

  

在遊覽車上搶拍到卑詩省內陸夏天被山火燒過的痕跡,今年的山火特別嚴重。

 


 

  

甘露市位於加拿大橫貫公路與往傑士伯Jasper 5號公路的交叉口。你常常可以在公路旁看見鐵路上,展現出上百節車廂環節的相連火車。而湯普遜河則為鄰近區域最大的水源與綠洲,至少維持有上千家源於1860年代的牧場。每年七月份,遊客們會參與牛仔行列,將成千上萬的牛隻趕來甘露市,參加牧場的運動比賽。

  

  

甘露市(Kamloops)是卑詩省的「陽光城市」,年日照時間超過2000小時,又因為無污染的肥沃泥土與半沙漠乾燥型氣候,成了北美花旗參的最大產地。這裡隨處可見連綿不絕的花旗參農場和加工廠。(打工的中國留學生在蔘場介紹花旗參的種植和滋補的功效)。

  

 


 

  

在遊覽車上搶拍甘露市的遊樂園,前往興頓酒店住宿。

 

 

 

 

  

第一天夜宿甘露市太陽峰渡假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