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的「圖騰之城 City of Totems」- 鄧肯(Duncan)。
步入加拿大溫哥華機場,最引人注目的是佇立在入境大廳,有如雙手開敞般迎接賓客的兩座巨大木雕,這是印地安藝術家創作的「歡迎圖騰柱」。
圖騰柱Totem Poles分成歡迎柱、紀念柱、門前柱、墓葬柱等等。每根圖騰柱都雕刻著不同元素的組合,有的陳述歷史;有的代表萬物守護;有的則屬於神話傳說等等。它代表著原住民生命的起源與傳承,各有不同的價值和文化背景。
「圖騰柱Totem Poles」的由來 - 這是印地安人記事的方法。
最初原住民在美加這片土地以漁獵採集維生,由於海、陸資源豐富,而歐洲人又到美洲收買海獺皮毛,更為原住民累積了財富。有錢、有閒,在與自然或人類的接觸中又產生了不少傳說與故事,但是原住民沒有文字,全靠冬季圍爐時口耳相傳。後來他們發現森林裡柔軟筆直的北美喬柏(Western Red Cedar)不但可以建構房舍,還可以在樹幹上記錄生活中的大事,譬如生死,酋長即位,與動物間的特殊關係,家族故事等等,於是產生了「圖騰柱」。
以往圖騰柱只見於原住民濱海部落,如今普遍散布在加拿大西岸。溫哥華卑詩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史丹利公園、維多利亞皇家卑詩博物館與雷鳥公園都展示著許多圖騰柱。
雷鳥公園圖騰柱
史丹利公園的圖騰柱群,述說著不同族群的人物和故事:最左邊的「河狸柱」,是唯一未上色的圖騰柱,說的是河狸與人的故事。圖騰柱頂是人抱著烏鴉,柱上有代表捕獵河狸五兄弟的面孔,他們共享同一片天空。述說他們出去捕獵,年輕弟弟追隨兩隻河狸回家,從河狸家的煙囪向下看,驚見河狸脫下皮毛後變成了人(柱底的孔與人),並且泣訴人類的追殺。從此兄弟們不再獵捕河狸。(文字參閱太雅出版《開始在加拿大自助旅行》)。
第二張畫面最左邊的圖騰柱:柱子頂端是神秘的力士鳥Kolus(據說力大無窮可以移梁換柱),再來是刻著紅頭綠臉抱著獨木舟的人(代表逃過洪災並供給族人第一支獨木舟的先哲),先哲腳下是傳說中的雙頭海蛇(傳說海灘發亮的雲母是牠掉落的鱗片);再來是騎著虎鯨🐳的人(乘著虎鯨勇闖龍王宮的英雄);底座紅嘴的女巨人,喜歡吃森林迷途的小孩,卻也指點族人獲取財富。⋯史丹利公園的圖騰柱,述說著不同部族的人物與傳奇故事。
位於維多利亞內港帝后酒店前方「圖騰柱」(同團好友豔鄉身後),頭上頂著蛙,嘴咬掌握著象徵財富的銅盾,盾下是穿戴喬柏樹皮編織成頭巾及項鍊的舞者。
維多利亞的「圖騰之城City of Totems」- 鄧肯(Duncan)。

鄧肯市Duncan位於溫哥華島東岸,建城於1887年,人口大約5千。早期以採礦、林業木材加工為主。1985年鄧肯市長道格拉斯·貝克Douglas Barker 與當地印第安卡沁族Cowichan 的圖騰雕刻師合作,在市內各處矗立圖騰柱,以慶祝印第安古老藝術在美洲西北岸的復興。圖騰柱旁都附上雕刻者的名字、經歷以及圖騰設計的意義。

鄧肯小鎮約有80多座圖騰柱散置在火車站周遭的街道。人行道上的黃色足印,可以帶領遊客步上圖騰之旅。
鄧肯火車站前方的圖騰柱群,車站旁有一個小小博物館。
順著車站下去有一面很美的牆畫,忍不住拍了下來。
圖騰意義
圖騰柱可說是太平洋西北海岸印第安藝術的象徵,也是重要的藝術資產。對印地安人來說,圖騰柱代表著尊敬與崇高,因為圖騰代表文化,也代表著祖先的足跡。
早期原住民部落在拓荒遷徙的過程中,經常會面對危機和死亡,甚至充滿著神秘的未來。圖騰的由來則與他們生存的環境密切相關。因此族群認為眾生萬物都有神靈,風雨雷電與珍禽異獸分別是天上和地上的神靈;烏鴉、老鷹,鯨魚,青蛙都是守護神(青蛙代表著生生不息;老鷹和鯨魚則代表了力量和威力)。
老鷹和雷鳥是人類和造物主交流的信使,是印地安人的守護神,所以都雕塑在頂端。(雷鳥和鯨魚是最常見的圖案。雷鳥具有超自然能力,在原住民的傳說中,酋長和海上戰死的勇士都會轉世變成殺人鯨。因此雷鳥、殺人鯨都象徵強有力的權位)。
鄧肯的街景:書店,玩具店與二手寄賣店(門口有玩偶,也有圖騰)。
這是為了紀念鄧肯市建城百年所設立的紀念柱Centennial Pole。
手持權杖的「喬柏人」 - 製作這根圖騰柱的雪松樹齡超過750歲(由早期林木業大亨捐給鄧肯市),直徑約有1.8公尺,是世界最寬的圖騰柱。(原住民認為樹有靈,喬柏人似乎隨時都能走出樹幹;即使一動不動地站在街角,行經街道,隱約感覺喬柏人的大眼睛都目光相隨。(後段文字參閱太雅出版《開始在加拿大自助旅行》)。
一般而言,圖騰柱是以一整株樹木為材質,師父和助手們會將樹幹先刨磨平滑後再進行雕刻,而雕刻的飛禽走獸圖像都各具有象徵的意涵。因為圖騰代表了印第安藝術的文化,也代表著他們祖先的足跡。
不同於其他戶外圖騰柱展示地點,真品多半被移至美術館中保存,僅提供贗品供遊客參觀,而鄧肯的每一根圖騰柱都是藝術家親手雕刻的真品。
每一根圖騰柱Totem Poles都象徵著印地安民族曾經有過的歷史、文化與傳說。原住民相信天地萬物都有神靈,他們尊崇動物、敬畏生命、神靈都是族人的守護神,因此在圖騰住上可以看到這些代表神靈,和提供食物的各種動物。
鄧肯的市政廳
街上隨處都可以看見充滿印地安色彩的圖騰雕刻,風格上除了展現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之外,並深受現代藝術的影響,在造型及色彩上較古老圖騰柱活潑,也讓鄧肯獲得了「圖騰之城City of Totems」的美譽。

原住民們將內心的祈禱,部落的歷史事件,美好的願望及對大自然的敬畏都刻印在這些高大的圖騰柱上。有機會不妨走一趟維多利亞鄧肯鎮,相信能進一步了解加拿大傳統的歷史文化。
(部分資料參考網路與墨刻與太雅出版之旅遊書,純為個人學習與分享朋友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