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義隨著拿破崙失勢逐漸失去了原有的風采,繼之而起的是一群追求自由表現風格的藝術家,他們的興趣已經轉移到對異國的憧憬、中世紀神話故事,以及自然界中帶有神秘色彩的特殊景致。這就是19世紀的浪漫主義藝術風潮。
法國畫家傑利柯Gericault 1791-1824「梅杜薩之筏」--浪漫主義的巔峰之作。
傑利柯出身富裕家庭,在巴黎學畫,到義大利旅行時,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給了他深刻的印象。早期作品試圖擺脫主宰歐洲藝術的新古典主義原則,獨特的構圖,大膽的用色,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傑利柯最知名的作品是「梅杜薩之筏」,這幅畫以當時實際發生的軍艦海上失事沉船事件為主題,充分表現出遭受命運之浪的吞噬,卻榮就不屈不撓面對現實的人們,而這樣的表現也為浪漫主義揭開了序幕。
1816年6月17法國梅杜薩號軍艦超載了四百人前往塞內加爾接管殖民地,傲慢的貴族船長竟然駛入航海圖上標記的危險區,引起船上大規模的混亂。船長、軍官們紛紛擠上六艘救生船,其餘147人則擠在大約8×15公尺的木筏,由救生船拖著逃命,誰知道半途救生船就切斷了繩索,任憑木筏在大海漂浮了15天,在恐懼、絕望之下,大家自相殘殺甚至到達人吃人的地步,最後獲救時,倖存者只剩下15人。
畫中15位生還者和其他遇難者的屍體堆疊構成一個X形的構圖。全畫呈現一種漸進式的高潮,由絕望到希望,左下方一個人沮喪的坐在屍體之間,而身後有人站在木桶上向遠方翻滾在破浪中的船隻揮舞著衣服,但那條船卻看不到木筏中的人。畫家在巨大的尺幅中寓含激情和細膩的描繪,極為戲劇性地表現人們對遠方的地平線的渴望與對生存的最後努力。整個畫面的三角形構圖突顯了在死亡邊緣的人們對生存希望做出反應的一瞬間。
事後法國政府竭力封鎖真相,只輕判了船長。傑利柯這位27歲的藝術家為了畫出事件真相,除了訪談倖存者,又做了一個木筏模型,還研究真實的屍體。他花了18個月完成這幅畫。企圖重現這件震撼人心的災難,也是對政治醜聞的無情揭示。
資料參考:1,寫給年輕人的巴洛克與印象派。
2,張心龍西洋美術史之旅。
3,西方美術史的15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