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美術館梵谷
瘋狂的天才畫家-梵谷(1853~1890)。
27歲才立志成為畫家, 37歲就選擇離開人世的文生·梵谷,在短短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將近二千多件包括油畫、素描和版畫的作品。他以生命傾注在畫布上的藝術熱情,燃燒了歐美的近代美術史,就像彗星般在藝術的長流裡創造了璀璨的光芒。
梵谷《深谷》1889。
梵谷常把自己油畫創作的素描,交給在巴黎擔任藝術經理人的弟弟西奧。窮途潦倒的梵谷始終依靠西奧接濟,如果西奧的畫材來晚了,他又沒錢自行購買,就會直接在舊作上創作另一幅畫。梵谷美術館透過X光掃描結果,發現梵谷的素描「野草木」,藏身在這幅油畫「深谷」的下方。
梵谷《野草木》,素描。
梵谷搬到阿爾期間,郵差魯林成了他特別要好、忠誠而且支持他的朋友。梵谷後來住進精神病院,魯林和西奧一樣都陪在梵谷的身邊。因為經濟因素,他很難找到模特兒,梵谷為魯林與夫人畫了許多肖像畫。
《郵差魯林》1889。

《魯林夫人》1889。
《奧維的房子》1890。 奧維優美的景致讓許多的畫家都醉心嚮往。離開聖雷米精神病院後梵谷來此地靜養。這裡的農舍倚山坡而建,農田、房舍與荷蘭鄉村非常相識,勾起梵谷懷念故鄉的惆悵。
在美術館內遍尋不著這幅作品,卻意外間發現了修復畫作的展間。裡面正在修復「奧維的房子」這幅畫。
國外的油畫修復場所一般是在博物館的半公開場所。畫作是有生命的,它也會生病,所以需要隨時修治。修復師正在用螢光分光顯微鏡分析畫作的成分、結構。

任何一幅油畫,在被完成的同時,也開始了一個自然老化的過程。必須要加以保護和修復,才能達到長久的保存目的。
修復師必須對藝術史要有相當的了解,才能修復畫作。 裡頭在修復,外頭在參觀,這也是藝術品透過修復師的手在和民眾對話,讓民眾了解,藝術品是有生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