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球矚目的世紀婚禮 - 英國哈利王子(Prince Harry)與美國女星梅根馬克爾(Meghan Markle )2018年5月19日倫敦時間中午12點,將在全球見證下於溫莎城堡聖喬治禮拜堂(St George’s Chapel)完成終身大事。(照片取自BBC新聞網路)

   

 

溫莎城堡聖喬治禮拜堂(St George’s Chapel)

  

聖喬治禮拜堂曾經舉辦過不少皇室成員的婚禮。倫敦時間ㄧ點婚禮儀式結束後,新婚夫婦將乘坐皇家馬車巡遊,路線從聖喬治禮拜堂出發,穿過溫莎的長徑(The Long Walk ),最後返回城堡,隨即在倫敦時間5:30於聖喬治大廳(St. George’s Hall )舉辦婚宴,由查爾斯王子主持。這是一場全球矚目的世紀婚禮。(照片翻拍自實況轉播)。

   

 

   

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 )

從倫敦帕丁頓(Paddington)火車站出發,搭往牛津(Oxford)的火車,每半小時一班,到Slough下車後換往溫莎和伊頓的火車,全程只需30 - 40分鐘。出站後步行約10分鐘可抵達溫莎城堡。

   

    

 

溫莎車站內的蒸汽火車頭與車站上方皇冠的典雅造型,讓時光彷彿倒轉回維多利亞那個浪漫的年代。

   

   

溫莎車站購物中心(Windsor Royal Station Shopping Center )車站有著華麗精緻的外觀,明亮寬敞的購物環境,火車站與購物商場結合為一,透明玻璃帷幕下的各家商店,陳列種種名牌服飾、生活用品和裝飾藝品。(旅行多年,發現歐美各地的小鎮,都有一些獨特的珍品,而且價格並不貴,更重要的是錯過了,下一站絕對再也找不到)。

   

  

穿過購物中心,來到溫莎市鎮,到了城堡丘(Castle Hill )路口會看到守護者溫莎城堡的維多利亞女王雕像(Statue of Queen Victoria ),後方為莎立斯堡塔(Salisbury Tower)。

   

 

   

 

莎立斯堡塔(Salisbury Tower)與晚鐘塔(The Curfew Tower )。晚鐘塔(The Curfew Tower)建於1227年,是溫莎城堡最古老的建築之一,裡面有監獄與秘密通道的遺跡。1478年和1689年在塔頂裝上了時鐘。

   

 

溫莎城堡(二)

排隊購票,櫃檯後方掛著皇室的全家福畫像。經過檢票口,安檢口,領取免費語音導覽機(總共有九種語言,包含中文),導覽機租借旁有間紀念品商店。

   

 

 

   

  

   

 

  

  

溫莎古堡(Windsor Castle )參觀重點:1,四方庭的衛兵交接儀式(11:00AM -11:45AM)

2,為戰勝拿破崙而建的滑鐵盧廳(The Waterloo Chamber )

3,看圓塔(Round Tower)上是否有旗幟在飄揚。

4,瑪莉皇后的娃娃屋(Queen Mary’s Dolls House )

5,國家套房(The state apartments)

6,嘉德勳章的發源地 - 聖喬治大廳(St.George’s Hall)

7,國王與皇后的長眠之地 - 聖喬治禮拜堂(St.George’s Chapel )。

 

保羅·桑德比(Paul Sandby 1731-1809)-英國水彩之父,有關溫莎一系列的畫作。

英國皇家郵政發行的溫莎城堡郵票。

 

  

溫莎城堡位於倫敦西北的泰晤士河畔,佔地26英畝(7公頃)分為上中下三區,共有一千多個房間,是當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城堡。

1066年威廉ㄧ世(William the Conqueror )為了鞏固倫敦以西的防禦,建造了九座大型土壘城堡,組成一道互相支援的碉堡防衛體系,溫莎城堡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從第一任堡主威廉一世到目前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城堡的歷史已超過千年,歷任堡主包括35位國王和五位女王,也由他們共同寫下了溫莎城堡起落的歷史。

溫莎城堡後來更因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浪漫愛情而聲名遠播,也平添了幾許浪漫氣息。1936年,英王愛德華八世因為愛上離婚兩次的美國平民女子辛普森夫人,毅然放棄王冠,由一國之君降為溫莎公爵。被迫出走英倫,雙雙前往法國定居,直至1972年溫莎公爵的靈柩才重返溫莎。

  

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 )平面圖

 

購票後沿著城堡丘(Castle Hill),持票進入亨利八世門(King Henry VIII Gate),進入城堡。

   

  

溫莎城堡的衛兵交接儀式(Changing  the guard)頗負盛名,自2017年1/16之後,只有每週一、三、五、日才有,而週日不奏樂,整個交接儀式持續約45分(11:00AM -11:45AM)。

* 如果要欣賞城堡衛兵交接儀式,最熱門的入場時間是早上10點,依序通過購票與安檢流程,可能要花上一小時在門口守候。 (我們進入城堡時已錯過交接儀式,只能到處閒晃)(為了有完整的介紹,只好從網路摘取照片,如有涉及侵權,煩請吿知,必當撤除)。

  

 

 

女王登基50週年的紀念花園(The Jubilee Garden)。2002年伊莉莎白女王登基50週年興建的花園,替城堡添了份劃時代的對比景觀,也因此改變城堡入口處的容貌。

   

   

圓塔(Round Tower)- 城堡中區(Middle Ward )最明顯的地標。被花園圍繞的圓塔最初以木材建造,1170年亨利二世用石材重建,而成今日的面貌。圓塔是溫莎城堡裡最古老的地方,也是最後防守的要塞,早期在圓塔下方設有水井,就是為了長期抗戰而準備的。周圍其實原本是護城河,目前已經改建成花園。 

   

圓塔(Round Tower)在1660年以前是關押王市政府的監獄,現在主要用於保存王室文獻和攝影收藏。每當女王來到溫莎城堡,圓塔上就會升起英國皇室的旗幟。 

 

這裡是護城河大道,城牆上還有古炮。

 

   

中世紀溫莎城堡的防禦工事,在某些位置古堡的城牆壁厚達4米,牆上的射箭口看起來似窄窄的窗子,有著像十字的空隙,讓士兵可以躲在牆垛後用弓箭射擊防衛,來對抗強大的敵人。至於射箭口為什麼這麼長呢?因為士兵射箭向上,就可以射得更遠。

   

 

   

  

   

北面平臺(North Terrace),城牆上標示由此進入可以抵達國家套房、瑪麗皇后玩偶屋、及畫廊等等。

 

  

聖喬治閘門(St.George’s Gate),入口處被柵欄封住,(因為當天女王正住在城堡,所以謝絕參觀)。我由閘門口向內取景,恰巧拍到了飛機。

   

 

聖喬治門後方的方庭,是城堡上區(Upper Ward) 的國家套房(State Apartments),庭院一側則有查理二世的塑像。

    

國家套房(State Apartments)裡珍藏著豐富的皇家藝術品,包含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人的畫作。1992年10月20日的一場火災從皇后私人禮拜堂蔓延開來,火災持續了15小時,燒毁了九間主要的國家大廳,溫莎城堡15%的面積,約9000平方公尺被焚毁,花了五年時間重建,全部成本為英鎊3700萬。幸而當時在整修期間,寶貝都被移出,故損失不大。但是為了重建國家套房,大量的花費迫使皇室開放白金漢宮,以門票收入來負擔部分溫莎古堡重建的資金。

  

   

 

  

(照片依序為:國王的客廳、更衣室、侍寢宮)

  

 

城堡上區(Upper Ward) - 相當於歷代國王與王后起居、宴會、接見賓客的區域,每個房間都極盡奢華,這裡有英國皇室長期積攢起來的歷史遺物、奇珍異寶、名貴畫作,更有鐘鳴鼎食、富麗堂皇、輝煌磅礡的皇室風範,可以說是一座用時光堆砌起來的古典建築。(因為女王正住在溫莎城堡裡,這些套房都暫不開放,部分照片取自網路)。

   

  

皇家圖書館

  

王后會議室與謁見廳(The Queen’s Presence Chamber)牆上掛滿了歷代國王、皇后的掛圖。

  

女王交誼廳(Queen’s ballroom ),在滑鐵盧廳落成前,一直都是溫莎城堡中最重要的交誼廳。1997年伊麗莎白二世和她的夫婿便在此舉辦他們的金婚宴會。

  

國家外交大廳 - 階梯牆壁上的裝飾著各式的兵器與盔甲。廳內ㄧ座石造的歌德風格樓梯,使整個大廳拉高增加至兩倍,樓梯頂端兩側是穿著盔甲武士騎馬的塑像。

  

瓷器博物館

  

滑鐵盧廳(The Waterloo Chamber ),初建於13世紀,室內主要陳列參與滑鐵盧戰役,擊敗拿破崙而立下赫赫戰功的英國將領們的肖像而得名。屋頂成排的天窗設計令人聯想起船隻的肋骨,而鋪在地上的印度地毯,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無接縫地毯,重達2公噸。目前是英國王室舉辦重大活動的宴會廳。(大廳中央巨大的餐桌可以容納150人)。當年著名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名劇《溫莎的風流娘兒們》就是在此廳首演的。

  

英國攝政時期的知名肖像畫家- 托馬斯·勞倫斯爵士(Thomas Lawrence, 1769-1830)接受皇室委任,為擊敗拿破崙的英國元帥威靈頓的畫像,高懸在滑鐵盧廳。

 

聖喬治大廳(St. George’s Hall ),也是國宴廳(Dining Hall),每逢國宴,會在廳堂中間擺上168英尺長、八英尺寬的巨型紅木長餐桌(是以68張活動桌面和13個桌架組合而成)要由七個工匠,花費三個多小時,才能擺放整齊。

2018年5月19日倫敦時間下午5:30哈利王子與梅克爾在聖喬治大廳舉辦婚宴,由查爾斯王子主持,招待約600名的來賓。(僅限皇室成員與夫婦密友才能參加)。

  

聖喬治大廳最特別的就是天花板和兩面牆壁上展示了每一位嘉德騎士的人物畫像、盔甲和武器及騎士團的徽章,看起來非常的壯觀。

  

1848年聖喬治大廳,由約瑟夫·納許(Joseph Nash)所繪。(照片取自維基百科)

聖喬治大廳的天花板是以綠橡木所組成,哥德式的風格,顯得寬闊氣派。最特別的是,屋頂展示了騎士團的嘉德勳章(The Order of the Garter)。必須列名騎士,才能將家族徽章裝飾在聖喬治大廳的屋頂,這是莫大的光榮。但是仔細看其中有全部塗白的徽章,有罪被懲罰逐出騎士團的家族徽章,雖然不會被取下, 卻被漆成了白色,這是用以警惕其他的騎士,遵守紀律保持榮譽,不要讓家徽蒙羞。

* 嘉德勳章(The Order of the Garter) - 創建於中世紀,是由當時國王愛德華三世在1348年特許設立,所有獲得嘉德勳章的人,組成了嘉德騎士團,騎士團成員被規定為24名,如果有第25名成員等待授勳,就只能等前24名中的某位辭世,才能繼任。直到今天,嘉德勳章唯一的頒發者和決定者,仍是英國女王本人。

 

ㄧ邊是騎士徽章,另一邊則被塗成白色,代表一邊的家族有罪而遭到懲戒。

 

大家排隊等著進瑪莉皇后娃娃屋

 

  

  

  

  

  

城堡上區還有一間巧奪天工的瑪莉皇后娃娃屋(Queen Mary’s Dolls House )由英國知名建築師艾德恩·魯琴斯爵士在1921 - 1924年間以1:12比例縮小的各種模型打造而成,包括皇室家庭的家具擺設、餐廳、圖書館、臥房等都以精細手工呈現,可以說是皇室上流社會的縮影。(內部非常精緻細膩,可惜不能拍照,所以照片取自於官網)。

  

   

 

      

玩偶屋的主人瑪莉王后,是英王喬治五世的妻子,素以癡迷收藏手工精品而聞名。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王喬治五世將玩偶屋這份禮物送給王后,當年有250名能工巧匠, 60名裝潢師, 700名藝術家和600名作家參與製作過程。

   

 

這座高約1.5米的玩偶屋,其實就是英國王室宮殿的微縮模型,在這方小小的天地裡,分布著宴會廳,會客廳、臥房、書房、花園等等王室成員日常起居生活的每個場景,透過玻璃櫥窗,可以看到餐台上鍍金的燭台,雕飾繁複的鋼琴腳架,暖爐上方精美的掛畫,在暖融融的燈光映射下,無不散發著尊貴和奢華的氣息。

  

圖書館採用胡桃木板材,其中珍藏著許多文學巨擘的著作縮印本,而且所有著作都是牛皮精裝手寫版。

  

瑪莉王后是著名的珠寶女王,對琥珀、祖母綠與鑽石的喜好達到戀物癖的程度,那些愛混社交圈的貴婦們對她既愛又怕,他們甚至得在她登門造訪之前先悄悄藏起家傳珍品,因為凡入瑪莉王后法眼的珠寶,過不了多久必定成為她的囊中物。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曾說:「我擁有的珠寶,只有祖母瑪莉王后的一半不到」。已故王妃戴安娜生前喜歡佩戴的一條祖母綠項鍊曾令她驚艷社交圈,這條項鍊就是來自瑪莉王后。

  

不過,玩偶屋的主人瑪莉王后顯然不僅是一位珠寶控或是拜金的女人。她性格堅強獨立,是上個世紀英國王室的掌權人。當年維多利亞女王在歐洲眾多待嫁的公主中選中她,本來許配給王儲艾伯特王子,沒想到王子婚前突患肺癌去世,婚禮遂變成葬禮。

  

後來她以寡嫂身分嫁給叔叔喬治王子,並從王妃成為王后,她的一生,見證了六任英國君主的王位交替。除了祖婆婆維多利亞女王、公公愛德華七世國王、丈夫喬治五世國王之外,他還養育了兩位國王,分別是大兒子愛德華八世國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溫莎公爵)、二兒子喬治六世國王(電影《王者之聲》的「口吃國王」)還有孫女伊莉沙白二世女王(她還曾教導伊莉沙白二世如何能在公共場合不苟言笑)。

因為大兒子愛德華八世愛上兩度離婚的美國平民辛普森夫人,瑪莉王后親自頒下放逐長子的詔書,並以一貫的堅毅支持口吃的次子喬治六世登上王位(《王者之聲-》電影中的國王),拯救了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英國君主制(長子溫莎公爵眼中的母親瑪莉是冷淡、高傲的,終身被驅逐的他,形容母親的血液像冰塊一樣的冷)。

不過溫莎城堡也因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真愛而聲名遠播,為城堡憑添了幾許浪漫綺想。

喬治六世與愛德華八世(及辛普森夫人)

 

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的劇照。由柯林·佛斯(Colin Firth)飾演口吃的喬治六世國王,傑佛瑞·羅許(Geoffrey Rush)飾演語言治療師,一位來自澳洲,平凡鄉野無照的語言治療師萊諾·羅格(Lionel Logue)用個人獨特的治療方法,治癒了英王喬治六世的嚴重口吃,成功地發表了上任後第一次震撼人心的演說,告全民同胞,正式跟德國宣戰。

喬治六世(George VI)- 現任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的父親,是愛德華八世的弟弟。如果當年(1936年)在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發生的三年前,沒有愛德華八世為愛退位,這部《王者之聲:宣戰時刻》(1939年9月3日英德正式宣戰)的電影故事,根本就不會發生。這部電影透過國王與語言治療師的關係,點出二次大戰時,英國王室的危機,也讓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一段英國的歷史背景。

   

 


瑪莉王后娃娃屋外面因為地處山腰,向下拍攝,可以眺望伊頓小鎮的景致。

  

中世紀花崗岩的建築的牆面,多年下來已難掩歲月的斑駁滄桑。

   

  


城牆角下展示著古代的炮彈和銅鐘,墊石上標示著Mandalay 1886和1888。

  

溫莎城堡下區(Lower Ward)- 下區主要有聖喬治教堂、亞伯特紀念堂、馬蹄迴廊等等。

聖喬治禮拜堂(St George’s Chapel )- 是皇室的禮拜場所,也是溫莎城堡中的建築經典,洋溢著15世紀哥德式建築風格,高大的立柱撐起扇形交錯的拱頂,裝飾著繁複豔麗的彩繪玻璃。被稱為「不列顛皇家聖殿」。教堂前大片的空曠綠地,讓人覺得清新愜意。

聖喬治禮拜堂是1475年由愛德華三世所建造,自18世紀以來,多位英王駕崩之後都將這裡選為長眠安息之地(總共埋葬了英格蘭十位國王與六位皇后,成了皇室的著名陵寢),另外全球知名的「嘉德騎士勳章」的授勳典禮也在此舉行。嘉德騎士勳章是英國的最高榮譽頭銜,每位騎士在教堂內廳中都有一個固定的席位,用以彰顯獲勳者的功績和榮耀。

   

  

 

    

曾經創造日不落帝國輝煌歷史的維多利亞女王在丈夫亞伯特親王死後,挨著聖喬治禮拜堂建了一座亞伯特紀念堂(Albert Chapel),將丈夫的遺體安放在這裡,此後40多年她沒有再嫁,也沒有再穿過華麗的衣服。(上:聖喬治教堂,下:亞伯特紀念堂,上圖照片中的門是參觀聖喬治教堂的入口)。

  

 

教堂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內部莊嚴華麗,正廳整體不以支柱支撐天花板,而是用浮壁幫忙承托,因為少了支柱,整個禮拜堂的穹頂看來分外寬敞。以哥德式曲線組成了精美繁複的頂棚,上面鑲滿了嘉德騎士的家徽。而兩側壁上懸掛著一排排醒目的「嘉德騎士」家族旗幟與盔甲,旗幟色彩艷麗繁多,在在都顯示出高貴、顯赫、豪華的皇家氣魄與騎士風度。   

許多皇室婚禮都選在聖喬治教堂舉行, 2018年5月19日哈利王子與美國女星梅根就在聖喬治禮拜堂舉行大婚,使得這個寧靜的溫莎小鎮頓時成為全球的焦點。

下列左、右兩張照片是由導覽機所翻拍,中圖則是哈利王子在聖喬治教堂成婚的照片。

  

   

 

       

* 嘉德勳章(The Order of the Garter)- 相傳1348年由愛德華三世創立,除國王外,固定為在世的24名及少數特例成員(包括王室和外國君主)。除非犯罪被剝奪,已經頒發的終身可以享有,成員去世或退出後,才能重新補選。早期勳章不授予女性(女王除外),現在男女都可獲得,原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就是勳章的獲得者。

嘉德勳章主要標誌是印有「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 」(拉丁文,意為「心懷邪念者蒙羞」,英文 - Shame on him who thinks evil of it )的金字吊襪帶。

   

嘉德勳章(The Order of the Garter)的來源傳說:

(ㄧ)相傳12世紀理查一世在十字軍東征的一場戰役中,以聖喬治為榜樣,讓騎士們在大腿繫上了藍色的吊襪帶(這是一種英勇善戰的象徵)最後贏得勝利。14世紀的愛德華三世受此傳說的啟發,而設置了「嘉德勳章」以資紀念。

(二)1347年愛德華三世在一次舞會中,與他共舞的女伯爵因吊襪帶不慎掉落而受眾人嘲笑,愛德華三世當下撿起襪帶,繫在自己左膝蓋上,當眾說了「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 」(拉丁文,意為「心懷邪念者蒙羞」)。

後來這句話成為國王在建立嘉德騎士團和頒發勛位的格言,它與藍色襪帶和聖喬治十字架圖形同時出現在勳章上,激勵將士們在戰爭中蔑視死亡,奮勇廝殺。

    

嘉德勳章之聖喬治像(又稱標章,上面刻有聖喬治騎馬屠龍的圖案,15世紀時將之掛在脖子上,但對騎馬不方便,後來改為佩戴右肩。

  

嘉德騎士勳爵的著裝有許多規矩,在正式儀式上要穿專門的衣飾,包括披風、帽子、領環、佩星、肩帶、標章等等,看起來很華麗。

嘉德勛飾自上至下:吊襪帶、領環、佩星。(領環Collar,繫在披風外,它是由金花結與珐瑯的圓章交替組成,圓章內的圖案是由吊襪帶環繞著玫瑰花瓣)。

  

正式的嘉德勳章只有一個,配在胸襟上,鑲滿鑽石,中間是紀念屠龍的聖喬治紅色十字架。正式的這個(左上)只有女王才能戴。而下面的24個騎士團成員,只能繡一個簡化版在胸前。出席儀式的時候,要穿上專門的嘉德深藍色長袍,胸前繡著嘉德勳章的圖案。(如今嘉德勛章的所有頒發和決定權,都只能由女王一人決定)。

   

「吊襪帶」,17-18世紀的歐洲,當時貴族男性衣飾華美,裝扮十分考究,他們在長統襪的襪口用蕾絲裝飾,並在膝蓋外側飾以蝴蝶結,相當精緻豪華,直到19世紀長褲流行以後,才完全被取代成為歷史。(下圖據說是一條17世紀裝飾寶石的吊襪帶,看起來像腰帶,但是在正式場合中,嘉德騎士一定會佩戴在左小腿上)。總而言之,這個吊襪帶作為嘉德勳章的標誌無所不在,在嘉德騎士的很多勛飾中都印有它的圖案。

  

歷史上的授勳儀式,一直在溫莎堡的聖喬治教堂舉行。所有被授勳的嘉德騎士,在教堂裡都有一席之地,代表他們的旗幟和頭盔都被掛在教堂裡,聖喬治教堂代表著騎士的精神家園。每年六月的嘉德日,騎士們會佩戴嘉德勛章在溫莎城堡聚會,有時還會在溫莎小鎮上靜靜地走上一圈。

  

這裡是聖喬治教堂的後門,非常宏偉壯觀,還有獅子的石雕。愛德華三世 - 嘉德勳章的創始人。聖喬治教堂尖塔上的動物總共有代表14種紋章動物,是國王的猛獸,有獅子、紅龍、黑豹、鷹、公牛等等。

   

   

 

  

  

聖喬治教堂旁的「馬蹄迴廊」(Horseshoe Cloister )呈現多鐸式建築結構之美。

      

 

馬蹄廻廊,這棟環狀磚造的建築呈現了馬蹄形狀(據說是愛德華四世的象徵之一),目前作為神職人員的住所。

  

 

戴著高毛帽的皇家衛兵無論小朋友怎麼逗他,都完全靜止不動。因為是冬天,皇家衛兵換上了冬裝,戴著著象徵英國傳統的黑色高毛帽(聽說製作一頂帽子,往往需要一到兩頭黑熊的毛,因此皇家衛兵的高毛帽長年受到動物保護組織的抨擊)。

 

 

   

 

  

 

離開溫莎城堡前的最後留影(左上:禮品店;畫面中的綠色棚架,是歸還導覽機的所在)。

  

離開溫莎城堡,只要將門票蓋個章,登記簽名,一年內可以免費重遊一次。 

 

在古堡路口樹立的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雕像,她在位的64年期間,是英國最強盛的日不落帝國時期。不論經濟、科學、文學、藝術都有很大的發展,因此她統治英國的時期就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

  

城堡之外的溫莎小鎮街景,洋溢著迷人的英倫風情。

   

  

 

17世紀興建的教堂(Windsor Parish Church)與溫莎市政廳(Windsor Guildhall ),旁邊有個雕像,上面寫道「給所有獻身愛爾蘭的衛隊士兵」。

 

  

  

  

 

溫莎市政廳旁有一個造型獨特的「溫莎斜屋」- 整體略微傾斜,最初稱「市場十字形小屋」Market Cross House (座落於市場屋頂有十字架的房子),現在取名斜屋,是依其形狀取名。建於1592年的溫莎斜屋,在1718年時房子進行了修繕,而重建小屋使用的是未成熟的橡木,一旦橡木變乾,房子就隨之變形。

  

19世紀中,附近的採礦業導致房子地基發生沉降,地基雖然每年只下降幾毫米或一到兩厘米,但在一百多年的時間中逐漸變成左側屋頂竟然比右側屋頂足足矮了1.2米左右。雖然外表看起來搖搖欲墜狀似將要倒塌的模樣,但是曾經在此的一個釀酒廠,用支撐牆和鋼梁重新進行了加固,所以基本上它是安全又牢固的房子。

  

溫莎斜屋之所以出名,不僅是因為它的造型,還在於它地下室內有一條通往溫莎城堡的秘密通道。據傳,這條通道可能是國王查理一世與情婦幽會的場所,也可能是溫莎城堡廚房的供給通道。數個世紀以來,溫莎斜屋一直在變換自己的角色:它曾是酒吧,珠寶店,茶坊,旅館,目前正在出售,不過卻成了熱門的觀光景點。 

 


這是我們在溫莎豐盛的晚餐。

   

 

溫莎小鎮街道販賣著各式紀念品:馬克杯,衣飾,玩偶。巷道內也有不少咖啡店與餐飲店。

   

    

溫莎城堡旁的商店The Edinburgh Woollen Mill,其中蘇格蘭愛丁堡著名的羊毛圍巾,保暖的Cashmere ,價格都非常公道。是一間很不錯的禮物購買商店。(店員看到我佩戴的粉藍色圍巾,都非常驚喜,因為就是店內右邊照片戴安娜王妃標誌的專利商品,架上只剩下藍色格紋的)。

這件事喚起了過往的一段回憶,五年前曾經來過溫莎城堡,老公嫌票價昂貴而錯失了入園的機會,我和女兒無奈閑逛的進了這家店,趁老公在城堡牆邊與人聊天的空檔,飛快地用50英鎊買了這條粉藍格紋的黛安娜圍巾,一方面很喜歡,一方面也宣洩了心中的不滿。回到台灣人人都誇奬這條圍巾漂亮,心情才稍有平復。(不過五年後再來,發現圍巾已經漲到135英鎊了)。

   

   

 

再度回到溫莎火車站,踏上歸途。 

   

    

 

建議來溫莎城堡遊玩的朋友,務必要一早出發,這次的古堡旅遊看似豐足,但是怕錯過回程火車,事實上很趕,以致溫莎城堡大花園與長徑(The Long Walk),都只好割捨了。

以下是從網路取得溫莎花園與長徑的照片,提供將來溫莎城堡旅遊的朋友們做參考。

  

 參考資料:

1,走進英倫古堡,中世紀古堡的浪漫綺想(城邦文化出版)

2,英國小鎮,城堡(國家圖書館出版)

3,有關嘉德勳章部分,資料與照片則整理於網路。資料純屬個人學習與分享給朋友,若涉及侵權,煩請告知必當刪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尹萍老師 的頭像
    尹萍老師

    尹萍老師說說~畫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