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幅有關《金翅雀》(The Goldfinch )的畫作(由左至右):

  

1,拉斐爾(Raphael 1483-1520)《金翅雀的聖母》(madonna of the goldfinch) 1507。

2,布雪 Boucher《女孩與金翅雀》(Playing with a Goldfinch ~1749)-洛可可藝術。

3,喬方尼· 巴蒂斯塔·提埃波羅(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 c1760) 《金翅雀聖母》(madonna of the goldfinch)。

4,法國畫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1825-1905)(Dear Bird)。

  

拉斐爾(Raphael)(1483-1520)《金翅雀的聖母》(madonna of the goldfinch) 1507。

 「聖母與聖子」是西方畫家使用最多的題材之一。拉斐爾這幅畫作中,聖母安詳、溫柔、優雅的神情柔美動人。在金字塔形的構圖中,倚在聖母懷中的小耶穌(右)和小約翰,撫弄停在聖母膝上的金翅雀的動作,自然且貼切的傳達出幼童的呵護情意。畫中,小約翰送給小耶穌的金翅雀,預告著耶穌長大後,為了救贖人類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苦難。

  

*「金翅雀」在文藝復興畫作裡的意義:金翅雀喜歡吃荊棘的薊(thistle seeds),這種植物帶有芒刺,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之前所戴的荊棘冠正是由它做成的,寓意耶穌所受的頭冠苦刑。因此在宗教畫裡,常被用來預告耶穌基督的受難。

《金翅雀聖母》這幅畫作是拉斐爾送給朋友的結婚禮物。1548年因ㄧ場地震而碎裂成十七片。經過幾度修復,聖母的臉部左側至膝蓋一帶表面的裂痕仍依稀可見。畫作館藏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拉斐爾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三位大師,作品充滿了和諧、安詳、優雅的唯美氣質,深受教宗與貴族們的喜愛,爭相委託他作畫,在畫壇享有崇高聲譽,可惜37歲時因病英年早逝。

  

 

令人動容的文學巨擘 - 《金翅雀》(The Goldfinch )是美國作家唐娜·塔特(Donna Tartt) 耗費十年創作了將近800頁的小說。這本書榮獲美國2014年普立茲小說奬。有人說這是一本現代版的孤雛淚;一本沒有魔杖的哈利波特。敘述一個懷罪孤兒私藏了一幅名畫,而闖進神秘黑暗世界的歷險,他的人生有墮落、迷惘、惆悵與救贖。作者運用了極細膩卻宏觀的文筆,勾勒出ㄧ部殘忍與溫暖並存的動人故事,探討了人性、命運與藝術之間的幽微交織。

全書圍繞在一件虛構的《金翅雀》畫作失竊的事件展開,揭露破碎人生的療傷旅程。該書後來被改編成同名電影,於2019年9月13日在美國上映,10月25日在台灣上映。(取自華納電影宣傳照片)

  

這幾天電視強打的電影廣告(10/25上映)。在爆炸案裡,銷聲匿跡的世界名畫 - 《金翅雀》(The Goldfinch )- 13歲的席歐Theo跟著母親在美術館裡,母親正細數她最愛的畫作《金翅雀》,一隻黃色的小雀鳥,身後襯著一片蒼白背景,鐵鏈鎖著纖細的腳踝⋯。瞬間,發生恐怖攻擊,母親因而喪命。在漫天煙霧與滿地橫屍中,他帶走了母親摯愛的名畫,作為自己生命的寄託,來取代他被奪走的世界。這是在悲劇那天他與母親唯一僅存的聯繫 - 一幅荷蘭中世紀的畫作。

這幅不該屬於他的畫作,與他的命運愈來愈密不可分,他的心彷彿如畫中的小鳥,永遠被鎖著無法自由翱翔。人生中連串的波瀾不斷,洶湧交纏的苦難,將他捲入深不見底的黑暗裡⋯⋯。(電影由安索·艾格特Ansel Elgort 飾演成年後的席歐)。 

這幅真實存在的畫作有段顛沛流離的歷史,它是1654年由32歲的荷蘭藝術家卡爾法布里蒂烏斯 Carel Fabritius 所繪。遺憾的是,他在同年火藥庫爆炸中罹難,作品幾乎全毁,這幅畫作不翼而飛,但是1865年卻在比利時Belgium 重見天日,成了荷蘭藝術黃金時代流傳至今最重要的畫作之一。 目前收藏在荷蘭海牙莫瑞泰絲Mauritshuis 美術館。

  

《金翅雀》(The Goldfinch )1654。畫作典雅樸實的色澤,完美的構圖比例,筆觸看似抽象簡單,卻精彩地捕捉到鳥的姿態與神韻。這幅圖運用了二維畫技的視覺陷阱,卻給予人三維空間的視覺感。一隻優雅的金翅雀佇立在牆上的鳥食槽頂端,彷彿能穿出畫作的神情凝視前方。它雙足抓住食槽上部的金屬環,其中一隻足部通過金屬鏈繫在環上。畫面下方有畫家的簽名。

「金翅雀」The Goldfinch (荷蘭語,Het puttertje),金翅雀是17世紀頗為時興的寵物,原因之一是經過馴化的金翅雀,可以學會用一個微型水桶從碗中舀水。金翅雀因此獲得了「小提水者」的暱稱(荷蘭文中「「-tje」後綴表示「小」,「putter 」意「提水者」),這也是《金翅雀》的荷蘭文原名。

* 早期畫作中金翅雀的臉是紅色的,象徵被荊棘扎的血濺滿面的耶穌基督。另一說,金翅雀是為了幫耶穌拔出刺入頭上的荊棘時,臉上沾滿了耶穌的聖血,於是變成紅色的,因此在宗教畫作裡,金翅雀是「受難」的象徵物。

  

從《金翅雀》畫作的延伸,我們更能了解原著小說想要表達的深切內涵:「金翅雀」彷彿是主角席歐自身風雨飄搖的生存象徵,他在畫作裡看到了摯愛的母親,畫作能帶給他安慰與啟發。在混沌未知的人生歷程中,藝術成為他救贖的啟悟與力量。

  

金翅雀是荷蘭黃金時代繪畫作品中獨一無二的視覺陷阱畫作。常被與義大利畫家雅各布·德巴爾巴里在1540年創作的靜物畫開山之作《鷓鴣與鐵手套》相提並論。

  

 * 《金翅雀》畫家卡爾法布里蒂烏絲Carel Fabritius 是林布蘭Rembrandt 的學生,也是維梅爾Vermeer 的老師。林布蘭的名作《夜巡》The Night Watch 是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美術館的鎮館之寶。

維梅爾的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a Pearl Earring) 後來改編為同名的電影,虛構一個畫家與女僕之間的故事。

 


* 部分文字、圖片來源引自網頁,純為個人學習與分享,若涉侵權煩請告知,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尹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